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河风情线打造“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景区构想

2021-01-06 11:02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兰州市丝路

王 博

(兰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一、引言

文化旅游凭借其特有的文化享受感被旅游者广泛青睐,现已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2014 年5月文化部提出以文化先行方式建设“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文化认同,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民心基础。兰州作为丝绸之路重镇,是中西文化重要的交汇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兰州也是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拥有独特的黄河风情线景观,因此,着力发展兰州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围绕黄河风情线做文章,是兰州市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本文设想将“丝绸之路”文化融入到黄河风情线景区,打造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旅游品牌,构建兰州全新旅游形象。

二、文献综述

作为兰州市独具特色的黄河风情线景区,其规划发展研究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部分学者从总体战略角度出发对黄河风情线提出规划设计:邹静静、蒋连生根据政协兰州市第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内容,阐述了黄河风情线最初的规划设计,认为黄河风情线应作为兰州市的城市名片重点打造[1]。王宇亮、王志学、王勇通过对黄河风情线景区资源分析,提出黄河风情线应围绕滨河两岸的湿地、河道、绿化、交通、餐饮、休闲与居住呈现多元化立体发展[2]。马晟坤从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开发及其空间布局层面出发,对黄河风情游憩带游憩者的行为特征、游客需求、游客满意度进行分析,提出应实行“点”(组团)扩散、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的战略模式[3]。张春庆以色彩心理效应为基础,提出黄河风情线景观色彩总体倾向设计[4]。另有部分学者对黄河风情线某一具体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周天飞通过对黄河风情线南滨河路段的分析,提出了游览步道、绿色景观和夜景观的设计[5]。崔欣从中国园林建筑角度出发,对黄河风情线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6]。王国荣、王克风以兰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其规划目标和规划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对雕塑长廊具体规划布局及规划主题构思进行了设计[7]。马致远、杨桂、石瑶结合黄河沿线区位情况,提出打造黄河风情线主题公园的构想[8]。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学者主要集中于以兰州本土文化为基础的黄河风情线景区总体规划及具体布局设计研究,而以 “丝绸之路”为文化背景的黄河风情线规划研究还未涉及。结合丝绸之路的发展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兰州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以“丝绸之路微缩影”为主题的黄河风情线文化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打造兰州文化旅游新品牌,构建兰州旅游新形象,从而促进兰州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三、黄河风情线“丝绸之路”主题景区规划

(一)总体概念规划

“丝绸之路”主题文化旅游景区拟建于兰州黄河风情线两岸,利用兰州这一特有的旅游资源,发挥黄河的城建景观的象征作用。集丝路文化、甘肃文化及黄河文化于一体,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将丝绸之路这一磅礴宏伟的历史与现代文明呈现于黄河两岸,打造全新黄河风情线旅游IP。

鉴于此,兰州“丝绸之路”主题景区定位为:以古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黄河风情线两岸为呈现空间,以古丝路沿线国家文化再现为创意点,集观光、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大型丝路文化主题公园,让游客可以在黄河风情线之上,充分感受丝路异域文化。

(二)具体平面规划

黄河风情线“丝绸之路”文化主题景区主要分为“甘肃丝路之行”及“丝路沿线微缩影”两部分主题景区。

1、“古兰州丝绸之路之行”主题景区

此主题景区主要整合甘肃省有关丝绸之路主题的文化资源,将其微缩至景区内,其主要内容见表1。

表1 “甘肃丝路之行”主题景区规划

2、“丝路沿线微缩影”主题景区

此主题景区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为基础,将丝绸之路主要沿线国家的风情再现与黄河风情线两岸,设置国家特色微缩影旅游景区,集沿线国家的特色文化、餐饮、建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场所,如巴基斯坦特色的穆斯林文化、举办每年的朝觐及《古兰经》朗诵比赛等,特色美食有玛萨拉牛肉羹、巴基斯坦特色饺子、土豆烩羊肉等,标志性建筑有巴基斯坦独立纪念塔;意大利的咖啡文化、圣诞节文化、歌剧、木偶剧等,斗兽场、比萨斜塔、庞贝古城等特色建筑微缩影;印度的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特色美食咖喱山羊锅、阿萨姆红茶、印度冰淇淋及特色建筑泰姬陵等。将各国丝路沿线国家的特色风情展现于黄河两岸之上,让游客可以领略到各国的特色文化,感受丝绸之路文化的壮大。

“丝路沿线微缩影”主题景区以沿线国家特色建筑为主要吸引点及创新点,将沿线国家的特色建筑作为标志设于黄河风情线沿岸、以特色文化陈列、特色文化节目、特色餐饮、特产为主要旅游产品,构成其各自的旅游景区,按地理位置依次排列于黄河风情线上,作为丝路沿线国家的微缩影再现,打造兰州特色“小丝绸之路”。

四、可行性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近年来,“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了新时期、新要求、新目标、新政策的导向,中国旅游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越来越密不可分,旅游业已成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确认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甘肃省委省政府省内自身的旅游资源及全国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加快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特色优势等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的步伐,使甘肃旅游业进入到高速发展新阶”。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市政府也逐步将打造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发展列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效益分析

从经济效益层面上看,丝绸之路文化景区主要以丝绸之路这一文化IP为导向,结合甘肃省内各地旅游资源于一体的主题旅游景区,是一种以旅游方式被消费的文化产品。凭借后发优势,有利于打造完整产业链,充分吸引各国、各地投资,形成多维度的盈利模式。

从社会效益层面上看,兰州丝绸之路文化主题景区建设项目将是一项甘肃省各参与市与丝路沿线参与过共赢的发展之举。兰州市因此多了一个集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当地旅游目的地。项目从前期建设到投入运营,将创造难以估计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综合收入水平,促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文化效益层面上看,兰州丝绸之路文化主题景区是甘肃第一个大型的、集陆上丝绸之路各国文化内涵于一体的,可观赏、可娱乐、可学习的丝路文化主题景区,对兰州市而言,有利于兰州居民整体文化修养的提升,有利于兰州市文化旅游资源总体品味的提升,有利于兰州市旅游城市形象的提升;同时,将有力地推动全球 27 国就丝绸之路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三)投资分析

丝绸之路文化主题景区项目所在地位于兰州市主城区城关区及黄河风景线内,涉及道路修建、景区打造、房屋拆迁及安置等重大问题,资金流量较大,需要取得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资金筹措方面,项目主要投资来源于政府支持及沿线国家相关机构,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之上,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将景区内各国、各市景点分别招标,吸引相关沿线国家与甘肃省内各市贤达进行投资。项目立项后,可通过发行项目建设基金等形式完成资金筹措,提高资金到位率,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

五、结语及展望

兰州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在打造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景区项目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黄河径流西起刘家峡、东至什川,流域较广、自身环境优美并拥有黄河母亲等著名的旅游资源,具有打造全方位的丝路文化景区的先天条件。黄河风情线是兰州市的宣传名片打造全新的黄河风情线景区,是甘肃省打造旅游品牌、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契机,充分把握 “一带一路”大背景,打造集文化、休闲于一体的丝路特色文化景区,促进甘肃省旅游业大力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拉动甘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黄河风情线主题公园的规划仅是对全省旅游资源结合黄河两岸的风景进行的初步构想和设计,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各行政区域不同主题特色,做好形象宣传,吸引游客,致力于打造成西北地区陆上丝绸之路最大的文化旅游景区。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兰州市丝路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8月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