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与酒吧共生现象理论分析
——以束河古镇为例

2021-01-06 09:27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丽江酒吧共生

李 丽 王 景

(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

我国古镇旅游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发展,随着古镇旅游热潮的兴盛,带动了许多学者对古镇旅游展开大量研究,但古镇旅游与酒吧共生间却少有涉及。本文从生态学角度,运用共生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古镇旅游与酒吧合作共生中的要素进行分析、探索,为其他地方与酒吧的合作问题提出有实际性价值的思路与方法,也是共生理论对旅游活动这一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应用研究的一次尝试,对打造古镇与酒吧旅游的共赢局面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一个古镇比较理想的发展目标就是-共生,追求全局共赢,提升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加成本优势等都是获得共赢的重要途径。

一、古镇与酒吧的现状

我国古镇概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后,古镇旅游开始发展,现在百年以上的古镇有220家,主要在东部,中部,西部,3个地区分布,呈现出由中至西再向东递增的趋势。古镇在旧时是一个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代表一个地方的特色,常有商贾往来,茶楼酒肆也就成了人们歇息消遣的地方,随着往来商旅的增加,这也就促进了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壮大,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元化,包容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接触的人群变了,商旅业的运转模式也就变了,这让许许多多的古镇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场所,也就是旅游酒吧。人群的快速更迭会促进古镇旅游业的发展,这是一个正效应,会不断让古镇旅游变得更具包容性,而休闲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也是在增加游客游玩兴致的基础上,为古镇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一种具有独立经营特色的酒吧,旅游酒吧更多是随着游客的需求并结合当地特色来通过随时改变来适应发展的酒吧[1],而目前比较有名的就有凤凰古镇、西塘古镇、丽江古镇等的酒吧一条街,提起古镇,酒吧便能做它的代名词。

二、研究对象

(一)束河古镇概况

本文选取丽江的束河古镇作为研究对象,束河古镇处于26°55′N、100°12′E,海拔2440米,在位于丽江大研古城4公里远的西北部。适宜的气候,使得在很久以前就有纳西先民在此聚居,形成了早期的农耕文明,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耕文明逐步的向商业文明过渡,为而后马帮的形成和开放的民族特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束河古镇是游览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泸沽湖、以及三江并流等众多旅游景点的的枢纽点。随着古镇的不断开发,游客也随之增加,从刚开始的不足三万人,到现如今的三百万人,让古镇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租客、酒吧、客栈、商场等不断的为游客创造了更加优质的服务,而束河古镇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好。

(二)束河古镇酒吧概况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丽江古城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时,丽江旅游业就开始迅速发展,酒吧也开始兴起,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第一家酒吧只是一个拥有两个门面的“樱花屋”,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丽江在国内和国外拥有的“粉丝”越来越多,酒吧的发展也就越发的迅速。2004年,逐渐形成了新华街酒吧一条街的情景,而束河古镇酒吧传入之后与当地纳西族文化相结合,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酒吧文化[2]。通过实地走访与网络搜索得知,现在束河古镇有四十家酒吧左右,与其他古镇相比,束河的特色是清吧居多,且每家酒吧都独具特色,如心经小酒馆融合了牙买加的民族音乐、中国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以及融入梵高等艺术大家灵魂质感的苦艾酒文化;非玛313火塘,为所有喜欢写作,摄影,音乐,画画的都可以免费提供住宿餐饮;十三音乐火塘是束河火塘音乐酒吧最火的酒吧,而“音乐火塘”是鼓手十三的音乐工作室,他的音乐能给人一种释放、希冀和托付,束河古镇的酒吧别具特色,在当地以文化、情怀而存在。

三、束河古镇与酒吧的共生

(一)共生的概念及内涵

共生体系,小到细菌,大到动物、植物,甚至宇宙都存在共生,人类社会也存在于其中,互惠互利是人类社会可以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动力。共生一词源于生态学术语,最早是被德国的微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是指通过单元之间的特定联系,结合成共生体,按照其内在运转定律出现共生关系,产生能量,使其共同发展,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在自然界,动植物及微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会逐渐的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而产生某种依赖,以此来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共生关系就变得牢不可破,不可分割[3]。而现在,共生这个词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农生、医学、经济学等,人们为了更好的描述旅游业与酒吧之间的这种关系,共生一词也就在旅游业中应运而生。剖析其内在联系我们可以发现,酒吧和旅游之间的共生关系其实是发展的必然。游客外出旅游的目的大多就是为了借助自然美景来缓解生活工作等带来的压力,让其释放出来,而酒吧喧闹的环境和酒精对人体的作用也会起到相同的作用,释放情绪。最后也就成了古镇的旅游需要酒吧,酒吧可以在古镇发展的更好,以此达到共生。

