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孔隙结构对砂岩储层含油性有着一定的影响,也对油气的开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油气勘探及开采工作中,需要了解不同的孔隙结构的储层含油性情况,通过研究来明确孔隙结构对储层含油性的影响,掌握其特点,根据研究的情况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开采。为了提升开采的效率,需要明确储层孔隙和喉道的类型、孔隙结构与储层含油性的关系,还应分析孔隙结构对储层含油性的影响、储层孔喉结构对含油性的影响以及孔隙结构沉积及成岩作用对含油性的影响,使油气开采具有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孔隙结构;砂岩储层;含油性
砂岩储层作为开采原油资源的重要储层,其中的孔隙结构对含油性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勘察及了解过程中需要明确孔隙结构的特点,掌握其类型,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储层的含油性。经过对孔隙结构对砂岩储层含油性的控制作用的分析,能够为开采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使开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应对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详细研究,使原油开采作业具有更好的效果,为我国的原油开采领域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
1 储层孔隙和喉道的类型
1.1 碎屑岩储层孔隙和喉道类型
不同的岩层其孔隙及喉道的类型也有着一定的差异,碎屑岩储层孔隙及喉道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孔隙的大小行,孔隙中包括了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微毛细管孔隙。通过对不同的孔隙结构的分析发现,孔隙的形成与岩层分布、地层变化、油层分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孔隙喉道的分布特点一般是一个喉道连接着两个孔隙,而一个孔隙可连接多个喉道。在分布中孔隙与喉道两者互相交叉,并且产生了油层生產空间,为原油开采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另外,孔隙还包含了其他的种类,例如溶蚀孔隙、微孔隙等。
1.2 碳酸盐储层孔隙和喉道的型
碳酸盐储层的孔隙及喉道类型可根据形成原因进行分类,主要为原生孔隙及次生空气,原生孔隙中有有利尖孔隙、内孔隙等;次生孔隙中有孔隙裂缝与溶洞。结合喉道的分布情况来分析,喉道及孔隙在交错条件下形成了渗透的地质类型,这种特点的地层孔隙数量有所增加,也为原油的储藏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喉道的分类也可根据成因来分析,一般包括尖细型、精尖细型、孔隙缩小型等。通过对储层孔隙及喉道的类型的判断,能够使石油勘探的开展得到充分的准备,使开采工作的进行具有相应的条件。由于不同砂岩的储层孔隙及喉道的类型不同,应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分析。
2 孔隙结构与储层含油性的关系
2.1 大孔径孔隙中含油率高
根据孔隙的类型分析,其结构影响着储层的含油性,一般大孔径的孔隙中蕴藏的油气资源更多,因此需要对不同的孔隙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使油气资源开发获得相应的支持。经过对孔隙结构的研究发现,大孔径的孔隙一般在含油数量、油气资源蕴藏量等方面都超出了小孔径的孔隙,而大口径中蕴藏的油气资源的概率更高,小口径的孔隙中含水率高。再对孔隙的孔径进行分析,明确孔径的原油蕴藏数量,可得到孔径与原油形成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针对大口径的孔隙来说,油气资源产生的可能性更高。
2.2 小孔径孔隙中含水率高
通过对小孔径孔隙进行分析发现含水量比较高,由于孔径小,蕴藏油气资源的空间不足,成为地下水的重要通道,有着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在对小孔径系的详细分析中发现小孔径孔隙含水比例比较高,含水数量大,对油气资源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因此可知孔隙的孔径是影响储层油气资源蕴藏量的重要因素,可对孔隙的尺寸进行分析,判断出储层油气资源的数量,当数量较多的时候,蕴藏量比较大。
3 孔隙结构对储层含油性的影响
