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患者使用乳腺彩超进行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2021-10-28 07:43陈业刚
康颐 2021年18期

陈业刚

【摘要】目的:探索乳腺彩超进行影像学检查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以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人数60例,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入院,患者经病理学诊断确诊,对患者行乳腺彩超影像学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经过病理学诊断确诊),结果中乳腺囊肿12例,乳腺炎症10例,乳腺纤维腺瘤15例,乳腺增生15例,乳腺癌8例,经乳腺彩超进行影像学检查显示乳腺囊肿11例(91.67%),乳腺炎症9例(90.00%),乳腺纤维腺瘤15例(93.33%),乳腺增生15例(100.00%),乳腺癌7例(87.50%),总诊断符合率93.33%,与病理诊断无差异(P>0.05)。结论:乳腺彩超进行影像学检查乳腺疾病准确率较高,可精准的诊断该病症,为医生提供良好的疾病诊断报告,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彩超;影像学检查;乳腺疾病

【中图分类号】R655.8;R445.1 【文献标识码】A 【DOI】

乳腺疾病(Breast Diseases)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该病症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尤其是部分较为严重的疾病类型,如乳腺癌,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对病症控制尤为重要。近年来,乳腺疾病发病率呈现出明显增长趋势,但由于该病症较为特殊,前期病症缺乏特异性,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延误,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彩超是临床上诊断乳腺疾病的常见方式,该方式具有安全、无创、操作简单、便捷以及可复性特点,准确率较高,由此本次研究将以医院收治的60例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案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对患者行乳腺彩超影像学检查,分析其应用价值,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病理学诊断确诊,已婚30例,未婚30例,年龄范围22-55岁,年龄均值(44.41±2.23)岁;乳腺囊肿12例,乳腺炎症10例,乳腺纤维腺瘤15例,乳腺增生15例,乳腺癌8例。

纳入标准:(1)患者与研究组对本次研究达成协议,签订意向书;(2)患者年龄<60岁;(3)研究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4)患者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精神障碍;(2)中途退出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无明显差异性(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对患者行乳腺彩超影像学检查:运用飞利浦ClearVue580、GE

LOGIQ F8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开展检查,设置探头频率,7.5-13.0MHz,取仰卧位,双侧上臂暴露双侧乳房,按照双侧对照向外做放射狀、横切面、斜切面、纵切面扫查,以乳头为中心,对患者双侧腋窝开展扫查,通过横纵交错可以扫查疑似病例,并确定患者病症,观察病变的图像,如对肿块的内部回声、内部钙化、肿块大小、肿块边界等开展观察。根据影像学分析病症,确定病灶部位,对病灶表面运用彩色多普勒与频谱多普勒对病变部位的血流信号进行观察,确定血流参数,以确诊病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病症情况,分析影像学特点。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计数准确率,以X 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结果比较

60例患者中,经过病理学诊断显示60例患者均确诊病症,其中乳腺囊肿12例,乳腺炎症10例,乳腺纤维腺瘤15例,乳腺增生15例,乳腺癌8例,乳腺彩超进行影像学检查中,乳腺囊肿11例(91.67%),乳腺炎症9例(90.00%),乳腺纤维腺瘤15例(93.33%),乳腺增生15例(100.00%),乳腺癌7例(87.50%),总诊断符合率93.33%,与病理诊断无差异性(P>0.05),见表1。

