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2023-12-29 08:21刘辉辉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价值观

摘 要: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英语教师要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把英语语言学习和价值引领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英语教学方法和价值引领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开展英语语言学习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价值观;高职英语;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刘辉辉(1991.01-),女,湖南人,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 机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出,高职英语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英语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思政引导作用,尤其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把立德树人贯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在全球化时代使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是高职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课程思政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例如,有的研究者关注课程思政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有的研究者强调思政教育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思政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價值观和社会习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质。因此,要注重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课程思政视阈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继续探讨,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和培养目标。

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一年级学生,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高职英语课程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学生相较于普通本科生,他们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相对薄弱,在学习态度和习惯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实践能力等。高职英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教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需要通过课程思政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本课程采用《成长英语》教材,该教材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呈现思政元素,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文化交际中实现立德树人。

(二)目标分析

以大学英语为主流形式的外语类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其知识目标包括词汇、语法、读写技能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就人文性而言,高职英语教学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包括学习兴趣、信息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全球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契合提升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计

1.设计思路。本课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教师深入挖掘授课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姜大源指出,职业教育的行动体系、课程的学习过程,应置于与相应职业情境类似的学习情境之中, 强调“境”的真实存在以及对知识建构的影响。所以课程思政视阈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应以职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注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职业性与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能力和意识的提升。

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够识别、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能够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

学生通过高职英语学习获得多元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立场,具有国际视野,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技能,秉持平等、包容、开放的态度,能够有效完成跨文化沟通任务。

2.设计内容。

(1)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成长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蕴藏着一定的思政元素,教师要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

(2)补充内容的选取。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适当补充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促进英语教学服务于专业学习。比如,针对学前专业的学生,补充英文绘本和儿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氛围。其次,补充与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英语语料,充分运用China daily、CGTN和VOA等方面的语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在课程思政视阈下的英语课堂,思政教育内容需要置于具体的读、听、说、写等情境中,实现技能和育人协同发展的目的。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中,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中西方文化,理性思辨。

(四)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施

1.确定教学目标。在制定课程计划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明确课程思政内容。例如,英语教学目标可能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和思想品德。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要有所体现。

2.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开展情境化教学,将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和语法规则。

3.创设利于教学的环境。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感到不适应,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借助语音、语调、体态等,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语言学习。同时,在各种语境下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效果更佳。

4.强化课堂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和协助作用,让学生理解英语课程的实际意义。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技巧,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者,引发学生的思考,让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使思政教育的价值被学生所领会。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要发挥好思政引领作用,必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政教育精准性,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和学生的互动。比如在遇到传统节日的时候,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对比中外节日,使学生明确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学生增强文化认同,堅定文化自信。

(五)教学评价

课程思政视阈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包括语言技能、思想品质和实践能力。

1.语言技能评价。评价学生的语言技能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通过听力能力测试、口语表达能力测试、阅读理解能力测试和写作能力测试等,来衡量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水平,以确定他们是否能够达到语言技能方面的预期目标。

2.思想品质评价。对学生思想品质的评价涉及学生对于人文价值的认知程度、理解对话和跨文化交流思维、道德品质以及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讨论、作业评估等方式,来衡量学生在思想品质方面的发展状况,以确定他们是否达到思想品质方面的预期目标。

3.实践能力评价。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涉及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通过课堂评估、作业评估等方式,确定他们实践能力的提升状况。

三、结语

高职英语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服务于学校发展和学生专业发展,把语言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育人紧密结合,实现思政教育和英语教学协同发展、同向而行,课程思政体现在课程建设、课程实践以及课程评价中,使高职英语课程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拓展语言教学的广度,使学生的感悟更深刻,德智协同发展。高职英语教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较高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才能在高职英语课堂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项目“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SKY2021-1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钟丽.浅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理论观察,2019(5):144-146.

[4]杨东益.高职英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3):84-87.

[5]于惟璇.“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9):85-86.

[6]李健民.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五导五步”教学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1):80-82.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价值观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