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新教师培养策略

2022-04-25 03:33王述帼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3期

王述帼

摘  要:新教师专业化水平关系到幼儿园未来的发展,近几年我园新教师的人数较多,对新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几年的尝试,通过专职教师跟岗指导,帮助新教师熟悉日常工作促进步;问题式微研究,带领新教师专业思辨促成长;平台磨砺,激励新教师勇于挑战促积累等策略助推新教师的成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教师培养;跟岗指导;问题式微研究;平台磨砺

一、专职教师跟岗指导,帮助新教师熟悉日常工作促进步

(一)制定成长目标,分层指导,务求培养有针对性

对于新加入幼儿园的教师,幼儿园制定了详细的成长目标:第一年,扶——专职指导,熟悉常规;第二年,帮——难点指导,独立带班;第三年,引——问题研究,反思成长;第四年,促——提供平台,展现自我。

针对武汉市康乐幼儿园近年来新教师的供职年限不同和现在所处班级不同,对武汉市康乐幼儿园的工作方式都不熟悉,开展了分层的教师培养。对于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教师指导其撰写班级工作计划、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各项班级活动方案,成为一名合格的班长。对于初上岗的教师跟岗过程中帮助其掌握五大领域的基本教学方法,熟悉游戏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的指导方法,力求培养有针对性。

(二)跟岗指导,熟悉半日活动带班工作

跟岗指导即派具有学科带头人资格的教师专职指导新教师带班全过程,一对一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共性问题每周开展教研活动研讨,让新教师尽快熟悉工作,提高保教质量的新教师培养的创新举措。

跟岗指导教师每天进班指导一名新教师开展半日活动,传授幼儿园常规、备课方法、教师计划本填写方法等。使每位教师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同时,明白职业初期是积累、蓄势、成长的阶段,要懂得有所计划,不断提升自己。

通过一学年的跟岗指导工作,新教师全部熟悉了幼儿园带班流程,知道用音乐组织孩子开展区域游戏活动和提示生活活动环节,学会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师班级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有初步的全局观念,懂得带领班级成员共同工作。

(三)指导文案撰写,夯实常规工作基本功

在新教师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教育行为,留下相关的教育笔记,案例观察,优秀活动案例、评语、总结等资料,这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也是成长途径,因此对新教师文案撰写的指导也必不可少。武汉市康乐幼儿园对新教师的文案书写的指导策略是一开始就高标准要求,首先学“形似”,再学“神似”。

如在开学初,发现新教师写的教育叙事存在很大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不知道什么是教育叙事,往往写成论文或教育笔记,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及时开展教育叙事撰写的培训,从叙事的特点、要求详细地向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学习两篇成熟的教育叙事文章,边念文章边讲解,对教师的启发很大。第二个月上交的叙事文章中新教师的进步非常大,首先文章的标题是亲切的故事名称而不是论文标题,其次能站在叙事的角度描述教育事件及感悟,这就是“形似”,接着开展了教育叙事交流活动,由专职指导教师进行优点和不足的分析,让每名教师知道自己的改进方向,通过不断学习和评析,不断修改,教师的领悟能力越来越强,逐步做到“神似”。

二、问题式微研究,带领新教师专业思辨促成长

问题微研究是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的发现、学习、思考、实践、交流的研究活动。主要是通过共研的方式解决新教师在教学中共性的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研究方式是:分析问题的成因——通过学习了解策略——教学实践中去尝试,找到破解之法——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如何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角色感受,新教师在实际工作往往比较困惑,如故事教学中是要理解作品为主还是感受情感为主,故事教学感受情感体验要如何引导,故事提问与看图讲述的提问有何不同等。对于这个新教师普遍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流形成了“故事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提问技巧”问题研究。

围绕问题,新教师先去认真自学,查阅教科书和期刊,网上阅读相关文章,丰富理论知识,学习方法,结合实际研究问题和教学内容罗列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并在教学中进行验证、运用、对比,做好相关的笔记,寻找出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策略,最后写出自己的体会、方法。这些工作全部完成后,再组织教师相互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各位新教师拿出自己的教学实例说明自己的研究结果,如张足教师认为故事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提问技巧在于幼儿充分理解故事情节后教师减少提问量,采用概括性较强的提问直接引导幼儿体会角色的各阶段心情;高颖教师认为教师的提问语气本身就要带有情感来带动孩子;周研教师采取的是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符合全班孩子的理解程度,照顾到班级孩子的最低起点,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小朋友都可以参与到角色体验中来;王徐琛教师在引导孩子情感体验时多问一些迁移生活经验的问题 ,能引起幼儿的共鸣。每位教师都有可取之处,都能解决一个小问题,而相互的交流又能扩开大家的思路。

通过问题式微研究,教师的发展非常明显。

1. 新教师逐步有了研究的意识。通过几次问题式微研究,新教师懂得在半日活动中寻找困惑,用研究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习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加强了理论学习,教育理念科学。通过问题式微研究,促进新教师自觉学习,不断学理论用理论,同时也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成熟方法,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开展日常教学活动。

3. 改进了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学水平。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逐步将自己的研究策略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还能举一反三,新教师对自己更加有要求,教学行为得到改善,教学水平逐渐提高。

4. 提高了反思能力,提升了科研能力。问题式微研究从一开始推着新教师研究,到后来教师主动研究,教师的反思能力得到锻炼,思辨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提升,为日后撰写论文和课题研究提供了素材和经验。

三、平台磨砺,激励新教师勇于挑战促积累

(一)提供活动平台,积累教研经验

作为省级示范园,各级各类的检查和接待工作很多,教研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这些都是新教师接受锻炼,磨砺自我的好机会。

在园内的教研活动中要求新教师每人都要参与发言,养成研究习惯,通过园内教研活动的锻炼积累教研后,会让新教师在区级或以上的教研接待活动中承担中心发言人和互动问答的任务,让教师在活动中进一步挑战自我,做到提前准备、言之有物、展现能力。对于这样规模的教研、这样的任务,一开始新教师是有压力的,需要成熟的教师和领导手把手地引导和带领,而经过几次后,教师的研究能力、应对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提供比赛平台,激励新教师积极参与并积累成果

新教师的成长,个人要有成果意识,我们鼓励新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活动,如各种活动评比、各种论文评比,获得相应的成果奖状,作为新教师将来评职称、评先评优的资料,做到幼儿园与个人双赢。

在新教師的参赛过程中,幼儿园也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扶持,如新教师在赛课活动中教学园长亲自把关,结对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提出修改意见,反复试教,帮助教师成长;论文类比赛,幼儿园会请专家来园培训,或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帮忙审题、审稿,做到有理有据有质量。

通过不断培养,新教师已取得了不少教学活动及论文类的相关成果,新教师在其中尝到了甜头,逐步成熟,自我认可度高,更有信心做好工作,当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责任编辑:秦  雷)

参考文献:

[1] 金妹娟. 谈幼儿园青年教师培养策略[J]. 才智,2020(06):114.

[2] 邢连荣. 幼儿园新教师培养策略的研究[J]. 教育,2017(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