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口为何会大起大落

2022-05-17 08:11
中外文摘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动乱金元白骨

□ 李 莉

中国古代人口发展趋势往往“大起大落”,呈波浪式推进。短期内人口的急剧下降往往发生于朝代更替和战乱年间。秦汉之际、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当时流传的诗文中不乏“白骨遍野”等对大批人口死亡的描述。西晋末期和东晋之际、唐末五代、金元之际,黄河流域的人口大幅下降,降幅甚至高达三分之二。我国古代人口增长可大致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商周时期至西汉末年,人口增加到约6000 万人;第二阶段,从东汉至8 世纪中叶的盛唐时期,人口增加到约8000 万人;第三阶段,从中唐经五代,至北宋期间的12 世纪初,人口突破1 亿人,在13 世纪初达到1.2 亿人;第四阶段,历经宋元和元明之际的动乱,明初人口仅约7000 万人,而到了17 世纪初又增加到接近2 亿人;至19 世纪中叶达到4.3 亿人的高峰。

猜你喜欢
动乱金元白骨
金钱、机器与动乱:从历史看疫后繁荣 精读
梅樊璟 金元奕 陈傲宇
“乱七八糟”源于两场动乱
海洋中药白骨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Reasons why gorillas are endangered
执子之手
金元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