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版权系统
——更适合实体作品的版权保护

2023-04-17 09:09■文/张
张江科技评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作品版权鉴证身份证

■文/张 颖

实物版权系统,在版权登记阶段,同步采集实体作品的“基因”数据,并将之与区块链结合,构建数字身份证书,使所登记的版权确定地指向该实体作品,提高了实体作品版权的有效性,为中国传统器物文化作品的版权价值开发铺平了道路。

版权系统现状和存证问题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定义,具有版权的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在现行版权登记系统中,登记作品版权时,只需要提供作品的相关电子资料。也就是说,如果作品表现为音乐、视频、文字或图片及设计稿,能够按照要求提供足够的电子资料,登记的版权就是指向这些电子资料。但是,对实体艺术品而言,进行版权登记的情况是很少的。不少创作实体艺术品的艺术家对实体艺术品的版权登记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且信心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版权登记方式对实体艺术品缺乏针对性,甚至一些省市实行著作权网上登记的办法。

然而,通过提交实体作品的图像来完成实体作品的版权登记,会造成登记的版权事实上指向的是图像而非实体作品,一旦面临侵权行为时,实体作品会面临确权难、维权难的问题。版权指向不明,导致难以固定版权人、版权和版权作品间的权属关系。而且,电子资料登记的版权表现力不足,无法为版权侵权判定提供有力证据。但是,如果采用实物版权系统,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实物版权系统

实物版权系统是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实现实体作品版权认证、登记和转让的在线服务平台。该系统基于实体作品数字身份证这一关键技术手段,固定实体作品版权的权属信息,建立版权—实体作品—证书不可伪造的对应,向版权供给方(如实体作品设计人员和艺术家等)和版权需求方(如生产企业等)提供全链条的版权服务。

实物版权系统包含实体作品的版权登记、溯源、确权和授权等,关键是在版权登记阶段,同步采集实体作品的“基因”数据,并将之与版权区块链结合,使所登记的版权确定地指向该实体作品,固定了版权人和版权作品的权属,有效地补充现行版权登记过程,提高了实体作品版权的有效性。

以陶瓷作品为例,图1 展示了实物版权系统的工作流程。系统对接现有版权登记系统,获取实体作品版权登记数据,接着使用通过自行研制的专用产品,即瓷链宝系列智能鉴证仪采集陶瓷基因数据后,自动生成与实体作品版权登记证书对应的区块链上实体作品数字身份证。

此外,实物版权系统包含自助服务功能,用户可以自主登记实体作品版权数据,并在利用智能鉴证仪自主采集实体作品的基因数据后实现基于区块链上实体作品数字身份证的实体作品版权认证、登记。依托区块链上实体作品数字身份证系统,可以实现实体作品版权的认证、登记、授权和转让的“一网通办”和“不见面交易”自助式服务,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

系统关键技术

●智能鉴证仪

相较于在区块链上建立音视频、图像或文字的数字版权信息,在区块链上建立实体作品的数字版权信息有很大的不同。尽管建立实体作品的版权的数字信息是直观的,但是实现实体作品版权的数字信息和现实的实体作品间的关联,也就是固定版权的权属信息,是非常不容易的。

为了固定权属信息,研发团队找到了陶瓷“DNA”,也就是陶瓷半成品在窑炉中烧制时,由土变成陶瓷后形成的材料学结构特征,这个特征在陶瓷出窑后能保持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不变,且无法伪造。世界上没有两件陶瓷的陶瓷DNA 是相同的,以陶瓷DNA 加上陶瓷的版权信息为核心建立陶瓷数字身份证,是一种开创性地、无损且无法伪造地固定陶瓷版权的权属信息的技术手段。

景德镇瓷与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瓷与链公司”)自2018 年起自主研发智能鉴证仪,研发过程攻克了3 个关键难题:定位问题、提取问题和识别问题,于2020 年将瓷链宝B 系列智能鉴证仪产品推向市场。智能鉴证仪基于微机电技术和高等级光学技术,采集实体产品的材料学微观结构特征,并以之构成能唯一标识该实体产品的“DNA”信息。目前,该技术已经获得3 项发明专利授权和5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研发团队从陶瓷出发,找到了能够表征实体作品身份的唯一性特征——陶瓷DNA。将这一经验推而广之,并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研发团队发现各种实体作品都能够提取其“DNA”特征来表征实体作品的唯一性,并且瓷与链公司研发的智能鉴证仪也同样适用于不同材质的实体作品的唯一性特征提取。

