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思考

2020-10-14 12:16黎会友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亲和力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針对性,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德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进取。本文探讨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思考

根据当前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形式、教学模式上一定要进行有效的改革,通过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便于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有力的支持和帮助。[1]

一、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和学习都与网络息息相关,因而容易受到网络传播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对社会缺乏责任感。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积极采用网络互动法、网络沟通法、网络情感感染法,利用大众传播载体来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关联,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建设相融合。[2]

二、 优化高校教育教学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另一方面又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故而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努力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并及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优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三、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疏导

大学生群体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极具探索精神的群体,大学生思想活跃,且创新意识较强,但由于缺少社会与生活阅历,在遇到各种问题(尤其是情感问题)和困难时,如果不及时调整好情绪,容易对社会产生消极心理。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对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给予疏导,通过心理辅导,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还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因为学生性格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其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而高校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人文环境。因此,高校要重视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为学生服务体现亲和力以及针对性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思想的多元性与个性日益明显,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理念、核心思想缺乏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当前的大学生主要是以“90 后”、“95 后”为主,他们的主体世界观还处于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各类思想对于他们的影响十分的明显,特别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以及文化对于他们思想的影响十分巨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发展,过于注重对于思想理论本身的灌输,过于注重对于思想理论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完全的不能够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实用性以及亲和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需要深度的了解新时代学生主体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让思想理论成为学生学习、工作、生活道路上的指明灯,让思想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思想理论成为高高在上的思想,只有接地气才能够显人气。[3]

六、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多元化体现针对性

目前,思想政治教学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这类模式在教授其他学科知识讲授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但是针对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该方式并不能够适应当前学生的需要,这也就直接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难以讲授等后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对于学生三观的正确塑造,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讲授理论而进行教育。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以及讲授的时候需要多种方式相结合,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多元化才能够更加的具有针对性。传统的方式就是采用教材、PPT等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现在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借助教材,同时还可以借助视频、音乐等其他的材料。

七、搭建网络化平台,优化网络环境促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网络学习引导,消除网络环境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要迎合学生认知方式,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利用高校多媒体教室、智能手机等,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服务,利用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学习思想政治,突破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与空间限制,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并针对学生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微平台等,推动学生之间的网络互动、微互动。如引导学生利用微博围绕时事开展学习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广泛的互动中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八、善于使用第二课堂,结合实际生活

社会是最大的课堂,参与社会实践也是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方式,同时也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以及针对性。政治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以理解,而是在传授的过程当中需要善于将其余社会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际生活当中去更加深刻的理解思想理论,全方面的塑造大学生的三观。

参考文献

[1]王学俭,阿剑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

[2]方世南,徐雪闪.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1)

[3]程芳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综述[J].智库时代.2020(10)

作者简介

黎会友(1977.11—),男,汉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任广东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亲和力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情态动词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