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大桥小学高里分校 胡 静
古诗词是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古诗词之妙,妙在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体,在言意转化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意象这一寄托的载体,引导学生探寻古诗词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从不同的策略入手,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展开深入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意象是极为抽象的概念,是利用语言文字展现的艺术。长久以来,在古诗词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感知意象,教师常常将意象剖析得淋漓尽致,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彻底掌握意象。实际上,这样的教学策略完全是错误的。因为诗歌属于一种音韵艺术,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掌握诗歌的内容,完成诗歌解读,而是对诗歌音韵之美的直接体会。意象是体会诗歌音韵之美的核心媒介。对意象最直接的感知方式莫过于吟咏。细细吟咏意象,可从音韵层面强化学生对诗歌之美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教学《长相思》时,为了体会意象,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不同形式的诵读活动,引导学生于吟咏诵读中感悟诗歌情感。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为学生进行示范诵读,并对学生的诵读行为进行指导,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韵律,读对节奏。在这一个环节,学生将对古诗词形成初步感知。接下来,教师可以采取全班吟诵、小组赛读、男女竞读、个人展示等方法,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诵读活动中深化对诗歌内涵的理解,感知诗歌的音韵之美。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电教设施为学生播放诗歌的配乐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同时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意象所组成的画面。反复诵读吟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诗歌的印象,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共鸣。此时此刻,学生才知道作者提到的种种意象,不管是山、水、风、雪,还是千帐灯,都是诗人思乡之情的寄托。而正是思乡之情,才让这些原本常见之景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在诗词中,意象的品读需要借助吟咏的方式才能尽快实现。在反复的吟咏中,学生对意象的理解更加感性,更加诗意,而这对学生理解意象的审美价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古诗词教学中,有关意象的解读极为关键,因为对意象的解读影响着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常规的解读方式太过于机械化,反而会破坏意象的审美价值,甚至会破坏学生对诗歌的整体印象。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解读意象,才能既保有其原本的审美价值,还能增添诗歌的韵味呢?我认为,意象本身是抽象的,但意象的产生并非无缘无故。如果可以发掘其背后的故事,就可以将原本枯燥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从故事的角度为学生解读意象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亲近意象,亲近古诗词。
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学生在诵读这首诗歌以后,对诗意的理解依旧浅显。由于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而苏轼本人具备传奇的故事,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苏轼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体会诗歌意象的深层内涵。诗人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豪,深受朝野官员的器重。尽管苏轼本人极有才华,但其仕途经历却极为坎坷,终其一生都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后来,苏轼在“乌台诗案”以后,更是接连遭遇了三次贬谪,其贬谪之地全都极为偏远。但即便如此,苏轼也从未放弃自己的人生价值,即便到了贬谪之地,也依然心存乐观。而这首古诗《题西林壁》就创作于苏轼贬谪期间,学生这才明白核心意象“庐山峰”,其实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横看成岭侧成峰”强调的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如果从乐观的角度看待人生,人生便充满阳光;如果从悲观的角度看待人生,人生便充满失意。只有超脱心境,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在古诗词教学中,意象的领悟极为关键,但学生对意象的理解太过浅薄。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入诗歌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化的角度理解诗歌意象的内涵,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对诗歌的解读。
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学习诗歌就是学习意象。当意象组合起来,便形成了诗歌的意境。对小学生而言,诗歌本身是抽象的,而诗歌的意境更是难以体会。久而久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只会日益褊狭,导致学生对诗歌产生一种疏离的感觉,很难将诗歌读到心里去。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诗歌中的画面,并在想象的过程中感知诗歌的意象。如此一来,才能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增进学生对意象的感性认知。
例如,在教学《渔歌子》这首词时,一开始,教师便为学生介绍了诗人张志和的相关资料,又为学生介绍了词的创作背景。接下来,教师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诗意的氛围,“王维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词同样如诗如画,让人陶醉。现在,老师为同学们诵读这首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试着想象词中的画面。”接下来,教师为学生播放配乐《高山流水》,并为学生深情诵读《渔歌子》,同时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以后,教师让学生动笔圈画出诗词中描画的意象。具体而言,以“西塞山”为例,教师询问学生,“通过‘西塞山’这个意象,可以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想到了朦胧的云雾,想到了郁郁葱葱的山林;有的学生想到了翩翩而过的白鹭,想到了盛放灿烂的桃花。教师接着启发学生,让学生联想诗词中的其他意象,并试着画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意象的感知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诗词学习体验。
在古诗词教学中,对意象的感知和体会,还可以借助想象的方式进行。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通过想象感知意象,并引导学生画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这对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无弊。
真正掌握、理解一首诗,其判断依据并不取决于学生能否完整说出诗歌的内容,而是依赖于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和体会是否深刻”这一点。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一首诗歌的精髓,才算是读懂了这首诗。但是对大多数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意象的理解相对褊狭,有些学生甚至根本不在意所谓的“意象”。由于意象本身具备一定的抽象性,而且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有所领会。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对意象的理解,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给学生提供一扇生活的窗口,让学生驻足凝望,揣摩意象内涵。
例如,《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展现的是西湖的绝美风光,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未亲身领略过西湖的美景,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首古诗时很难对诗人的描绘产生触动。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直接经验或者体会,其对诗词的理解犹如隔着重重帷帐,始终难以靠近。鉴于此,教师不妨在学校周边寻一处湖光山色,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踏青。当学生置身在湖光山色之中,看着远处烟雾缭绕,近处波光粼粼,学生对苏轼笔下描绘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就有了更加深刻而直观的领会。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西湖”这一意象的认识不再是抽象的,而是有了现实的依托,学生的情感涟漪也在此时轻轻激荡开来。
想要理解诗歌的意境,必须借助诗歌的意象,但意象本身抽象,为了提升学生的认识,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给学生提供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化的视角感知意象,自然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古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媒介,它不仅美在韵律、美在画面,更美在意象上。对意象的解读是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关键所在,本文提供了四种解读的方式,旨在让学生准确把握意象内涵,使学生走进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