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雷
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言语形式,叩问文本经典,能够为学生带来直接的感知体验。从解析遣词造句、关注表达修辞、聚焦谋篇布局等角度展开学习和探索,能够让学生顺利掌握言语构建规律、提升言语鉴赏品质、形成言语认知体系,教师在教学执行中要发挥关键作用,为学生顺利进入言语学习环节创造良好条件。
一、解析遣词造句,探析言语构建规律
文本构建的基础是言语,遣词造句是最基础的材料应用之法,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引导和启迪,能够为学生带来最真切的感知和体验。文本中的遣词造句追求鲜活生动,自然关涉到字词的锤炼问题,我们知道古人大多有“炼字”“炼句”的意识,可见言语构建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这个角度展开文本解读和鉴赏,也能够收获更丰富学习认知。
文本典词佳句的广泛应用,为文本增色不少,增加了更多阅读看点,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敏感,教师不妨适当做出引导,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度解析,找到言语构建基本规律,这对全面提升学生语用水平有一定帮助。如教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师先与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内容,找出一些典型词语进行集体协商。如“天下奇观”,这个“观”字,应该是“景象”的意思。作者在描述大潮来时运用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都非常地经典。如“沸腾”“人声鼎沸”“横贯”“横卧”等,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释词,感受这些词语的应用效果。为给学生提供更系统的学习启示,教师找出典型案例进行重点讲解。如“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个句子中的“笼罩”是动词,关联的“薄雾”,构成了动宾结构,“蒙蒙”对中心词“薄雾”进行限制和修饰。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对语言构建规律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典型词语进行关联性阅读分析,明确了其文本意思,而且对一些典型句式进行语法解读,给学生提供言语构建规律探索的机会。教师没有给学生展示更多专业术语,只是对句式构建特点进行重点解释,让学生初步建立语法意识,这样的学习更有价值。解析遣词造句的特点,探析语言构建的规律,这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引导,利用示范操作进行展示和解读,这样才能获得预想的效果。
二、关注表达修辞,提升言语鉴赏品质
言语表达需要借助一些方法来实现,这些方法无疑是语言表达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语言教学中,需要对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语体色彩等语言运用方法进行重点解读,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学习营养。小学生对言语表达方式认知还比较欠缺,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有观照意识,尽量不涉及专业术语。在语言鉴赏环节,教师不妨给学生做出一些提示,规划语言鉴赏路线,对提升学生语言鉴赏品质有一定帮助。
小学生对常用修辞方法是比较敏感的,教师借助文本展开修辞鉴赏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语言系统构建机会。在教学《走月亮》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展开深入阅读,找出文本中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然后做重点鉴赏分析,说说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学生进入文本阅读环节,很快就找到一些修辞方法运用的句子。例如:“每一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我和阿妈走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教师要求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鉴赏分析,学生先归结出修辞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其表达作用,最后能够联系作者情感和文本主旨进行深度解析,顺利完成阅读认知构建。学生大多掌握了一些修辞方法,但对修辞表达作用进行分析时,往往找不到切入点,有学生只会用一两个关键词进行标注,教师需要做深入引导,让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甚至要关联文本主旨和作者情感展开思考,这样才能获得更为深刻的阅读鉴赏认知。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修辞方法鉴赏任务,学生对这样的学习任务很熟悉,自然会快速进入角色之中。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系统性构建,对经典句子进行深度发掘,获得不错鉴赏效果。语言鉴赏没有固定格式,但有比较强的逻辑构建要求,对语言表达作用的分析需要贴近文本核心。
三、聚焦谋篇结构,完善言语认知体系
结构是文本的重要构建要素,教师从谋篇布局角度展開文本解析,能够给学生带来逻辑思维的触动。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体现的是由点到面的逻辑关系,语言呈现形式众多,教师从体系构建角度展开施教操作,能够给学生带来整体感。
小学生对文本整体构建还缺少基本认知,教师需要做好针对性设计和引导,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构建环节,展开深入的阅读研究,找到一些构建的规律和方法,这对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认知水平有重要帮助。在教学《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时,教师先与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内容,对其基本情节有了梳理性认知。在文本构建问题讨论时,教师结合文本内容给学生设计阅读任务:文本第一句话是:“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这句话在整个文本构建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开始思考和讨论,很快就形成共识:这句话处于文本的开头,而且自成一段,具有总起总领的作用,为下面情节和故事的发生作好了铺垫。教师继续设计:在爬天都峰的时候,作者是如何设计爬山过程的?在叙述中引入了一位陌生的“老爷爷”,这个设计有什么特殊用意?学生再度展开思考,形成不同阅读感知。有学生说,爬天都峰,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设计的,从山底到山腰、最后到峰顶。文本中引入了“老爷爷”这个人物是特意安排的,因为受到“老爷爷”的鼓舞,才让作者有了登山的勇气和信心,“老爷爷”这个人物不可或缺。也有学生说,“老爷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不仅给作者带来登山的鼓励,从结尾中可以看出,“老爷爷”也是受到作者的激励,才有勇气登山的,这里要阐释的是“相互激励”,用榜样的力量,克服了登山困难。这样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人生就像这登山,唯有建立借鉴意识,从他人经历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才能有勇气去挑战生活中的困难,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深入文本展开研究,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提示。文本构建有个性特点,教师从整篇文本构建角度展开引导,给学生创造深度思考的机会。文本构建有不同方式,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建立了一定逻辑关系,这样的文本构建才具有经典性。
在教材文本阅读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言语解析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形成有形学习认知,特别是言语呈现形式众多,教师要从遣词造句、表达修辞、谋篇布局等角度展开引导和组织,让学生展开多种体验性学习,以提升语言基础水平。教材选入文本大多带有经典性,其言语呈现形式也更为独特,教师需要加以针对性引导,以提升其教学有效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八里小学(2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