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医精药”新型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

2024-01-04 02:44王蕾徐晓燕苏国海张继国
药学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专业

王蕾,徐晓燕,苏国海,张继国*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药学院;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研究所) (济南 2501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药工业快速发展,大量研发新药问世。但由于不合理临床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增多,患者用药风险增加,这引起了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也促进了临床药学的兴起。药学界由此提出改革药学教育,建议在高等院校设置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专业,以临床合理用药为核心,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卫生部组织北京、上海、南京、长沙、广州、哈尔滨、成都、武汉等12家教学医院成立了临床药学研究机构,旨在建立与社会医疗需求相匹配的优秀人才储备库。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临床药学教育从理念到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笔者基于“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背景,探索“懂医精药”新型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设置临床药学院的必要性,保障临床药学快速健康发展。

1 国外临床药学教育现状

20世纪60年代,临床药学学科(the discipline of clinical pharmacy)最早出现在美国,其使命是通过促进安全有效药物的使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1]。美国临床药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linical Pharmacy,ACCP)以药师为核心,将临床药学学科定义为包括疾病预防的一门健康科学学科。临床药师为病人提供药学监护服务,优化药物治疗。临床药师的角色已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逐渐转向到以患者为中心[2]。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探讨与改革,美国临床药学教育已全面推行六年制药学博士(Pharm.D)学位[3],即药学预科培训(pre-Pharmacy)+ Pharm.D教育结合。预科培训考核通过后,可获得B.S学位;凭B.S学位证可进入Pharm.D课程培训。预科阶段以基础教育为主,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博士阶段不仅要接受医学/药学专业课程及人文相关课程课堂教育,也侧重药学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Pharm.D学位是美国临床药师的“上岗门槛”,这个教育理念对临床药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得到了药学界的广泛认可。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紧随美国步伐实施药学教育改革,实行Pharm.D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药师型人才为主。日本于2006年正式实施六年制药学教育(4年课程学习+2年临床实践),以培养药师为目标;同时保留了以培养科研、研发人才为目标的四年制药学教育[4]。英国药师的培养是“4+1”模式,申请者经过4年的药学硕士课程(Master in Pharmacy,mPharm)后,还需经过1年的实习,通过英国皇家药师协会的准入考试后,方可具备药师执业资格。其授课方式主要实行交叉学科教学、注重实验课和理论课相结合、学生参与教学讨论[5]。

2 国内临床药学教育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发展临床药学学科[6]。1981年,原卫生部(the Ministry of Health,MOH)试点12家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项目,拉开了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序幕。1989年,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招收第一届五年制临床药学本科生,开启了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的序章,主要培养临床应用型药学人才。1993年,大连医科大学为国内第二家、辽宁省首家大学开设临床药学专业,学制五年。随后,沈阳药科大学和徐州医科大学先后于1995年和1997年招收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方向学生。在这10年内,国内仅有4所高校有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毕业。相关部门对学士学位课程的审查结果显示,建立高质量临床药学专业的过程中存在太多障碍。

1999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取消独立设置临床药学专业,此时临床药学的发展面临着否定的苗头,但在众多药学有识之士的积极探索推动下,将临床药学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并入了药学专业。

2002年,原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医院药学部门建立以患者护理为导向的药学服务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加强医疗服务需求。规定建议“临床药师应参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药学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由于对临床药师的需求不断增加,原卫生部于2006年设立了临床药师培训计划,在符合条件的医院进行临床药师岗位培训。

2006—2011年,教育部在未调整专业目录的情况下,先后批准中国药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17所高等医药院校试办五年制目录外的临床药学本科专业。临床药学教育进入多样化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正轨。

2011年,据原卫生部的《年度卫生统计》,全国共有医院药师、药学技术人员36.4万人,服务人口12.8亿人,医院21979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8003家。因此,平均每百万人只有2.69名药剂师,每所医院只有16.6名药剂师和药学技术人员。因此,迫切需要训练有素、具有临床知识和技能的药师来满足对高质量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据原卫生部2011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条例》,药师应不低于医院医务人员总数的8%,中国医院药师的人数应达到61万人,不久的将来需要填补24.6万名药师的巨大缺口。为医疗机构培养和输送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医药院校重要任务之一。

