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颖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11月19日,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正式落幕。
作为上海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国际性文化节展活动之一,暌违三年重启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又重新点亮了上海这座城市对于文化和艺术的热爱。在这精彩纷呈的一个月时间里,以“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办节宗旨的艺术节共推出了72台高规格、高质量的演出项目,举办近千场活动,惠及观众600多万人次。现象级的演出呈现、高品质的内容策划、多维度的文旅融合、国际化的办节氛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积极效能,让城市与节庆相互赋能,艺术家与观众“双向奔赴”。
做强国际演艺大码头
汇聚全球精粹,展示传承之美,始终是艺术节不变的底色。本届艺术节充分释放上海作为国际演艺大码头四年积聚的演出势能,进一步发挥国家级综合性节庆品牌“聚光灯”和“加速器”效应,名家名团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观演热潮。其中,境外项目占比60%,国际化程度和首演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由俄罗斯著名指挥家捷杰耶夫携马林斯基剧院全新制作的四联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举行了完整版世界首演,其中世界首演的《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连加座在内全部售罄。此外,多明戈、安娜·奈瑞贝科、乔治乌、蒂勒曼、马祖耶夫等名家大师,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美国芭蕾舞剧院等名家名团的集中献演不仅让观众产生了选择困难的“幸福烦恼”,更让观众“忙并快乐”地奔赴在去剧场的路上。
在艺术节的舞台上,本土艺术家同样争相捧出拿手好戏,让人目不暇接。舞剧《永和九年》、舞剧《咏春》、杂技剧《天山雪》、话剧《钟馗嫁妹》、话剧《陆机》、话剧《屈原》、交响组曲《向海之路》等,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南音、花鼓戏、花灯戏、锡剧等9种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传统剧种在艺术节的“大舞台”上芬芳满园。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说:“借助艺术节这个平台,让地方戏曲的优秀剧目来到‘戏剧大码头’,完成上海首演,得到上海观众的认可,也让更多人看到古老剧种的新气象。”
共筑文化艺术新丝路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本届艺术节紧紧围绕这一重要主题和时间节点,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传播叙事能力,集中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演出展览活动,让前沿的对话、高雅的艺术、新潮的剧目、先锋的作品在这里交流碰撞、百花齐放。
10月19日,由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博物馆联袂打造的多媒体交响音乐会《丝路颂》,正式为本届艺术节拉开帷幕。开幕音乐会以朱践耳、赵麟、俞极三位作曲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丝路主题作品为基础,艺博融合,用音乐诠释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舞台追光灯之外,艺术节助力铺就更有影响力的“文化丝路”。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论坛上,希腊雅典数字艺术节、俄罗斯索契冬季国际艺术节等24家“丝盟成员”共同签署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上海共识》。“上海共识”的签署,令“丝盟”合作交流持续走向纵深。首次参加艺术节的阿维尼翁戏剧节艺术总监蒂亚戈·罗德里格斯这样评价道:“上海是一个充满无限艺术能量和活力的城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能把全世界这么多人融汇在一起互相交流就是一件成功的事。”
作为艺术节的重要板块,今年的交易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交易会吸引4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560余家机构、1700多位代表参会,共达成560余项交易意向,整体规模创下历史新高。116项“引进来”意向划定了未来数年上海演艺引领全国的国际视野,103项“走出去”意向则让更多人期待中国原创给世界带来的惊喜。
着眼未来的新生力
过去20多年来,艺术节始终有着前瞻的认识:艺术不仅要跨界——跨界美术艺术品;也要打破圍墙——从剧场走向户外;更要着眼未来——着眼青年培养未来的大师与忠实观众。
全新艺术品牌“ARTRA自定艺”重点锁定“Z世代”这一文旅消费生力军,通过“新形式、新场域、新未来”的品牌理念不断深化和拓展艺术节的内涵和外延。其中,沈伟作品《融》2023版自10月1日起在全新揭幕的上海新文旅地标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连演18场,这场沉浸式的全新艺术体验成为年轻人、艺术家、明星艺人的热门打卡地。据统计,艺术节举办期间,有超过10%的外地观众打“飞的”来上海赏好剧、看美展,上海也成为更多境外游客入境中国的第一站。
艺术节持续聚焦青年力量的孵化培育。在艺术节的“扶青计划”跑道上,许多青年艺术家以雏鹰之姿一飞冲天,多年后又回归“反哺”这个梦想起飞之地。在“扶青计划”成立十年之际,艺术节完成了两个“首次”——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进行委约招募,首次增设视觉艺术板块。本届有来自英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际地区313个作品发来了申报,较往年“质”与“量”均有大幅提升。最终今年“扶青计划”联手上海戏剧学院共推出1部十周年特别委约作品、8部舞台艺术委约作品、2个推荐演出、2个视觉艺术项目,举办了十周年回顾展和“十年至新,未来可期”专题论坛。迄今为止,“扶青计划”共委约105位艺术家、89部作品。青年艺术家的无限畅想为上海城市文化注入全新活力,也为文旅消费引擎可持续运转提供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