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2023-11-21 13:53孙斌白云蕾李灵芝李海平王艳芳牛华琳唐婷婷王元
关键词:电场番茄植株

孙斌,白云蕾,李灵芝,李海平,王艳芳,牛华琳,唐婷婷,王元

(山西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

番茄,喜温作物,其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设施蔬菜之一[1]。番茄对设施环境具有很强依赖性,CO2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底物,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由于设施自身密闭性的特点,导致CO2浓度经常处于亏缺状态,这成为作物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2]。如何调控设施环境中CO2浓度,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前人进行了大量研究。CO2浓度升高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及光合产物积累量,使其生物总量增加。还可以降低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3]。王万庆[4]研究表明,在苗期增施CO2能显著提高番茄植株茎粗,并且秧苗全期增施CO2比对照组增产41.5%。高宇等[5]研究表明,增施CO2显著促进了番茄植株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SPAD 值的增长。CO2加富会显著增加番茄生长时期的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等,同时显著提高番茄早期相对生长率、净同化速率[6]。研究发现,CO2加富会促进植株叶片细胞扩展,增加叶片细胞数量,提高叶片细胞壁延展性,进而加快叶片生长率,增大叶面积以及叶片厚度。

自然界植物本就置于变化的大气电场中,同光照、温度一样也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环境因子[7]。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开始研究静电场对植物的影响,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空间电场可改变日光温室小气候环境,提高温室温度降低湿度,促进植株生长发育[8-9]。周娜娜等[10]研究表明,空间电场促进了小白菜和小油菜的生长,对于株高、茎粗以及水分含量具有显著提高的作用,同时地上部鲜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6%、65%,总产量得到显著提高。邢恩臻等[11]研究表明,采用空间电场技术的日光温室能使番茄植株的茎秆粗度显著增加。张佳等[12]研究表明,空间电场处理能促进番茄初果期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增强番茄植株生长势,还可以促进番茄初果期的茎粗,使番茄植株健壮,增强番茄植株的抗逆性。

目前针对不同浓度CO2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研究较少。有研究表明,通过施用空间电场可以显著促进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13]。因此,本试验研究了日光温室不同番茄品种对空间电场与不同CO2浓度互作的响应,探明空间电场与CO2互作下对番茄生长影响的最佳效果方案,旨在为空间电场条件下施用CO2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场所

试验于2021 年9 月-2022 年6 月在大同市大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园区开展。日光温室双拱钢架结构,双层棉被双层膜。温室长100 m,宽12 m。利用水肥一体化滴管设备进行统一水肥管理,每处理均采用常规栽培管理措施。

1.2 试验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普罗旺斯’(以P 表示)、‘精典1 号’(以J 表示)。空间电场,设备型号3DFC-450,由大连亿佳田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CO2施肥机,由三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番茄植株采用移栽定植方式,选取大小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植株,整个生长周期中,于2021 年12月25 日定植。番茄植株定植株距为75 cm,一行种植约23株,一垄双行,共46垄。

CO2浓 度 设 置 分 别 为400 μmol·mol-¹(4C;CK)、600 μmol·mol-¹(6C)、800 μmol·mol-¹(8C)、1000 μmol·mol-¹(10C)。空间电场设置分别为有空间电场(D)和无空间电场(无表示字母),见表1。

表1 试验设计Table 1 Experimental design

试验温室1/2布置有空间电场,1/2不布置空间电场。空间电场由控制器、绝缘子、电极线和主电源组成,工作方式为自动间歇式循环工作。绝缘子布置为每排相距4 m,共3 排,每排10 个绝缘子,相距5 m,合计30个,以确保空间电场的均一性。

CO2制备机,由三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CO2释放采用GMm220 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管道和循流风机均匀施气,自动检测温室内CO2浓度,温度、湿度。温室分为4 个隔间,分别通入不同浓度的CO2,以CO2浓度(400±25)μmol·mol-1为对照(CK),其它处理依次为(600±25)μmol·mol-1、(800±25)μmol·mol-1和(1000±25)μmol·mol-1。通施时间为每天08:00-10:30,施肥期间温室密闭,阴雨天不补气,除施用的CO2浓度不同外,每个隔间其它条件基本一致。

1.4 测试项目

株高(cm):采用卷尺测量出茎基部至生长点的高度;茎粗(mm):采用游标卡尺在地面以上2 cm 处量取茎直径,利用十字交叉法取平均值;节间数:采用目测法(主茎上生叶或生枝的部位为节,两节之间为节间,同时基部与生长点亦作为节);平均节间长度:株高÷节间数;叶片数:第1 片真叶至植株顶部的叶片数,记录叶长≥5 cm 的叶片数;叶长:采用直尺测量叶柄基部到叶尖距离(≥5 cm);叶宽:与主脉垂直的最大宽度;叶面积:叶长×叶宽×0.234 5[14];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单叶面积×单株叶数÷单株土地面积;叶片生物量积累量;叶片含水率:(叶片鲜重-叶片干重)÷叶片鲜重×100%;产量:由单果重、单株果重来推算公顷产量。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处理使用Excel 2016,方差显著性分析使用SAS 9.2 软件进行,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中的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法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株高的影响

