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村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2021-11-30 18:57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411202黄渊祥
湖南农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密码村民美丽

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411202) 黄渊祥

近年来,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响水乡红星村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村容、村貌、村产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湘莲、西瓜等经济作物生机盎然,特色养殖业来势喜人;农村电商、农村超市等新业态实现了从无到有;美丽庭院、美丽屋场建设成效显著……

一、转活土地,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土地“活”了,经济“火”了。红星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84.5公顷,主要用于种植油菜、湘莲、西瓜等经济作物以及特色养殖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农业节本增效,也为村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我的稻田养蛙基地面积约6.7公顷,2021年已投入100余万元。”湘潭尚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文赞说道。黄文赞是土生土长的红星村人,在特色养殖方面颇有经验。据介绍,该公司与多家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主要销往四川、重庆、浙江等地。黄文赞算了一笔账,2021年养蛙基地产量为7500千克左右,按市场批发价60元每千克计算,预计收入可达45万元。

“离家近,上班很方便,挣钱与顾家两不误。”在养殖基地工作的村民周先生说。像周先生一样,在附近养殖场、种植基地以及合作社上班的村民还有很多。家门口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让村民受益增收。

二、培植产业,让村级集体经济“壮”起来

“引入优势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红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光明说。红星村原有驻村企业6家,2021年新增合作社2家,农村电商、农村超市、农产品深加工等新业态迎来新的发展,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9.8万元,2021年有望突破30万元。

“回乡创业的想法由来已久,家乡越来越好的创业环境让我下定了决心。”红星村茶园组党员刘乾阳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外创业多年,事业有成。2020年6月,刘乾阳筹资100万元,回乡成立了湘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集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以及休闲民宿、观光农业于一体,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该合作社当前发展态势良好,先前流转的4公顷荒地上已种上黄金蟠桃,林下畜牧业同步推进,现养殖肉牛18头和土鸡、土鸭共2000多只,每天可产土鸡蛋、土鸭蛋800余枚。新建的500平方米豆制品加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加工厂所需设备已全部到位,预计日产豆制品2000千克左右,可以创造就业岗位50~100个。

对于招商引资,特别是吸引老乡回家乡创业,红星村村支两委可谓铆足了劲,主动与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及企业家联系,及时向他们传递本村最新发展成果,寻求合作机会。同时,红星村充分依托上级部门及平台,选派种植大户、种植能手以及有意愿的村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让村民拓视野、长知识、增本领,助力本土产业培植。

三、综合治理,让村容村貌“靓”起来

道路整洁、村居俨然、菜园有序,美丽庭院别出心裁,美丽屋场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新建的13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已成为村民娱乐健身的好去处……这是红星村当前的真实写照。

红星村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有力抓手,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党员带头、村民参与自治、成果人人共享的和谐氛围。同时通过建章立制、细化任务,将“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形成环境整治工作合力。在突出特色亮点上,邀请专家“把脉问诊”,统筹规划,围绕美丽庭院、美丽屋场建设,着力打造精致小景,强化品质提升。越来越亮丽的村容村貌让人赏心悦目,村民在山清水秀间享受着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密码村民美丽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密码里的爱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密码抗倭立奇功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密码藏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