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分析

2023-10-14 21:59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深度物理

安 旭

(会宁县第四中学 甘肃 会宁 730799)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这给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物理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

1.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足

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理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是决定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但是,从当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对学生能力培养,而只是单纯地将大量时间投入到知识的讲解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也就无法培养出良好的物理能力。由于高中物理学习内容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再加上物理教学中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物理知识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能力,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也就无法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1.2 物理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把重点放在讲授知识上,偏重于知识的系统化、整体性,却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老师只是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内容。同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这样就容易导致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2.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意义

2.1 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比如,老师可以设计几个物理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自己去想,去找出问题。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品质和技能,其中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而深度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深度体验、自我反思,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可以尝试采用深度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参与物理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建构知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2.3 有利于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大动力。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教师应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师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深度学习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知识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至新的高度。同时在深度学习背景下,教师可以创设多样化的物理情境,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物理知识,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形成对物理知识的深入认识。

3.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3.1 构建深度学习模式,优化教学目标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为核心,努力构建一个有效的深度学习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深度学习的具体要求和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以便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指导。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全面了解课程内容,从多个维度来实现目标的完整性和深度。教学目标应包括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等重要方面,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课堂流程,并且精心挑选合适的资源,以便使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得到有效的结合。例如,在学习有关于动能的知识时,动能定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因此,老师们应该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有益的教学内容,包括:深入理解动能的概念,熟练掌握计算物体的动能,并能够应用动能定律来解决力学问题;采用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动能的概念,从而使他们在实验设计、操作、教师讲解等方面有所收获。这些目标符合深度学习的要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和学习,并且有助于完善教学方案。

3.2 营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中物理课程的难度明显增加,一些学生可以在初中时表现良好,但随着升入高中,他们的表现可能会急剧下滑,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学习缺乏兴趣,无法继续深入探究。因此,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视为一项重要任务。虽然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但它们同时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许多原理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体现。因此,老师们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创造出一个生动情景,引导学生们去探索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和规律,并将它们作为一个载体,深入探究。比如,在“抛体运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一个实际的场景,即运动会上的标枪比赛,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标枪比赛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标枪的力量,从而更好地理解它的运动原理,然后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当标枪到达最高点时,它的速度是否为零?为了更好地探究标枪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制抛体运动图来更好地理解相关物理概念。采用这样一种形象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抛物线的定义及其特征,从而推动深度学习的发展[1]。

3.3 设置讨论问题,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

知识的迁移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在深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将所学知识与已有经验结合,使知识得以重组、融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力与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抛出物体”的实验,并在课堂上演示抛出物体和落地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抛出物体然后下落这一现象”?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物体是否“抛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每个小组都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讨论问题,让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平抛运动中速度与什么有关?”“平抛运动中速度方向如何确定?”等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发言,让学生发现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已有经验结合起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

3.4 问题链启发引导教学

在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解后,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设置为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他们进行深入的学习,不要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简单的、肤浅的学习。比如在对平抛动作特征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指导教学:

问题1:在我们所学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了解曲线运动这一知识点?

问题2:平抛运动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的是什么动作?能不能做个实验,以证实你的猜想?

问题3:利用我们实验室里的有关实验设备,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问题4:在我们的研究中,有哪些现象被你观察到了?

问题5:我们刚刚做了一个试验,试验的结果是正确的吗?如何重复该试验的有关步骤?问题6:我们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问题7:要求学生归纳出在垂直方向上水平抛掷的运动特征。

3.5 通过反思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深度思考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主动地进行反思,由于教学是一项双向的活动,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对课堂上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制订出一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实施之后,还要对其进行反思,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教学评价。在物理教学中,可采用随堂测验、课后练习等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亦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作深入思考。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成败归因,进而从根本上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对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3]。

结语

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加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应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出发,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活动、合作探究活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活动。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和评价。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深度物理
只因是物理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