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竞赛背景下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研究

2023-12-29 08:21梁明蓉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改革

摘 要: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竞赛已经举办了十多年。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全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更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注入了无限动力。口语竞赛的举办有助于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调动并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英语口语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梁明蓉(1977.02-),女,山西襄汾人,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全国和各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比赛的举办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思辨能力等有助于学生求职就业。高职英语教师依据口语比赛的内容和模式改进教学,全方位加强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符合未来的岗位要求,充分发挥竞赛对教学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英语口语竞赛的意义和现状

(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竞赛的意义

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项赛事,英语口语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职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实践经验,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学生在备战职业技能大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应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等日后在工作岗位需具备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竞赛的现状

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竞赛以口语形式来全面考量和展示每位选手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职场综合素养。竞赛组织者以职场环境为背景设计竞赛环节,共三个环节,分别为讲述中国故事、职场描述、情景交流。

在讲述中国故事讲述环节,参赛选手基本上能够根据所给话题进行举例论证阐述,能够以小见大,运用英语对外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在职场描述环节,选手随机抽取能集中反映社会各领域热点问题的图片或是图表,而后进行具体说明,论述表达相关观点。大部分選手对图表的描述清晰合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在分析图表的表面原因时,有理有据。但是,部分选手没有分析出深层次原因,逻辑不够突出。

在情景交流环节,针对评委的提问,大部分选手只能够就问题进行回答,只有少部分选手能基于问题进行拓展、阐述。在阐述过程中,不少选手对评委所提问题的回答过于表面化,深度不够。

从三个环节的总体比赛情况来看,选手对题目内容的理解比较透彻,能够用所掌握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在互动中,选手的随机应变能力有所欠缺,对一些问题的回答过于肤浅,缺乏思考和思辨能力,选手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其知识技能之间没有良好对接。

二、英语口语竞赛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依据英语口语竞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高职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出发,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思辨能力等。同时,英语口语竞赛与行业英语、专业英语接轨,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起到导向作用。高职英语教师要结合行业需求调整和创新课程内容。英语口语竞赛为英语口语技能训练提供参照,教师应认真分析和解读竞赛要求,将比赛题目和要求融入日常教学,使得教学契合岗位需求。

(一)教师方面,改变教的方式

1.关注社会热点,融入思政元素。英语口语竞赛题目涉及科技、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垃圾分类、新冠疫情、线上问诊、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等,这就要求参赛选手关注时事热点,对话题具有一定的拓展能力。而许多高职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度不是很高,对一些热点话题的理解与判断不够深刻,没有完全展示出自己的核心论点,更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辨。

英语教学本身有着独特的特点以及规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结合时事和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利用英语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并挖掘与时代感有关系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引导。

比如,在2022年举办的山西省第十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大赛中,评委提问环节,有位选手被问道“Could you mention some contributions that Chines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made to the World Cup in Qatar?”,选手对答如流,体现了民族自豪感。这说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适时融入时事热点,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信。学生不仅读懂了这个图表,同时领悟了图表后面所展示的民族实力和国家力量。

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根据竞赛内容,嵌入实用性、专业性较高的英语教学内容,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2.强调沟通能力,结合职业元素。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职业英语技能指的是学生在职场中具备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职业英语技能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学生的择业自信心。

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职业英语以增强其职场竞争力,教师需要把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上。口语竞赛的模式提供了职业场景,要求学生在职业场景下进行阐述、分析、表达,例如能介绍企业的基本业务、企业的主要产品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各种背景资料,采取情景模拟法和角色表演法,把课堂当成职场,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沟通,将英语用到未来的职场中,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提高听说能力,强调互动元素。《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应该具备对话、讨论、辩论、谈判等技能,对图表能够进行归纳、推理。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高职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让他们在各种场合都可以用英语进行人际交往。当今的学习不是个孤立的过程,涉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以及学生之间的帮助。教师通过大赛总结经验技巧,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将听说内容以情景对话、双方辩论、职场谈判等形式展现出来,既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又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课堂内外开辟自己的智力发展之路。

4.模拟赛场情景,提高心理素质。在英语口语竞赛现场,每位参赛选手面对评委和观众去描述图表或回答外教的提问,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怯场。学生在进行图表描述和情景交流时需要将词汇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来进行分析,从容应对不可预知的问题。英语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情景,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在不同场合进行口语交流的心理素质。

5.完善评价体系,纳入口语测评。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以笔试成绩为主,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应积极改革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将平时的口语作业、日常课堂口语问答等环节纳入评价体系,推进学生有效开展英语口语技能训练。

英语口语竞赛规范了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促进了职业教育与职业能力的接轨。竞赛不仅考核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更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因此教师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要有效地将课程考核与职业能力考核相结合。在特定职场背景下,融入听力、口语考核内容,将用人单位、企业考核标准融入考核参考范围,服务专业建设,将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效衔接。高职院校应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英语口语竞赛与行业竞赛内容相融合,共同开发特定的行业工作环境,邀请业内专家在课堂内外进行指导,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考核中,英语教师可以借鉴口语竞赛的评分标准,从语音语调、语法词汇、信息覆盖和互动效果几方面进行评分。这样的评分结构既包含了日常英语,又结合了职场因素,能够全方面地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口语能力考核应以过程性考核为主,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更有效地给予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質量。

(二)学生方面,改变学的方式

1.学会思考,思维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习惯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大多通过问题答复方式练习口语,学生过多套用教材内容进行训练,学生互动流于形式,教学活动活力不足,限制了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由过去被动地吸取知识转变为通过思考的方法去学习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英语学习模式,教师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讲的是手机的负面效应。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课中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列举手机的各种弊端。学生罗列出许多手机的负面作用及其导致的问题。然后学生用英语开展小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年举办的山西省第十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大赛中,职场描述环节,有这样一道题:什么事务最干扰人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讨论过手机的负面效应等相关话题,学生就能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理性地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2.学会合作,思辨能力提高。英语口语竞赛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这种比赛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相关经验,以及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高职学生毕业后就要迈入社会,这就需要他们不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思辨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口语主题内容,并在交流中尽量使用英语,通过辩论、谈判等职场情景模拟,提高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结语

英语口语竞赛引领英语教师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获奖选手是职业教育的成功案例,获奖选手激发了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动力。

在英语口语竞赛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应遵循“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帮助学生拓宽职业发展维度,增强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雪超.基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7):151-153.

[2]张保霞.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现状研究[J].中国市场,2017(12):92-93.

[3]吴欣欣.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海外英语,2022(21):220-222.

[4]叶红.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校园英语,2021(46):53-54.

[5]张平.英语口语技能竞赛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提升效果探析[J].海外英语,2022(17):87-88,93.

[6]刘佳利.浅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J].长江丛刊,2020(15):71-72.

[7]张成国.高职英语口语竞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4):71-72.

[8]马 燕.口语技能大赛模式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浅论[J].科教导刊(下旬),2015(36):89-90.

[9]白丽洁.过程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8(8):51.

[10]宋庆福,解璐.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背景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80-83.

猜你喜欢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改革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策略分析
“以赛促教”学习方式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