通过对孔隙结构的分析可知其对储层含油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孔隙决定了储层含油性,还会影响含油量。当孔隙的尺寸较大,储层中原油的蕴藏量会增加。反之则比较少。通过分析孔隙结构及孔隙直径了解储层中的含油比例及含油数量,对提升储层原油开采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其作为储层含油的参考依据,为储层分析带来有效的帮助。结合孔隙的结构及类型可正确地判断孔隙结构对储层含油量产生的影响,明确含油的数量,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开采,使开采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还可解决开采中的问题,使开采作业更加顺利砂岩储层含油性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内容,也给选区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4 储层孔喉结构对含油性的影响
一般不同的孔喉结构需要的油气充注压力不同,大孔喉需要的压力比较小,更易于注入,而小孔喉需要的压力大,因此不易注入。可选择小的孔喉来进行充注操作,使大孔喉的含油量增加。通过对实际的情况的研究,使用不同含油级别的样品常规压泵及恒速压泵开展实验,可得到孔喉的分布情况,再结合样品的含油情况来判断不同的含油级别的孔喉的分布情况。在研究中发现物性较好的储层的微米孔较多,物性好的储层含油率更高,喉道的半径比较大,而物性差的储层含油率比较低,喉道的半径小。另外,储层的孔隙结构受到了沉积、成岩等作用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都对储层含油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储层孔隙结构及含油特点进行控制。
5 孔隙结构沉积及成岩作用对含油性的影响
沉积的作用对储层的原始组分有着较大的影响,成岩作用可进行后期改造,应结合这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对区域进行合理选择。沉积作用影响着储层物性,决定了储层原始物性特点,一般在储层的岩性、组构特征、岩石类型等都是由沉积所决定,不同的沉积微相所对应的储层物性不同,同时对储层的含油性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可根据所研究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考虑不同层段沉积微相以及储层物性,并且发现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有着一定的影响,一般分流河道砂体的物性比较好,以中孔中低渗储层为例进行分析可知河口坝及席状砂以中低孔中低渗透储层为主,滨浅湖滩坝和滑塌浊积扇以低孔低渗为主,分流间泥物性比较差。
通过对储层孔喉结构对含油性产生的影响的分析,能够发现分流河道的砂体含油性较好,河口坝以及席状砂含油的含油性处于中等水平,而其他部分的含油性普遍较差。成岩作用可使储层后期改造受到直接的影响,因此可改造原生孔喉,并且对之后的发育造成影响,导致储层孔渗物性发生变化。应根据不同的储层的结果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油气的运聚特点,找到不同的成岩相与不同含油性之间的规律,为油气开采提供相应的参考。可通过对研究地区的取芯井的不同层段、成岩相、储层物性进行分析,明确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长石溶蚀成岩相物性最好,以中孔中低渗储层为主,粘土矿物胶结成岩相以及脆性矿物胶结成岩相物性一般,而中低孔中低渗储层中,强压实成岩相物性比较差。因此,可通过研究的结果总结出在储层孔隙结构中,长石溶蚀成岩相含油性最好,粘土矿物胶结成岩相和脆性矿物胶结成岩相含油性一般,而强压实成岩相是最差的,将此作为参考。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结构有着控制作用,不同的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相组合能够产生不同物性的不同孔隙结构储层,也可能会产生相同物性孔隙结构相似的储层。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较显著的改造作用,同一沉积微相储层在不同的成岩作用改造下会产生不同的物性及孔隙结构特点。长石溶蚀成岩相通常发育在原始沉积物性良好的区域中,孔喉结构发育的部分可加强长石溶蚀效果。
6 结语
通过对孔隙结构给储层含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可总结出不同特点的孔隙结构对储层含油性的控制作用,结合孔隙特点及储层的性质来思考含油性情况,可为油气资源开发提供相应的帮助。因此,应对储层孔隙和喉道的关系,孔隙结构对储层含油性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使储层含油性判断有更加可靠的依据,进而提升开采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文婷.孔隙结构对砂岩储层含油性的控制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7):93+154.
[2]张鑫.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对渗流特征影响实验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20.
作者简介:
张芳(1986- ),女,汉族,籍贯:辽宁朝阳,毕业于长江大学,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石油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