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特点和策略

2023-02-04 13:36杨树峰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特点

摘 要 初中数学开展大单元教学是顺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总体而言,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层次性特点。初中数学开展大单元教学是一个系统性过程,涉及教学设计策略、教学资源整合策略、学生主体参与策略和多元评价策略等多方方面。教师应对各个相关因素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成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特点;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3)12-0042-03

一、初中数学开展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初中数学开展大单元教学是顺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是义务教育新课改的重要目标追求。初中数学开展大单元教学,于教师而言,需要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梳理教材内容,重新理解学科知识逻辑结构,整合和优化各项因素,进一步提升个人教学宏观把控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于学生而言,一方面,需要跳出零散的知识点,在“大概念”的统领下构建学科知识体系,通过深度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单元教学课时的进阶设计,有利于学生逐级完善学科观念,掌握学科本质,进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可以看出,初中数学开展大单元教学与新课改的目标导向相契合。

初中数学开展大单元教学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部分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单一方式解决问题,当考察某个单元知识点的试题单独出现时,学生思路较为清晰,能够合理有效解答;而当某一试题涉及多个知识点时,学生便出现难以突破解题思路、难以下笔作答等现象。大单元教学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一方面,大单元教学涵盖的知识面更广泛、更全面,并且不同知识点之间紧密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化学生对不同内容之间的综合理解,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大单元教学不仅注重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重视对概念内容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概念是知识的浓缩和提炼,同时也是知识的抽象和升华。通过对教材中各个单元的概念教学,能帮助学生明确各单元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促进新旧知识的正向迁移,提升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开展大单元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初中生的成长发展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具有整体性、阶梯性特征。大单元教学在整体性观念的引领下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重构,是联系初中生不同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纽带。这种系统化的教学过程,打破了教学课时限制,将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识学习转化为整合性、交互性的知识获得,实现知识点从单一走向综合,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内在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在获得和体验知识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此外,大单元教学不仅统筹同一学科教学的不同阶段,而且能够实现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统整,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建立关联,破解学科知识片面化和隔离问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初中数学开展大单元教学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路径。总体而言,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层次性特点。

(一)整体性

一是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数学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以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以教材对知识内容的划分为基础,注重对知识内容和结构进行重建,将知识点统整在它所赖以存在的结构化内容之中,而不是无序、散乱地叠加内容,并适当补充和拓展相关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是教学过程的整体性。数学大单元教学有效统整了孤立零散的课时,使同一单元不同课时之间的结构性和递进性不断增强,知识点的有序教学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同时,数学大单元教学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教学思路,强调以结构化的大情境、大概念设计教学过程,实现对教学过程的螺旋式发展。

(二)连贯性

一是教学目标的连贯性。大单元教学目标是多维的统一体,而不是互相割裂的。数学大单元教学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会“用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2],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从而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既体现在某一阶段的数学大单元教学中,又贯穿在数学教学的整个阶段中。

二是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前提是知识的系统化,教师既要考虑学生已形成的知识结构,还要联系当前的学习内容和后面的知识点。一方面,教师要分析原有教材中的学习序列,包括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逻辑关系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调整、拓展和增加相关学习内容,构建起更加连贯和完整的学习序列,“让学生初步构建知识框架,明确各单元内容的关联性,促进新旧知识的正向转移”[3],提高數学学习实效性。

(三)层次性

一是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初中数学学习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按照从基础知识到高级知识、从简单技能到复杂技能的顺序进行组织,形成明显的知识层次。

二是教学活动的层次性。数学大单元教学目标不仅关注知识传授,还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出教学目标由掌握简单数学知识到获得复杂数学内容,由关注数学理论知识到培养数学思维素养的层次性特征。而在这种层次性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一)教学设计策略

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时,要“分析原有教材中的学习序列,建构新的学习序列”[4],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这是确保教学有序、高效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明确大单元主题,设定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完成大单元学习后达到预定水平。其次,教师要梳理教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教师应仔细分析教材,梳理出大单元学习中需要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并将知识点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再次,教师应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如通过实际问题、故事、游戏等引入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最后,教师要进行反思与总结。教师在完成大单元教学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结果调整和完善教学设计,为后续大单元教学提供改进建议。

(二)教学资源整合策略

初中数学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多媒体、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等,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优良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是要整合教材内资源。教师应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编写理念,掌握知识结构布局,充分整合教材内的资源。如,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各个章节、知识点的整合,构建一个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二是要拓展教材外资源。除了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外,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和整合教材外的各种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借鉴其他版本的教材、参考书,从中获取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如与数学相关的网站、论坛、博客等,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料和案例。三是要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手段,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进行动态的演示和模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数学教学软件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四是要合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社团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数学相关的展览、科研机构等,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五是要开展好数学教研活动。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观摩交流等方式,开展数学教研活动,共享教学经验和资源,实现专业能力共同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数学教育专家等开展专题讲座,提升数学教学水平。

(三)学生主体参与策略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一是采取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二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三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合不同学生学习的资源和任务,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是要建立反馈机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积极、具体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互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教师在实施这些策略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四)多元评价策略

开展多元评价是全面、客观、准确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在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策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一是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既要注重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作业、测验、考试等成绩;也要着眼于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能力等。结果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过程性评价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习笔记、小组讨论等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二是要坚持知识技能评价与思维能力评价并重。开展知识技能评价,评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传统的考试、习题等方式进行。评估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问题推理、抽象思维等,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案例分析、数学建模等方式进行评价。三是要坚持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比如,(1)书面测试:包括考试、作业等,用于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口头报告:学生可以通过口头报告展示他们的理解、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3)实践活动:教师通过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4)同伴评价: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四是要坚持评价与教学紧密结合。评价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为教师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用于调整教学策略和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评價过程,培养他们的自评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以评促改,以评促教,不断提升教学科学化、个性化水平。

(杨树峰,章丘区实验中学,济南 250200)

参考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5-6.

[3] 彭章萍.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J].亚太教育,2023(7):47-50.

[4] 赵夏丰.核心素养下的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0(4):60-61.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特点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