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探究

2022-04-25 01:52龚富春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龚富春

摘  要:数学中包含着大量的逻辑信息,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十分有利。只有深入地了解其中的逻辑内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学习规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解和分析,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向学生展示数学中的逻辑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策略

一、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判断、分析、推理的能力,合理运用逻辑方法直观准确地表达自己推算过程的能力。数学这门学科正好同样具备此思维特征,此思维能力恰恰是一个学生要想学好这门学科必须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不仅如此,还对今后的教学生活甚至步入小康社会过程中都会具有积极的促进帮助推动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思考方法创新的重要关键,学生能够具备此思维能力不仅一定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逻辑学习能力水平,加深数学知识点的逻辑记忆,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减轻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任务量,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目标书的顺利完成。

二、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片面

受限于我国应试教育规划的严重影响,很多优秀数学教师的教学规划观念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一些教师在研究、制订教学计划时,更注重统计学生的各科考试分数,因而往往加大了对目前学生考试解题分析效率及作答准确率的重视,忽视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素质科学教育发展。这种应试教学课程规划以及观念,对于目前学生自身逻辑水平的稳步提升十分不利。在实际的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践操作过程中,也往往会因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科学发展速度滞后,学生自身数学知识以及内容产生一种数学认知上的混淆,从而逐渐开始变得完全跟不上优秀数学教师的课堂授课以及教学进度。再加上数学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培养方案,最终往往会导致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力的成长

教育的本质并不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让学生能够吸收更多的数学理论知识,而是在数学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最终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逻辑思维表达方式,养成更加高效的自主学习思维习惯,最终能够实现自己个人综合能力的极大提升。但很多数学教师往往忽视了其对学生自主创造逻辑思维的学习能力培养,模块化的培养传统现代数学知识题型课堂虽然已经成为可以使其成为极大提升传统数学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却往往也会让很多传统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学习能力无法及时地得到充分性的启发。而很多学生在传统教学观念下,却常常会因为自身逻辑思维知识表达能力较弱,无法正确解决一些反复变换过的数学知识题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创造学习问题研究成果。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相关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学校数学科各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尚未完全掌握有效的学习指导方法和教学技巧,所以学习效率和质量不高。为了大大提升学校数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通常可以从如何培养每个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入手,将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综合思维能力课的培养紧密结合,明确界定数学科的教学活动目标,正确引导每个学生深入学习并应用数学,确保学校数学教育课堂的理论教学更有效率。例如,在新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个体差异可以制定新的教学活动目标,有效地培养每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丰富想象力,进一步大大提升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科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专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每个学生具体展示一些立体三角形数学图片,让每个学生直观形象地深入了解三角形的特征。然后再重新引入一些三角形的数学理论知识定义,让每个学生可以结合这些图片内容进行富有想象性的理解,确保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的最高质量。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不仅大大提升了理论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和质量,还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视学生思维引导

在对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数学理论学习成绩,还需要培养当代学生的正确基础学习知识思维和新方法,正确引导当代学生的改变传统基础数学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思维方式和新思维,为后期的中小学高年级毕业生的基础学习成绩发展进步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对后期学生的基础数学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仍然可以立足于整体的数学基础理论数学知识学习内容,将零散的几个基础知识学习内容通过联系实际整合整理起来,构建一个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学习过程体系。

(三)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

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对于书本中的相关概念以及题目的信息等有时不能进行很好的理解。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时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学生虽说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适当地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到生动有趣。小学生天性好玩,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会投入较多的精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学生这样的特点,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模式,将课程内容进行课前导入,让学生先了解数学知识,了解学习的重点内容,这对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高自身逻辑能力十分有利,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时,很多学生对于余数不是十分理解,认为为什么两数相除会有剩余的出现呢?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一个小游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让学生拿出来三根铅笔,然后告诉学生把这三根铅笔分给两个学生该怎么分呢?学生在这时就会发现,每个人分一根铅笔之后还多出来了一根。教师这时可以告诉学生多出来的一根铅笔就类似于“余数”的存在,由于不能进行完整的分配,多出来的那一部分就成了“余数”。教师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之后对余数有了深刻的了解,明白什么是余数,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也能进行较好的应用,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其数学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从客观事物本身出发寻找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并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做法将学习的知识灵活综合发挥,通过各种情景化的模拟活动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最终真正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养成。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 陈雪飞.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国际教育论坛,2021,2(12):165-166.

[2] 马逢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 課程教育研究,2020(35):75+77.

[3] 逮艳霞.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探究[J]. 新一代:理论版,2020(04):90.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