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市政道路路面反射裂缝防治措施

2020-11-06 04:45韩志强李艳梅
关键词:市政道路防治措施

韩志强 李艳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良好的市政道路建设做保障。反射裂缝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道路质量缺陷, 现阶段所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便是设置抗裂材料。为此,本文在充分了解市政道路路面反射裂缝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市政道路路面反射裂缝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反射裂缝;防治措施

1 市政道路路面反射裂缝影响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路面反射裂缝产生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反射裂缝是指在温度梯度和湿度变化下,半刚性基层先发生收缩开裂,随后沿开裂基层向上反射到沥青面层从而形成的一种裂缝。作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形式,反射裂缝会严重破坏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甚至会大大削弱结构强度。目前,常见的市政道路路面反射裂缝影响因素如下:

(1)温度。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气温变化各不同,伴随气温的变化,路面面层之间的温差也会随之改变。在低温环境下,因整体收缩,极易出现集中应力,若温度持续下降,面层所受应力将远远高于其压缩极限,致其开裂,导致上层反射裂缝面积加大。在温度变化较快的情况下,面层很难在极短时间内,收缩与恢复,从而形成开裂。

(2)荷载。当旧路面裂缝处,有车辆反复碾压时,极易产生过大挠度和弯沉差。沥青罩面层在水平向上将产生拉应力,在竖直方向上,则会产生剪应力。加之填缝料和沥青材料之间相互嵌挤,从而形成集中应力。特别是同时有水平拉应力和垂直剪切力产生时,反射裂缝更为严重,且会逐步扩展。

(3)水的作用。若路面积水严重,无法及时排出,沿裂缝将向基层渗流,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地下极易形成动力水。尤其是季冻区,路面下残留水将会冻胀,并由此产生冻胀力。若渗入量不大,可有效控制。若路面下残留水量过大,且在极限值以上,将损坏路面。

(4)材料自身因素。在反射裂缝影响因素中,除上述温度、行车荷载及降水量之外,路面自身特性也会对反射裂缝造成严重影响。一般情况下,层间粘结力和罩面层厚度为影响荷载型反射裂缝的主要参数,而罩面层弹性模量和裂缝宽度则为影响温度型反射裂缝的主要参数,因此必须重视材料自身性能,改善路面使用性能。

2 市政路面工程反射裂缝防治施工工艺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最常见的一种道路质量缺陷便是反射裂缝,为有效防治反射裂缝,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防治方法,规范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提升工程质量,推进市政道路工程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原路面病害处理。先选取灌缝施工方式处理原路面反射裂缝位置,缝表面杂物等可选取鼓风机进行彻底清理,扩缝、热沥青料灌缝施工需采取专用机械进行施工,与缝深相比,灌入深度需控制在其75%左右。

(2)高分子抗裂贴施工。采用高分子抗裂贴铺设到全部纵横向裂缝位置,24cm为抗裂贴宽度,施工过程中,如路表层温度在21℃以下,抗裂贴胶面应利用温火烤,抗裂贴铺设后,可选取胶轮滚筒进行3遍以上碾压,确保表面不存在皱起、翘边等现象,保证其具有良好平整性。如网裂路面的纵向高差在5mm以上,应先做好铣刨施工作业,随后进行抗裂贴施工。

(3)原路边缘铣刨。因绿化带侧平石存有快车道边缘,为防止影响罩面施工,必须对侧平石进行调整,施工环节,需铣刨路面和路缘石相距1m位置的原路面,且在4cm以内控制铣刨深度,并保证坡度调整适度。

(4)粘层油施工。粘层油在罩面前铺撒,选取的材料为乳化沥青,用量需控制每平方米0.5kg,通过洒布车当天进行粘层油撒布施工,完成破乳作业后,需进行沥青层铺筑施工。

(5)沥青混合料拌和。第一,选取专用设备作为橡胶沥青生产设备,因橡胶沥青具有较大粘度,将给运输带来极大难度。在管路施工中,尽可能降低设置长度,降低弯管及阀产生的运动阻力。第二,对橡胶沥青、集料的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加以严格控制,于橡胶沥青混凝土而言,能否有效控制温度至关重要。要求在190到200℃控制橡胶沥青加热温度,165到175℃之间控制混合料出厂温度,155℃为摊铺最低温度,150℃初压最低温度,碾压终了温度必须控制在100℃以上。第三,通过试拌方式进行拌和时间确定。保证全部集料颗粒都被沥青结合料覆盖,且通过沥青混合料做好均匀搅拌施工,向拌和仓内添加外掺剂水泥,先和矿料进行10s干拌,随后将橡胶沥青添加进入进行40s湿拌。

(6)运输。选取自卸车运输沥青混合料,要求将隔離剂均匀涂刷到车槽内,要求由成品仓通过运料车进行装料,汽车装料时需3次前后移动,尽可能降低集料离析问题产生的机率。选取篷布覆盖运输车,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保温效果,还能起到防雨功能。因橡胶结料具有较高含量,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沥青混合料降温速度较低,在运输过程可有效控制温度。

(7)摊铺。在路面平整度提升中,摊铺应具有连续性、稳定性。要求严格按照拌和楼产量、施工机械配置情况、摊铺厚度及宽度等条件,确定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速度,每分钟选取1到3m以内,保证摊铺必须做到连续性、均匀性。

(8)压实。在沥青面层施工中,做好沥青混合料压实作业才能确保施工整体质量,要求选取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合理。为确保压实度满足施工设计要求,要求在完成摊铺作业后及时进行初压施工,避免压实温度不符合施工规范规定。为防止橡胶轮胎被橡胶沥青粘黏,因此,不得选取胶轮压路机碾压AR-AC沥青混凝土。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应保证碾压速度均匀、缓慢,完成碾压作业12小时后,施工车辆即可通行。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工程建设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市政道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血脉,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不少道路出现了裂缝、坑槽、车辙等病害,其中反射裂缝影响最大,不仅会影响道路美观,还会大大降低路面,产生冲刷和唧泥现象,促使裂缝两侧沥青路面破碎,加快沥青路面损坏程度,缩短公路使用寿命。因此,为避免市政道路出现大面积反射裂缝,更好地发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优势,保证公路建成后能够维持良好通行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开展反射裂缝病害防治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晓龙.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预控[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377-379.

[2]姚建明,吴佐快.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6):4222-4223.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防治措施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伸缩缝施工技术研究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