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李振江,孙勇,余旭辉,李瑞
(1.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四川成都 610213; 2.四川省容大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213; 3.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213)
川东南地区(资阳、内江、自贡、泸州、宜宾)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地区,在区域上属扬子板块,地层发育较为完整,各地质时代分布的生物也较为丰富。本文依托2022年度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科研项目《川东南地区古生物化石遗迹调查及保护规划研究》(Kj-2022-26),基本查明了川东南地区古生物化石的分布特征和产地现状,为川东南地区古生物化石产地的管理、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提供基础资料。
川东南主要出露古生界和中生界,缺失泥盆系。古生物化石主要分布于中生代地层中,其中又以侏罗系地层为代表,主要产恐龙、龟、鳄等古脊椎动物化石;三叠系主要产菊石、双壳、腕足、介形等古无脊椎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白垩系主要产恐龙足迹化石及叶肢介、双壳等古无脊椎动物化石。
研究区侏罗系所产恐龙化石极其丰富,门类非常齐全,其中蜥脚型亚目(Sauropodomorpha)最为丰富,其研究程度高,演化关系较为清楚[1]。四川盆地目前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几乎都是侏罗纪的,白垩纪的恐龙骨骼化石非常匮乏。研究区内古蔺、叙永所产的白垩系恐龙足迹化石,弥补了这一时期恐龙骨骼化石的匮乏[2]。
结合前人资料[3-10],共调查古生物化石产地68处(新发现古生物化石产地8处),包括古脊椎动物化石产地34处,其中恐龙骨骼化石产地25处;古生物遗迹化石(恐龙足迹化石)产地10处;古无脊椎动物化石产地4处;古生物群化石产地17处,古植物化石产地3处见表1。
总体上,古生物化石产地以自贡周边丘陵地貌处分布最为集中,其次为威远穹隆周边,南部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大体上沿四川盆地边缘分布(图1)。从化石类型来看,以恐龙骨骼化石为主体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产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内四川盆地内部,以自贡市周边最为集中;古生物遗迹化石在研究区盆地内分布较为零散,在东南部古蔺、叙永一带集中分布;古生物群化石产地大部分分布于研究区南部,沿盆缘山地呈条带状展布。
图1 川东南地形地势及古生物化石产地分布图
由表1可以看出,古植物化石和广泛赋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群化石由于品质、科研价值等因素,基本均为产地原址埋藏,未进行保护,仅有安岳县恐龙硅化木化石产地1处建成安岳恐龙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对其所产的恐龙骨骼化石和硅化木进行保护。
绝大部分古脊椎动物化石出于保护、保存和科研的需要,进行采掘后转运,保存于博物馆等科研及管理机构中。原址保存良好的自贡市大山铺恐龙化石产地和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产地,通过原址修建博物馆或永久性建筑进行了有效保护。石碑珙县龙化石作为填补了由原蜥类向蜥脚类进化空白的早侏罗世恐龙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11],曾修建临时建筑进行原址保护,现已荒废。江安县银凤沟鱼化石产地由于无保护措施,经破坏,现已灭失。
古生物遗迹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原址保存的有7处,仅资中县金李井恐龙足迹化石产地1处修建了玻璃保护棚;其余均为露天保存,仅靠村民自发巡查保护;另有3处采掘转运至博物馆保存。
古植物化石主要为硅化木,存在早年人为破坏现象,现多为原址埋藏,未进行有效保护措施。
由表1可以看出,68处古生物化石产地中,仅有8处对化石产地进行了保护。其中主要的保护手段是将古生物化石产地纳入自然保护区或各级风景区、地质公园从而进行保护;其余为在原址修建博物馆和永久性防护建筑进行保护,如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产地、自贡市大山铺恐龙化石产地和资中县金李井恐龙足迹化石产地。
表1 川东南地区古生物化石产地现状一览表
其余60处古生物化石产地中,27处化石经采掘转运至博物馆等科研及管理机构进行保存,但均无针对化石产地(挖掘地)的保护意识和措施。7处化石产地由于时间久远,社会快速发展等因素,已成为建成区或确切位置已不可考证。
(1)川东南地区68处古生物化石产地中包括古脊椎动物化石产地34处,包括恐龙骨骼化石产地25处;古生物遗迹化石(恐龙足迹化石)产地10处;古无脊椎动物化石产地4处;古生物群化石产地17处,古植物化石产地3处。
(2)川东南地区古生物化石产地以自贡市周边最为集中,其次为威远穹隆,南部化石产地沿盆缘展布;以恐龙骨骼化石为主体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产地主要分布于自贡市周边;古生物遗迹化石在东南部古蔺、叙永一带较为集中;古生物群化石产地大部分沿盆缘山地呈条带状展布。
(3)26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3处古生物遗迹化石均保存于博物馆等科研及管理机构,其余以原址保存为主;60处古生物化石产地(挖掘地)未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