由2 可见,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番茄株高。‘普罗旺斯’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P8C 处理株高最高,数值为88.83 cm,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P10CD 处理株高最高,较P8C 处理差异显著,数值为100.60 cm,较对照组显著增高64.11%。‘精典1 号’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J8C处理株高最高,数值为89.10 cm,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J10CD 处理株高最高,较J8C 处理差异显著,数值为102.37 cm,较对照组显著增高49.29%。

2.2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茎粗的影响

由表2 可见,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番茄茎粗。‘普罗旺斯’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P8C 处理茎粗最粗,数值为16.67 mm,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P8CD 处理茎粗最粗,较P8C 处理差异显著,数值为17.43 m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1.89%。‘精典1 号’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J10C处理茎粗最粗,数值为17.77 mm,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J10CD 处理茎粗最粗,较J10C 处理差异显著,数值为18.53 m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4.94%。

表2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下番茄的株、茎、节Table 2 Plants,stems and nodes of tomato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2 enrichment and space electric field

2.3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节间数的影响

由表2 可见,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番茄节间数。‘普罗旺斯’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P8C 处理节间数最多,数值为30,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P8CD 及P10CD 处理节间数最多,数值为35,P8CD、P10CD 与P8C 均存在显著差异,P8CD 处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66.67%。‘精典1 号’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J10C 处理节间数最多,数值为32,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J10CD处理节间数最多,较J10C 处理差异显著,数值为38,较对照组显著增加65.22%。

2.4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平均节间长度的影响

由表2 可见,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均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番茄平均节间长度。‘普罗旺斯’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P8C 处理平均节间长度最长,数值为2.96 cm,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P8CD 处理平均节间长度最短,较P8C 处理差异显著,数值为2.66 cm,较对照组显著降低8.90%。‘精典1 号’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J10C 处理平均节间长度最短,数值为2.76 cm,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J10CD 处理平均节间长度最短,较J10C 处理存在差异,数值为2.69 cm,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70%。

2.5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叶面积的影响

由表3 可见,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番茄叶面积。‘普罗旺斯’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P8C 处理叶面积最大,数值为16 390 mm2,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P8CD 处理叶面积最大,较J8C 处理差异显著,数值为17 650 mm2,较对照组显著增加36.50%。‘精典1 号’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J10C 处理叶面积最大,数值为16 735 mm2,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J10CD 处理叶面积最大,较J10C 处理差异显著,数值为18 105 mm2,较对照组显著增加34.34%。

表3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下番茄的叶Table 3 Leaves of tomato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2 enrichment and space electric field

2.6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由表3 可见,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番茄叶面积指数。‘普罗旺斯’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P8C 处理叶面积指数最高,数值为2.91,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P8CD 处理叶面积指数最高,与P8C 存在显著差异,数值为3.14,较对照组显著增加36.52%。‘精典1 号’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J10C 处理叶面积指数最高,数值为2.98,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J10CD 处理叶面积指数最高,较J10C 处理存在显著差异,数值为3.22,较对照组显著增加34.17%。

2.7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叶片生物量积累量的影响

由表3 可见,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番茄叶片生物量积累量。‘普罗旺斯’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P8C 处理叶片生物量积累量最大,数值为8.21 g,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P10CD 处理叶片生物量积累量最大,较P8C 处理存在差异,数值为8.65 g,较对照组显著增加41.34%。‘精典1 号’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J10C 处理叶片生物量积累量最大,数值为8.47 g,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J10CD 处理叶片生物量积累量最大,较J10C 处理存在差异,数值为8.80 g,较对照组显著增加37.50%。

2.8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叶片含水率的影响

由表3 可见,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番茄叶片含水率。‘普罗旺斯’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P10C 处理叶片含水率最高,数值为82.83%,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P10CD 处理叶片含水率最高,较P10C处理差异显著,数值为83.43%,较对照组显著增加5.30%。‘精典1 号’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J10C 处理叶片含水率最高,数值为84.29%,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J10CD 处理叶片含水率最高,与J10C 不存在显著差异,数值为84.63%,较对照组显著增加5.25%。