瓷与链公司研制的智能鉴证仪在其功能实现上,不需要在实体作品表面附加标签、芯片等附加物,不损坏实体作品的外观,且提取的DNA 信息不随时间的流逝而快速失效。这解决了市面上的相关鉴证技术无法应用到实体文化产品,特别是价值较高的实体艺术作品领域的核心痛点。

●区块链系统

实体作品的数字身份证,特别是实体艺术作品的数字身份证,建立之后需要在未来的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依然有效。因此,实物版权系统平台以实体作品的“DNA”信息为核心,加上生产(创作)信息、描述信息等一起,构建了实体作品的数字身份证,并使用区块链存证数字身份证。区块链不仅能保证上链的数字身份证是无法篡改的,还能保证上链过程也是无法篡改的。也就是说,把数字身份证存证在区块链上,区块链同时记录了存证数字身份证的时间,这个时间也是无法篡改的,区块链能用时间戳记录一条数字身份证的查询和传承的历史脉络。

目前,瓷与链公司自主开发并联合多方共同建立联盟型区块链网络,该区块链网络上每一份特定数字信息(即实体作品的数字身份证)都包含了能唯一对应到一件实体作品(即陶瓷作品)的“DNA信息”,实现了无损且无法伪造地建立实体作品和数字信息间的一对一关联。瓷链宝系列智能鉴证仪内置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接入区块链网络,将实体作品的数字身份证直接上链,实现了实体作品的数字身份证的“一触上链”和“一触鉴证”的傻瓜式服务。

瓷与链公司建立了以学术节点、鉴证节点、监管节点、媒体节点、行业节点、社区节点和企业节点等全国范围内多个核心节点共同参与的陶瓷区块链网络。从技术层面,陶瓷区块链必须解决一个监管问题,因为区块链上数据的不可删除、不可篡改特性尽管给数据的安全存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同样也给监管带来了革命性的挑战。因此,必须解决区块链上恶意数据的存在,必须给监管部门接口,才能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陶瓷区块链研发了二级过滤机制,实现了在有监督的条件下,在区块链网络上存证陶瓷数字身份证,完成了陶瓷数字身份证无法篡改的存储和传输。

实物版权应用

●实体艺术品发行

如图2 所示的一尊陶瓷雕塑作品,版权方限量发行了该作品的200 尊复制品,在完成实物版权登记后,版权指向了这200 尊雕塑。版权方还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集体版权分润的作品销售模式。通过实体作品身份证书实现的作品限量发行模式,建立了实物版权、艺术品一级发行市场与场内交易的三角关系,打通了艺术品的一、二级市场交易流通的壁垒。

针对器物作品的实物版权登记可以产生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包括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传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

●数实共生的元宇宙互联网平台

实体作品的实物价值和其版权价值借由实物版权实现了关联,实物价值可以通过交易和流通实体作品实现,版权价值则可以在数字世界里借由各种形式的数字权益(如数字藏品等)完成交易、流通和授权。实物版权的第二个应用场景就是建设绑定实体作品的实物权益及实体作品的数字权益为一体的交易服务系统——数实共生的元宇宙互联网平台,其中,实体作品数字权益就是实体作品的版权引入数字世界后的权益。

由于版权价值的不确定性,版权的交易市场是低迷的,数实共生的元宇宙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版权的“碎片化”交易(即价低量小的授权交易,如授权在十个咖啡杯上使用版权作品的图案),平台转变实体作品版权的交易和流通为数实共生资产的交易和流通,建设实体作品实物权益和数字权益双轮驱动的新一代实体作品版权交易和流通模式。

数实共生的元宇宙互联网平台包括绑定实体作品实物权益和实体作品数字权益于一体的实体作品数字资产链(Digital Asset of Chain,DAC)的发行/生产系统、交易/维权系统,有助于实现实体作品交易模式和实体作品版权的分润模式的创新,实现版权人在DAC 的每一次交易中都能有分润,有助于实现实体作品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产业工人等也能分享数字经济的红利。同时,为了整合传统器物文化产业,数实共生的元宇宙互联网平台构建多品类实体作品的数实共生能力,提供统一、易用的标准接口,支持实体作品和数字IP 的共生,以及产业适配。

猜你喜欢
作品版权鉴证身份证
中国文化传媒艺术品鉴证备案平台介绍
合作完成的作品版权如何区分
都有身份证
辣椒也有身份证
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平台
ARGUS-100 艺术品鉴证数字图像比对系统
趣说古人的“身份证”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艺术作品版权管理
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和维权的现状分析与路径建设
长尾分布的网络作品版权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