2012年,教育部重新将临床药学专业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学制上大多以五年制为主,我国临床药学教育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表1和图1分别显示了2007—2022年开设临床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信息及发展曲线。由表1可见,教育部共批准高校56所,年招生人数约2400人,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图1 我国临床药学高等院校数量发展曲线

表1 2007—2022年开设临床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

临床药学是一门把优质药品用于病人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药学分支学科,把医学、药学、化学、生物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学等知识综合应用于疾病治疗,最终达到安全、有效、经济、患者满意的药物治疗。我国临床药学教育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旨在培养和储备懂医精药、兼具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临床药学高层次人才。

3 “懂医精药”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现状

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在我国仍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当前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

3.1 课程设置知识体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人才培养标准不统一

我国临床药学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几经波折,中间有长达八年时间只能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存在,这种断层导致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标准并不规范统一,各院校在学制、学时、教学内容、临床实践内容等方面差别较大[8],人才培养效果欠佳。在课程教学体系方面,目前临床药学专业教育虽设置了医学/药学相关基础/专业课程,但专业建设与药学类本科专业设置相似,缺乏将药学和医学课程有效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实验课程大多仍以传统的化学科学实验为主,就业后对临床药师所应具备的技能帮助不大,难以将医药知识真正融会贯通;人文课程建设薄弱,临床药学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培养学生医学伦理、价值观、医患沟通技巧、服务和责任意识等人文科学素质欠缺,不利于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在教材方面,缺乏专门针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高质量配套教材,大多数高校采用现成的临床医学类教材进行诊断学、内外妇儿等医学类课程的授课,无法显示针对性和侧重点。导致学生毕业后,所具备的知识体系不能胜任临床药师的工作,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缺乏有效匹配和衔接。

3.2 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双师型”队伍结构

目前临床药学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师教学偏于理论化,教师资质追求博士化,从业人员虽具有相关临床医学教育背景,但较少参与临床一线诊疗,普遍缺乏临床药学的工作实践经验和技能。高校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具有扎实临床药学理论知识、丰富临床药学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3 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薄弱,管理质量参差不齐

传统的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学生的临床实践实习安排与带教难以得到有力的支持,因而以理论取代实践,或形式化安排临床实践课,成为临床药学毕业生在毕业后难以下临床开展工作的一大原因。此外,实践教学带教教师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实习基地对临床药学的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致使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相差很大。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强化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临床药学教育的重点。

4 “懂医精药”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策略

4.1 以创新能力提高为导向,渗透思政元素,优化课程建设

本校对课程进行合理化与科学化改革,以药物临床应用为目标,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组合,构建模块式、渐进式课程结构,解决学习供需的矛盾;树立育人理念,强调人文关怀和素养教育;根据临床药学的培养目标,由院校教师和医院富有经验的医师、临床药师共同策划整编教材,甚至可根据需要翻译或者改编一些发达国家的教材,真正意义上将临床药学与传统药学类专业区别开来。

4.2 构建科教融合机制,促进教学研用相长

相关高校可吸收医院优秀的临床药师或企业骨干人才,以合作互补的模式共同参与授课过程,增强教与学中的实践意识,强化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比如学院在研究生授课过程中,邀请附属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作为课程负责人,主讲高级临床药物实践课程(案例教学),学生反响很好,受益良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青年教师到知名医院和企业深造学习、不断充电,校医企三方合作培养临床药学专业骨干教学师资,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

4.3 以专业实践为契机,依托产学研平台,推行协同育人机制

相关高校借鉴国外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保证真正临床实践的时间为2年,邀请医院或企业中临床药学专家进行带教,保证学生对临床工作的熟悉与充分的实践,加深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有助于临床素质与良好用药指导能力的形成;扩大实习基地的范围,使实践方式多样化。改变只在医院临床实习的单一化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色、不同身份思考问题,增强学生应对问题与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校与临床药学实习基地的联合,建设临床实践基地,保证学生接受系统性、均一性的良好实践过程。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专业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