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2023-10-14 21:59冉向东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创造力科学课堂教学

冉向东

(会宁县四房吴镇金川希望小学 甘肃 会宁 730722)

引言

创造力是一种特殊的智力品质,是人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特征,它是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创造性思维不仅对学习和工作有巨大作用,而且对人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创造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智力品质,它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和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特别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善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取得更大成就。

1.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育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以开放、创新为教学理念,改革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和疑问表达出来,并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轻松愉快、充满希望和关爱的课堂环境。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培养科学精神;在充满希望和关爱的氛围中学会创造和创新[1]。

2.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培育学生创造力存在的问题

2.1 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认识不到位

很多小学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对于科学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最终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提升。现阶段,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科学教学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2.2 课堂教学效率低

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现在课堂上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科学教学对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专业知识不足等原因,导致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终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3.1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与成就。在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他们自由地发表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如在讲《水》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有些学生说:“水是世界上最容易溶解的物质”“水可以变成水蒸气”“水是液体”等等。在这些看似平常的话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无限的智慧,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这样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时就会有更多兴趣,会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思考。

3.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学习、探究、实验等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种子的生活》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种子、给种子浇水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种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水、空气、阳光等物质条件。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到土壤里去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认识到种子是怎样长大的。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种子的结构》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种子由哪些部分组成?”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植物生长需要什么》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一个植物学家去观察和研究植物生长的全过程。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要素。

3.3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产生疑惑。如:在教学“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地球为什么会自转和公转呢?是地球自己在转吗?”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调查研究来找出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更多的疑问。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课上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等方式来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在教学《植物细胞》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构成成分。然后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试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要点、掌握实验操作方法。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和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2]。

同时,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断的探索与发现,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对现代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例如《种子的萌发》这一章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做种子萌发试验来分析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3.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观察能力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发展他们的思维。如教学时,让学生从各种生物的外部特征,如形态、结构、解剖特征等来进行观察,再根据观察的结果来讨论生物的分类。这样,通过学生自主地观察、分析,不但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眼睛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它能感知和识别物体。当我们看到一件事物时,首先会看到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这是人们认识事物最直接的方法。但除了这些直接感知外,我们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这些信息呢?我们可以通过眼睛这一感官来认识事物。如在讲“物质”这一节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物质及其不同的特性。如:水、空气、煤等。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物质都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观察各种物质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课题:“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质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然后让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物质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归纳出:水、空气、煤是由氢、氧、氮等元素组成。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然后引导他们说出空气中存在着哪些物质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提出问题:“空气中存在着哪些物质?

3.5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独特见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的学生不能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要学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独特的见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水的组成》一课时,教师在讲完水的组成之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把自来水和牛奶、白醋等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烧杯里,观察水变成了什么。学生经过实验操作发现,水变成了白色固体,而牛奶、白醋等液体没有变化。这时教师请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牛奶为什么变白了?”“白醋为什么变红了?”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更有意义。在这样的探究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结语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既是教育目标也是教学目标,它不仅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能力,更是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天文、地理、生命、人体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生活中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来展开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创新精神,使他们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升学生们在科学学习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提高。

猜你喜欢
创造力科学课堂教学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科学拔牙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