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夏月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全新教学观念,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强调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作用,看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新课标的教学环境和权力控制与合作平等的理念问题上,如何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来定位师生关系已成为数学教学研究的焦点。本文首先对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介绍了其特点及分类;其次,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分析总结出了改善数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策略;最后,得出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定位基本点及角色转变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师生关系;和谐;观念与角色转变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2011年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1]由此可见,数学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从而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便是教学任务高效完成的必要前提,而达成此良好互动的基础就是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本文就新课标下师生关系的界定、分类以及改善师生关系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师生关系”的基本概念
1.“师生关系”内涵的界定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直接、最紧密的人际关系系统。师生关系的状况将直接影响教育活动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并决定着教育成效,它是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和高效完成的必要前提。
针对师生关系的定义,大家的解读各有千秋,但一般来说,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是指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里交互影响,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双方思想、行为、价值观等多方面交流碰撞而建立的关系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媒介,以教师、学生为对象,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沟通方式构建的多因素的复杂的关系结构[2]。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不但是圆满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前提,而且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友好交流的表现。
2.新课标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征:(1)教师应秉承教学民主的原则,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2)师生双方都是独立的人,都有受尊重的权利,教师应尊重爱护全体学生。(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3]。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反之,学生的某些高尚品德也值得老师学习。
3.“师生关系”的类型
从教师的行为特点出发,我国研究者屈智勇曾指出师生关系的四大类型:亲密型、支持型、满意型和冲突型[4]。其中:
(1)亲密型关系指学生自愿亲近老师,充分信任、尊重和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课外愿意主动与老師探讨交流。
(2)支持型关系指学生愿意配合老师要求,对教师顺从合作,愿意接近老师。
(3)满意型关系指学生平时除了与老师进行必要的课堂互动,对老师教学整体较为满意,不会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课外互动更是匮乏。
(4)冲突型关系指师生间具有一定的情感关联,但二者之间冲突性较强,这类学生拒绝与老师沟通,甚至敌对老师的教学工作。
二、新课标理念下改善师生关系的策略
新课标提出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要求,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师生双方情感和身心的发展。教师应如何协调与学生的日常相处,构建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已成为新课标教学背景下热切讨论的话题。
1.加强道德规范,提升教师素养
近年来,某中学老师凌辱学生、某幼儿园老师带领学生追星等教育丑闻层出不穷,人们在唏嘘不已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当代教师素养何存?因此,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提升教师素养,加强其道德规范已是饱受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管理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教师职前、在职相关德育教育,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确保教师的听课情况。加大教育监管力度,公正公开。教师群体内部也应互相监督,对做出有违师德的教师应给予严惩。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在教师招聘时,对其道德素质也应为不可替代的一项考核标准。各方努力,坚决打击教育“恶势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还教育一片净土。
2.夯实教学理论,转换教学观念
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新的要求,而教育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部分教师步入教学岗位后,因教学工作较为繁忙,多疏于教学理论的巩固加强和教学观念的更新换代。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学理论,指导其更新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并非纸上谈兵,它是指导教学实践的利器,教师应以自我审视的态度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技能。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5],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书匠”观念,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注重其发散思维的培养。
3.创设情景教学,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实施情景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也可以向其揭示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之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枯燥演算,而是与日常息息相关。另外,课堂上使用实际问题情境教学,可结合科技、经济、外交等对学科领域,让学生在习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一再强调的重点内容。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强。教师必须紧跟这一时代趋势,在教学活动中主动留白,增加“一题多解”等开放型习题及其变式问题的设置[6],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4.加强师生互动,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
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即数学信息的传递、接受、加工、内化的过程[7]。师生双方都是有感情、有情绪的人,为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师生的友好互动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更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进行充分的备课,紧扣社会热点,与时俱进,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新颖的课堂,以亲切的口吻,和蔼的姿态主动接近学生,不断打磨教学实力,以优秀的课堂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课堂是师生相处的主要时间,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和学生互相学习,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5.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与学生能很好地相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和尊重[8]。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面向的是中学生,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大多追求个性发展,追求人格尊严。教师应顺应其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个性鲜明,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做到:①公平公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②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给予其充分的人格尊重,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③改进教学业绩评价制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实行分层教育,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培养。
结语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发生着直接和间接的交往与联系。因双方思想、年龄、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差异,师生关系相比于其他人际关系更为特殊和复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师生关系应该朝着更为民主、和谐的方向转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提升教师群体的整体素养,德需配位。其次,教师角色的合理改变和教育观念的适当转换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打磨自身的教学基本功,夯实教学理论基础,用实力贏得学生的尊重。教学观念的转换可使教师改变先前的知识权威者形象,而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参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再次,课堂设计应从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亲切的姿态引导学生,促进其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发展。另外,良好的课堂氛围将孕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构建友好平等的课堂环境。最后,每位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他们个性鲜明、性格各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这样不仅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更有利于帮助全体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肖玲莉.师生关系的现状反思及教育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000(005):68-71.
[3]许艳.保持距离,让师生关系”美”起来[J].考试周刊,2011,000(051):213-214.
[4]邹泓,屈智勇,叶苑.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4):80-85.
[5]丁钢.”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质疑——教学主体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03):5-8.
[6]王芝平,郑广金.新课程理念下”问题开放性变式研究”的研究[J].数学通报,2006,45(010):20-22.
[7]薛红霞,刘德明.放飞学生的思维——由数学课例谈学生思维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4):45-46.
[8]肖少北,张文香.论教师心理品质及其对学生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1,000(00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