2.2 乳腺彩超影像学分析

乳腺疾病诊断过程中,运用乳腺超声检查时,诊断原理为利用乳房组织声学界面反射入射超声波成像,利用患者的乳腺组织回声情况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开展观察,获取超声图像[1],清晰显示皮肤层以及皮下脂肪,对腺体层及周围附属组织情况开展分析,可以检测内容较多,如肿块的大小、位置等,并根据检查结果对肿块的性质进行初步的分析,明确其性质,并对小病灶进行有效的检查,提升诊断的精确性[2]。实际上,在乳腺疾病开展乳腺超声检查过程中,可以初步筛选良性与恶性肿瘤,不良的性质肿瘤呈现出的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良性肿瘤的病灶形态呈现出规则性,或呈椭圆形、圆形,边界较为清晰,整体横纵比小于1,后方回声呈现出明显的无变化或者增强情况,形态较为明显[3]。其对于恶性肿瘤来说,其显示的病灶形态不规则,其内部呈现出极低的回声,且边缘可见明显的蟹足状改变或毛刺样,其纵横比小于1,后方回声呈现衰减,但患者乳腺占位病变行超声检查过程中,其声像图检查存在显著的差异,整体的检查结果容易受到组织结构异型性的影响,经过详细的观察,乳腺不同疾病具有不同的病理学及超声特点,不同的病症表现明显差异,如乳腺囊肿病理表现为患者乳腺管出现阻塞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囊性扩张,囊壁变薄,细胞无增生其性表现,扩张的囊壁内存在较多的液体,呈清量[4]。行彩超检查可见肿块呈圆形,边界较为清楚,整齐光滑,内部呈均质无回声,后方回声呈现明显增强,内部无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壁上可见点状或棒状血流信号[5]。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常见局部皮肤红肿、胀痛等,检查后患者彩超显示局限的偏强回声区,边界不清,或存在脓肿情况,脓肿无血流信号[6]。乳腺纤维腺瘤主要为人体乳腺小导管及增生的结缔组织,其病症容易出现钙化、粘液变样等情况,通过彩超检查可以及时明确患者肿块边界情况,边缘光滑,包膜完整,其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均匀低回声情况,形态较为规则,常见类圆形或椭圆形,侧壁声影较为明显,肿块内多无钙化情况[7]。乳腺增生病也是较为常见,患者常见乳房异物感与疼痛,影像学显示患者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均匀情况,存在弥漫性增强回声,腺体结构紊乱,以条状、斑片状为主,少数病症呈现出实质性低回声,形态不规则,且容易出现钙化情况,需要合理分析[8]。

3 討论

乳腺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症,该患疾病较为常见,且疾病类型较多,通常由雌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该病症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其容易出现病情延误情况,因此及早诊断对于病症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乳腺彩超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方式,其具有简单性、便捷性,准确率较高,其可复性良好,通过超声波诊断可以对患者的乳房组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成像,获得精准的数据信息,确定病灶部位,对病灶的大小、性质、形态等产生准确的判断,形成精准的数据信息。

本次研究结果中,60例患者中,病理学诊断显示(乳腺囊肿12例,乳腺炎症10例,乳腺纤维腺瘤15例,乳腺增生15例,乳腺癌8例),对比乳腺彩超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乳腺囊肿11例(91.67%),乳腺炎症9例(90.00%),乳腺纤维腺瘤15例(93.33%),乳腺增生15例(100.00%),乳腺癌7例(87.50%),总诊断符合率93.33%,与病理诊断无意义(P>0.05),说明乳腺彩超影像学检查结果较为准确,可以及时确诊病症,早诊断早治疗。影像学图像较为清晰,可见患者病灶部位,影像学特征较为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乳腺彩超进行影像学检乳腺疾病准确率较高,可精准的诊断患者病症,作为各项病症的主要筛查手段,提供精准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翟杨海,卫红林,张小亮.乳腺彩超和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1):161-162.

[2]姚苗苗,蔡思清,黄雪清.乳腺三维断层摄影与乳腺彩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效能对比[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35(12):1430-1435.

[3]吕美粉,陈茀,路竑璋.乳腺三维断层摄影与乳腺彩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05):179-180.

[4]古广荣,罗丽芳,朱艳芳.乳腺彩超检查在40~50岁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4):39-41.

[5]易素梅.探讨乳腺彩超和乳腺钼靶筛查乳腺癌的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1):1988-1990+2019.

[6]刘立江,曾玲.常规乳腺彩超联合萤火虫成像及弹性成像技术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J].医疗装备,2019,32(19):17-18.

[7]吴巧玲.乳腺彩超检查在育龄女性常规体检中的应用及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6):3114-3116.

[8]兰钦,姚晓渝.常规体检女性乳腺触诊检查与乳腺彩超检查的结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