2.9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由表4 可见,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番茄的产量。‘普罗旺斯’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P8C 处理单果重、单株果重及产量最大,数值分别为79.2 g、8.9 kg、281 546.5 kg·hm-2,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P8CD 处理单果重、单株果重及产量最大,较P8C 处理差异显著,数值分别为81.9 g、9.1 kg、288 545.2 kg·hm-2,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2.42%、33.82%、34.54%。‘精典1 号’番茄品种在只增施CO2的条件下,J10C 处理单果重、单株果重及产量最大,数值分别为81.3 g、8.7 kg、276 109.4 kg·hm-2,在增施CO2与空间电场互作的条件下,J10CD 处理单果重、单株果重及产量最大,较J10C 处理存在差异,数值分别为83.4 g、9.2 kg、291 182.8 kg·hm-2,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6.00%、29.58%、28.88%。

表4 不同浓度CO2加富与空间电场互作下番茄的产量Table 4 Tomato yield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2 enrichment and space electric field

3 讨论

CO2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底物,对番茄生长至关重要。在日光温室内,随着植株光合能力的增强,CO2浓度逐渐降低,造成严重亏缺,因此,补充CO2是必要的[15-16]。陶丽等[17]研究结果表明,增施CO2气肥可促进番茄植株株高升高、茎粗增加、叶面积增加、产量提高等。在本试验中,通过补充CO2,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之增强,进而促进植株株高、茎粗、叶面积及产量的增加,这与陶丽的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表明,在一定CO2浓度范围内,随CO2浓度升高,各组织器官干重显著增高,且CO2浓度越高,增加幅度越大[18]。本试验中,高CO2浓度条件下,植株光合作用加强,能够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进而可增加叶片干重以及产量,与其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另外,在本试验中,番茄品种‘普罗旺斯’和‘精典1 号’分别在800 μmol·mol-1CO2浓度和1000 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番茄植株生长效果最佳,说明增施高浓度CO2能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另外,2 个品种间生长最适CO2浓度存在差异且番茄品种‘普罗旺斯’的响应更加敏感,可能是不同品种对增施CO2浓度的响应程度不一样导致的,还需进一步研究。

空间电场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手段,对作物生长环境调控具有显著效果,已逐步应用于设施蔬菜栽培中。研究表明,空间电场处理可改变日光温室小气候环境,提高温室温度,降低湿度,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郭光照等[19]研究表明,空间电场处理能使番茄植株株高和茎粗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促进番茄生长及增产。本试验中,在施加空间电场的情况下,番茄植株在株高、茎粗及产量方面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与郭光照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蒋耀庭等[20]研究结果表明,静电调节可促使植株细胞膜兴奋,改变水生理特性,加快物质交换速率,促进细胞合成ATP,从而加快植株生长发育。本试验中,在空间电场的处理下,番茄品种‘普罗旺斯’和‘精典1 号’均在植株株高、茎粗以及叶片含水率等指标上表现出显著的提高,与蒋耀庭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空间电场处理能明显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至于详细的机理,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空间电场与高CO2浓度配合施用比单独使用任一种技术获得效果都要显著。李旭英等[13]研究表明,空间电场能够加快蕹菜对CO2的吸收和转化,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对植物的生长起着促进作用,使蕹菜大幅度增产,并且空间电场与高浓度的CO2相结合远比单独增施同样浓度的CO2对蕹菜产量增加的促进幅度大,而且CO2浓度愈高,空间电场的促进作用愈显著。在本试验中,番茄品种‘普罗旺斯’和‘精典1 号’分别在有空间电场、800 μmol·mol-1CO2浓度和有空间电场、1000 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综合效果达到最佳。在无空间电场条件下,番茄品种‘普罗旺斯’在800 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相较于1000 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其各项生长指标及产量更优,可能是受到日光温室其它环境因素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在施加空间电场条件下,番茄品种‘普罗旺斯’在800 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相较于1000 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其各项指标差异不大,说明相比单独施用CO2气肥,增加空间电场显著促进了番茄植株对CO2的吸收,加快了番茄植株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这与李旭英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日光温室各环境因素与条件下,番茄品种‘普罗旺斯’对空间电场与800 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互作的响应更优,较‘精典1 号’对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的响应更敏感。本试验中CO2浓度最高设为1000 μmol·mol-1,对于‘精典1 号’,可能在有空间电场、高于1000 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互作的响应更优,另外,不同的番茄品种对于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的响应差异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4 结论

番茄品种‘普罗旺斯’和‘精典1 号’分别在有空间电场、800 μmol·mol-1CO2浓度和有空间电场、1000 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综合效果达到最佳,且番茄品种‘普罗旺斯’较‘精典1 号’对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的响应更敏感。相较于单施CO2或空间电场,较高浓度的CO2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促进效果显著,能为空间电场与CO2同补施用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电场番茄植株
番茄炒蛋
巧用对称法 妙解电场题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电场中六个常见物理量的大小比较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