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农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12-16 01:48王洪刚刘德莹牛鲁静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农科农学农科

王洪刚,刘德莹,牛鲁静

(阜阳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逐步解放劳动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必要趋势。2018年,教育部首次提出了“新农科”建设,即:以乡村振兴战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推进已有涉农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多方面的改革,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更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9年,农林教育改革唱响的“三部曲”——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进一步推进了“新农科”建设。

“新农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一次重要创新。[1]2019年4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2019—2021年建设10 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 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基于我国国情和国家发展,各项涉农政策、指标相继出台,农学类专业要做好规划,优化农学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农学类专业的能力与水平。[2]相较于传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方法、授课方式、课程改革等方面作了较大的调整,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主体参与性,以及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3]提高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新农科建设,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该文通过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高校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策略,以期为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奠定一定的基础。

1 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 农业院校与综合院校在农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分析

传统农林高校有着深厚的专业文化底蕴、研究传承与学科传统,其特定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有利于“新农科”的建设,但因其领域较为固定,传统农林院校可能在转型升级、专业拓展、学科交叉等领域面临一些困难。相对于传统农林院校,综合类涉农院校具备相对齐全的学科门类,有利于实现高校内部各专业之间的交叉与合作,促进农科领域研究范畴的充分拓展。但一般综合类院校农科专业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发展处于较为弱势的状态。一些综合类院校在培养农学专业人才的功能上逐渐降低,普遍存在着农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愿转向工科、商科等其他专业方向发展的情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的重点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是我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二者的农学均是国家特色专业,参与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以两个大学为例:我们通过分析其最新版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进一步分析农业院校与综合院校在农业培养方面各自的特色。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农业院校还是综合类院校,其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是一致的,均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同时,不同院校又有其不同的培养特色,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注重实践教学,其学分占比达21.43%;在基础的农业相关课程之外,还开设了细胞生物学、植物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拔尖创新型学科基础课,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院校通过加强学生的科研训练,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科研创新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促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目的。扬州大学开展第二课堂新型教学,并设6个必修课学分。第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4]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表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培养方案(2014版)与扬州大学农学培养方案(2018版)比较分析

1.2 高校农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必修课程是根据专业设置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力、发展学生的共性。选修课程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计划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设置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开拓专业视野,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同等价值。因此,在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上既要有统一的要求确保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选择方向,使学生的个性、兴趣的发展拥有相对足够的空间。

表2列举了几所高校农学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情况。目前,从国内几所代表性的高校农学专业课程设置看,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的选修课程学分各占总学分的35.8%、33.8%,比例均在30%以上,可见选修课程的设置比例普遍比以往有所提高,但一些高校仍需进一步依据自身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增设相应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在达成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同时,更好地拓展知识领域、实现能力和个性的生动发展。

表2 国内6所高校农学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设置情况

注:此处课程仅含课内课程,未包含课外课程。

2 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课程体系的建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一般是依据国家政策规定或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容易出现过于行政化,缺少专业内部自身驱动力等缺点,[5]同时,课程体系的编制不够科学化,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不够重视相应的科学验证与反馈机制,不能依据实施情况对目标进行及时、灵活的选择和调整,从而导致课程体系较为刚性,缺乏一定弹性机制。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一些高校的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偏低,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专业课程知识单一化、跨度不大,仅局限于农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无法充分实现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不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2.2 管理和培养模式单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如火如荼,这就要求农业院校培养拔尖创新和应用型人才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虽然一些高校已采取相应措施,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一些现有的农业院校的管理和培养模式没有开展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仍存在过于注重“集中培养”,教学形式相对陈旧,缺乏专门的科研训练,同时,也未能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培养方案不够重视学科的交叉性,行政管理模式也一般基于学院制,不利于资源的分配和激励机制的发挥。

2.3 实践内容缺乏整合性和创新性

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号召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6]目前,从高校对实践教学的学分设置、实践类型安排,以及经费投入上来看,各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比以往显著增强,但实践内容往往是以围绕单个课程知识点设立的验证型实践项目,而围绕整个专业、跨专业或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和设计性实践较为缺乏,同时,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联系的创新性、拓展性的实践也较为欠缺。[7]仅仅通过验证性实践教学,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训练,并不能实现学生知识面的及时更新和充分拓宽及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培养。

2.4 人才培养与农业经济发展的适配度不够

农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农学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应该是能够将农业生态技术与地方经济发展很好融合的人才。在“新农学”的背景下,农业院校更要主动对标地方经济发展,不断输送作物栽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检测、植物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没能显著地突出服务地方经济这一社会功能,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仍占据人才培养过程的主流。由于定位不明确,导向性不清晰,没有很好地实现如何更好、更多服务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这一目标,唯有保质保量地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专业型人才,反之,也无法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反哺,自然在研发方面缺乏资金,这样导致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不匹配,也是造成地方本科院校不能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3 高校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3.1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高校要把新农科建设与扎根当地、服务当地、着眼区域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做好人才的培养。在具体实践环节中,应积极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入合作,建立起产教融合发展,协同育人的创新培养机制,使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

