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2021-10-28 05:27陈瑞霞高福存杨正义普红梅达子晓蓉
康颐 2021年18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

陈瑞霞 高福存 杨正义 普红梅 达子晓蓉

【摘要】目的:研究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截取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29例选择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纳入常规组,余下2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选择综合护理,并设为研究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疼痛评分比对,研究组较低,护理满意度以研究组较高;护理相关指标,以研究组在组别间存优势,P<0.05;通过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在术后7天、一个月及两个月的JOA腰痛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手术期选择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后存良好效果,可使患者疼痛得到缓解,缩短疾病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

【课题项目】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疾病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编号:2019JO7852);项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现走高趋势,椎纤维环受损、髓核突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发病成因,对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等存损害性,因此,亟需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使患者腰部功能及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1]。目前,手术是质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式,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最为常见,此种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临床特点,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手术对于术者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具有较高的要求,手术医师、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与手术的成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较好的配合可以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由此可见,实施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手术室护理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来开展全面的护理措施,规范护理秩序,使术中并发症发生概率得以降低,还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实施手术室护理方式可以明显降低术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手术的整体效果[3]。基于此,本文针对我院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展开调查,现有如下调查数据。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截取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29例选择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纳入常规组,余下2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选择综合护理,并设为研究组。其中常规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区间在30-70岁之间,以(50.45±2.84)岁为年龄区间的平均计算值,病程区间在1-8年之间,以(3.14±2.22)年为病程区间的平均计算值;研究组男13例,女16例,年龄区间在31-68岁之间,以(51.08±2.07)岁为年龄区间的平均计算值,病程区间在1-8年之间,以(3.58±2.03)年为病程区间的平均计算值。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护理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护理措施:行用药指导、开展健康指导、注意事项指导等。

1.2.2研究组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1)手术前护理:组建术前访视团队,人员包含主治医师、巡回护士,对患者术前心态、病史等资料信息做深入了解,并做好准确的记录。应用视频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阐述手术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预后效果等內容,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手术安全性及疾病治疗原理,增加患者手术认知,纠正其错误理解;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认真的回答,并向患者列举手术成功的案例,以此使患者治疗信心及康复信心得以树立,增加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期间与患者做尽量多的沟通,对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初步评估,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了解手术的方式以及优势,并对临床治疗成功的案例进行列举,从而增强患者康复信念,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前对患者疼痛程度做好评估,并做好术前疼痛护理工作。(2)手术中的护理:巡回护士应与手术医师进行配合,将术中需要应用的“C”机进行定位,并将内镜系统的各项连接工作最好;最好预防低体温的护理,在为患者进行切口冲洗的时候,应选用恒温箱内的液体进行冲洗操作,生命体征行持续监测,以此明确其有无异常变化;在整体手术过程中,应与患者保持沟通,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安慰,平稳患者的情绪。同时,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应时刻关注手术的情况,对手术器械实施检查,探查其功能及完整性,如检查出任何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更换,并且将术中采集的标本进行密封管理。(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送后回到病房,至麻醉药物药性消散后,行康复运动指导,将双腿抬高,避免术后神经根粘连,连续5-10次,每天两次。指导在患者进行足踝泵练习,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如果患者的身体条件比较好,可以进一步进行四头肌训练,训练强度以身体无痛感为宜。术后24小时,患者下床活动期间,为其佩戴腰围,提高腰椎组织结构稳定性,第一次下床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依据患者康复进程,逐渐增加练习时间。术后2-7天,采用疼痛量表对其疼痛情况实施测试评估,分析其康复情况,在此阶段,训练以自主翻身及如厕为主,增进患者自理能力,以此提高康复训练质量。(4)出院前护理,患者出院之前再次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指导患者避免腰椎前屈运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叮嘱患者于术后1个月和2个月到院复查,再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训练计划。

1.3 观察指标

(1)视觉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护理前后行疼痛评估,分值上限10分,低分为良好,高分为差,护理效果与其成反比。

(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非常满意:80-100分;比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度计算方法: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之和,除组别间总例数,乘以百分比,总满意度所得百分比数据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3)比较两组护理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4)日本矫形外科学会制定的JOA腰痛评分表评测两组腰痛情况,分数越低,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文章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软件为SPSS24.0版本,计数型指标则采取例数(n/%)来进行表示、通过X 2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检验,计量型的指标方面采取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x±s)进行描述,如果P<0.05,则两组结果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

VAS评分评测得分比对,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得分在组别中具备优势性(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护理相关指标

研究组护理相关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2.4 术后JOA腰痛评分

术后7d、30d、2个月研究组JOA腰痛评分均更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关节疾病,其成因是由腰椎间盘纤维环断裂和髓核突出,促使刺激神经根遭受其压迫所引发的疾病,患病后患者学习和生活均会受疾病影响,引发其不便,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时间较长,其疾病发病后对患者躯体运动存在干扰性,久而久之造成病情进展,加剧治疗难度[4]。传统的手术方式创伤比较大,风险性也比较大,术后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大多患者会选择保守治疗。但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属微创手术范畴,相比传统的手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康复快等特点。但由于患者对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不足,经常会出现负面情绪,导致手术不配合,从某种角度上将也会影响手术效果[5]。

手术室护理方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护理模式,护理重点在于维护患者手术安全,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目前在臨床应用中,以对多种手术类型患者做到有效干预,因此得到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及关注,从患者角度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且结合社会、心理、疾病等多个方面为患者量身制定手术护理方案、诊断方案[6]。手术之前,以心理干预及疼痛护理方式干预患者,对其心理压力具有缓解作用,可使其保持积极心态,遵循医嘱配合完成手术;术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辅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结束后,实施康复护理,康复训练项目逐步从被动过渡至主动,采用量表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测,对康复护理方案进行规划,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鼓励患者尽可能地自主完成日常活动[7]。本研究证实,研究组在满意度上更高,在疼痛评分及IOA腰痛评分上均更低,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均更短,P<0.05;由此可见,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疼痛感受、临床症状表现等均具有缓解、改善作用,从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抱有较高满意度,从而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8]。

综上所述,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围手术期干预,实施后可见显著干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疾病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亚琴,从雯.以自我效能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2):95-98.

[2]曾华.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策略[J].保健文汇,2021,22(02):174-175.

[3]曾莉莉,魏彩虹.快速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6):234-235.

[4]张金莲,周红,杨志虎,陈淼.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20,42(11):1043-1044.

[5]齐子豪,栾华.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34+136.

[6]张维娜,冷梅,韩鹏远,侯道静,何方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围术期效果影响的研究[J].农垦医学,2020,42(04):353-355.

[7]黎文霞.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6):60+64.

[8]李贞.后路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及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61+63.

作者简介:

陈瑞霞,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云南昆明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