(二)古镇与酒吧共生发展的耦合分析

共生系统其本质就是共生进化,进化最优方向就是对称性互惠共生。在共生系统中,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其中最为稳定效率最高的系统,其产生的能量也是在所有共生系统中最大的,共生系统的原理可以准确的描述共生体的产生与发展,而古镇中旅游业的发展对酒吧的产生与发展,和这种原理所描述的可谓异曲同工。在诸多复杂因子并存形成的大的旅游系统中,酒吧虽然只是其中一条线,但这条线却可以贯穿整个古镇,为古镇的沉稳添加一丝浓重的现代气息,这是古与今的交织,是一种独特的共生[4]。

束河古镇是企业主导的发展模式,由于旅游企业与外来资金的注入,解决了古镇旅游开发资金匾乏的难题,简单来看的话,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来讲是极为有利的,同时这也是古镇向外来游客展现自身文化底蕴的大好机会[5]。一个古镇的发展离不开其中的各种共生因子,这些因子共同组成了这各大的系统,其间的物质、文化、环境、人类等等进行着各种能量信息的交换和交流,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古镇的发展与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变得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发展趋势。

人们常说人类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古镇发展中的参与者在对于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选择中经常会忽略掉公共利益,实现个人最优。作为古镇系统的一份子,应该清晰的认识共生关系,也许摒弃个人利益的最优选择,其实不是在伤害自身利益,而是在为长远的利益考量[6]。一个古镇的各种利益之间存在着各种博弈,合作,利益的让渡等,而通过这种方式所构建的互惠共生模式才能更好的向一体化模式发展,达到最佳共生形态,古镇和自然环境之间也可以达到互惠互利的新局面。古镇与酒吧之间虽存有共生关系,但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当自身利益与古镇利益出现不一致,极有可能会选择以自身利益为重而忽略古镇的发展[7]。

束河古镇的迅速发展始于2003年,鼎业集团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通过加大古镇的保护力度,加入到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商业街的开发等方式参与古镇的建设,客观的让酒吧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好,而政府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也为整个古镇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十二五”规划出台后,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文化输出,增加人均收入,就成了古镇发展的主格调。而酒吧在古镇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也让市政府更为重视,通过酒吧这一平台,融入古镇民族特色,如语言、服饰、饮食,建筑风格等,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输出,构建出属于古镇风格的酒吧[8]。酒吧是束河古城不可或缺的景观之一,成为游客无论如何非得去体验的事物。而这族群景观的建立,却又与旅游古镇的地方性联系紧密,符合当下研究所提出的旅游是基于地方的消费,反过来消费本身又能改变地方的研究结论。在束河古镇旅游与酒吧这一共生系统内,旅游活动和酒吧经营都是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为互惠共生,而束河古镇的当地文化、经济条件以及旅游资源则是共生环境[9]。具体共生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束河古镇环境中旅游与酒吧共生发展

四、结论

束河古镇发展离不开科学方法、有效地谋划和切实地实施,这对古镇形成良好共生的局面极为重要。“识别共性,确定整体性;分析个性,寻求独特性;规划路径,达成共生性”是古镇旅游和酒吧共生体系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这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和酒吧共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当然,古镇的发展与景区虽说有差异,但是所面对的人群确实一样的,这对有关旅游景区的发展有良好的借鉴参考作用[10]。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丽江束河古镇的旅游地酒吧也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与完善。束河古镇具有独具特色的纳西族文化,具有世外桃源般的美丽景色,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游玩体验。旅游酒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丽江特色的旅游地酒吧发展之路,使束河的旅游酒吧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丽江酒吧共生
Wine ahead餐酒吧
丽江三朵节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FAN迷离酒吧
共生
Autentista酒吧
丽江的荒
WAY2酒吧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