以高校和当地的发展特色及需求为基础,整合教学、行业等各方面资源,由高校、科研院所及当地相关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构建将就业作为导向,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全面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政府主导下,积极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强化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通过完成校企合作产业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激励及约束机制,保障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地运转与发展。同时,大力推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从而顺利实现专业教学与就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融合,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3.2 生源交换、合作培养

交换生项目在高校培养复合型高质量人才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特别是传统农林高校与涉农综合类高校在培养农学专业人才上有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通过交换生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体验学术自由的风气,拓宽学生视野、促进自我发展,同时,提升高校间学术交流,有效实现高校间优势互补,进而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各合作院校,特别是综合院校与农业院校之间应建立长期稳定且具有弹性的交换管理体系,达成一致的学分管理制度,做好交换生的选派与接收工作。首先,做好交换生的答疑与选拔工作,保证学生在完成交换工作以后能够较快适应交换院校的环境,尽快融入学习氛围。交换生在二年级学生中进行选拔,各合作院校将接收的同专业交换生组成班级进行专业培养,培养时间为半年或一年。选派带队导师随学生进入交换院校,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培养效果进行长期关注和全程管控,在学生培养中建立密切交流、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3.3 学科交叉、专业融合

现代农业已不单单是传统上的第一产业概念,而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民的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站在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转型发展的高度,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快传统专业改造和新专业建设的步伐,不断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和质量。

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想途径。[8]要改变专业设置“界限分明”“跨界不大”的现状,就要把信息技术、设施工程、农业物联网技术、智慧农业等新技术新知识用来改造专业、提升专业内涵。课程设置上,在进一步优化专业主干课程结构的同时,适当增设农业物联网技术、生物信息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相关专业课程,同时,在课程中有机地融合不同学科背景知识和内容,淡化专业界限,深化学科交叉、增强学科渗透。实验实践环节,在实验环境及内容的设计上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同时,增加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促进学生对精准农业、精准养殖、农产品精准网络化、农业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新提出的多学科交叉、理工农融合、跨专业学习、复合型培养等建设目标,为培养掌握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三农”新型人才提供支撑。

3.4 “双师”指导、全面培养

经过调研,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同时,发现学生在认知方面具有较大局限,对自身需求和规划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引导。[10]在大学期间与其他任课老师相比,导师与学生是“一对一”的长期稳定关系,导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熟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提高科研能力,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规划建议。因此,导师对学生提供全方面的指导,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提高尤为重要。从大一开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爱好特点,了解和选择理论导师。理论导师由高校或科研院所人员担任,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规划、心理健康、创新实践、科学研究、论文等方面进行指导。大三开始,在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了解自身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实践导师。实践导师由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知名企业家或企事业相关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思维等。同时,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应就学生培养方面进行合作与商讨,明确分工,防止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院校应明确和强调导师的职责,加大培养经费的投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导师对学生的培养。

3.5 实践导向、能力提升

实践教学是农学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以农业发展需求为依据,完善实验、实训、竞赛、创新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内课外的专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社会实践,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由学习到工作的零距离交接。

在实践内容上,应逐步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对学生进行集中实习、顶岗实习、自主实习,开展实践性学科竞赛,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研究项目中去。在实践教学资源上,建设开放性实验室,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和创新思维。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形成具备高质量、规模性的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学生有丰富的实践学习机会。同时,通过引入企业培训、技能认证等一些社会教学资源,填补高校实践教学匮乏的不足。

开展第二课堂,包括思想成长与身心发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环节,且设置适当学分以提高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应将第二课堂贯穿于专业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三个主要实践模块在内的全部教学过程之中。可利用第二课堂组建学生实践社团,并选派专业教师进行课余指导,从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3.6 以“农”为根,以“新”为魂

2022年,教育部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重点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此政策的指引下,应当将“新农科”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高校应加强组织保障、课程建设安排等多方面制度体系的规范性。在课程建设上,要健全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实施细则及制度安排,不仅体现出“农”,更要突出“新”。在组织保障体系方面,要形成自上而下、层层传导、分工协作的联动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学校、学院、专业教师三个层面资源。高校领导要依据办学特色,建设顶层保障制度,学院相关部门要做好“新农科”课程改革的监督和统筹工作,瞄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人才需要,推出一批具有前瞻性的“金课”。从培养人才梯队入手,以骨干教师作为示范,邻近的不同农林院校还可以尝试组成联盟资源共享,实行师资互聘、课程共建、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积极带动广大教师投入“新农科”建设,发挥教师主体动力。

4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被赋予重要的使命,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要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必须与国家战略相对接、行业发展趋势相契合。以新农科建设推进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高等农业教育的综合改革就要以未来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农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复合贯通的新农科知识体系,增设“新农科”相关专业等,进而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培养出能够适应并引领未来农林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新农科农学农科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