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巧珍
摘要: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与以往版本相比有显著“进化”,这对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夯实青少年母语教育和塑造文化自信来说意义重大。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与其说“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化”的简称,不如从科目存在价值看待。作为主课,《语文》的根本价值是让少儿在成长之初具备基础“母语素养”,掌握人际沟通“基本工具”。由此审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会发现其难能可贵之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应用
一、从母语教育视角看部编版教材
部编版教材最大的亮点,是围绕“词汇”与“阅读”强化母语地位。
众所周知,国民母语素养的高下反应在“书面”。书面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口语沟通的书面化能力,代表着国民对其母语的认知水准。部编版教材系统性重塑着母语教育,这反应在教学文本设置上。
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花之歌》为例。教学以课文为基准,从词汇到阅读,从阅读到理解,从理解到习作,再从习作到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这种循序渐进的程式设置,能让学生逐步深入语文世界,感受文字魅力的同时领略到母语的博大精深。第一人称叙述的课文《花之歌》,让学生直观人间的纯真、良善与大美后,便在“阅读链接”栏目以第二视角推出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啊!海风》。如此精心的安排,与其说是文学技巧的观摩,不如说是在特意开拓学生的情怀,让他们从一朵物象的花游向一片意象的海。随后“习作”栏目又归结于自我,让学生化身“一直蚂蚁”“一盏路灯”去换位思考。接下来的“交流平台”栏目,则侧重回馈式阅读,通过阅读去发现《丁香结》的美,去比对《草原》的美。编者甚至直接以“教师”口吻告诫学生,“阅读的时候,既读进去,又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最后“词句段运用”栏目,是必要的强化式训练,直接考验之前课文的学习、词汇的掌握、阅读的感受、理解的心得以及习作的经验。
在部编版教材,之前饱受批判的“死记硬背”及反复倡导的“素质教育”,在“母语教育”的更高层面做出了回应和系统性调整。我们需要这样的课程,在启发思考的过程中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素养,进而把语文教学整体推进到国民教育的高度。
二、从工具掌握视角看部编版教材
部编版教材最大的“进化”,是围绕“认知”与“应用”强化工具作用。
对国人而言,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关乎在社会立足,他们的后续教育及生活、工作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这把看不见的工具。工具需要打磨得更加趁手,因此部编版教材尤其注重统编,注重文字的教化与学科的交叉。
围绕“认知”,首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课,不再是千年不变的拼音学习。这种形式上的调整,象征着语文教育直面汉字原貌,与文字、文化深度关联从而回归基础教育体系首位,因此将“天、地、人、你、我、他”置于“人生启蒙的第一课”。短短六个字,既有“天地人”组成的自然也有“你我他”组成的社会,其指向是文化的传统与文明的智慧。这是部编版教材的主旨,复兴中华文化,竖立国民文化自信。教育是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事业,通过课程调整让未来建设者更早上手语言文字这把工具,象征着新时代教育事业的与时俱进。与此相匹配的是内容的更新。据统计,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语文古诗词128篇,增幅超过87%。量变往往带来质变。通过内容的调整与深化,学生必定会更全面地认识并掌握语言文字工具,或乘风帆舟楫或驾钢铁巨轮,驶向传统文化的深海大洋。自信的文化,何尝不是我们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工具?
围绕“应用”,部编版教材在搭建母语教育体系完整性的同时,也在丰富其“应用工具”功能。首先是生活的工具。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从《北京的春节》到《腊八粥》,从《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再到颇具地域民族特色的《藏戏》,无一不是借助文学文本递给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生活的工具。这工具是情感式的,润物无声又长久细腻。正如单元寄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将来的他们定会用使用这把工具去审视世俗社会。其次是学习的工具。语文包罗万象,承载的思想情感丰富多彩。通观部编版教材,会强烈感受到“传统文化”之外“科学精神”无所不在。科学是改造世界的更强大的工具。部编版教材显然在强化下一代对“科学精神”的认知,但语文素养的高下直接关系到科学与技术的追求,毕竟一切知识都是用语言来表述用文字来阐释的。从这一层面说,语文无愧为“工具中的工具”。作为传统“文科”的语文,其实还是训练逻辑思维的工具。改造世界离不开逻辑思维,比如《鲁宾逊漂流记》(节选)一课,鲁滨逊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他所遭遇的幸与不幸。这一课程设置别具匠心,让学生观摩名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客观分析事件并且做出判断。个中意义,成长的促进价值未必小于文学阅读的精神愉悦。类似的启发式细节在“习作”栏目“写作品梗概”中也得以体现,从“读懂内容”到“筛选概括”再到“锤炼语言”,与其说是应用文写作范畴,不如说是逻辑训练。这对理科科目的学习来说尤其重要。
诚然如此,以母语形象存在的语文,是工具般的存在。作为音形义结合体,汉字汉语在世界独树一帜。语文功底扎实的学生,在未来前沿科学领域更能创造出诸如“科学”“量子”“熵”这样的概念,进而为全人类贡献认识未知世界的工具。
三、从教学一线看部编版教材
相较于前,总体来说部编版教材有质的提升,是教书育人并且全面发展人理念的全新实践,但课堂上教与学的压力陡然增大,使得一线教师心存隐忧。这当然不是在批判课业压力与新的教学模式,更不是在否定部编版教材,而是在提出现实问题。希望教育界同仁正确面对“压力问题”,从积极的方面多做有益的思考与实践,从而用好部编版教材,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全面提升青少年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兼顾其他科目教学。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教育也不只是学校与教师的事情,但“语文”作为主课中的主课,地位确实该得到加强。
当然,部编版教材可圈可点处颇多,需要在教學实践中去挖掘去发现。教材是培养人的工具。只有千千万万的教师都能够掌握部编版教材的编撰精髓,才能更有效地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