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建设路径研究

2024-01-17 02:32许波荣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3年6期
关键词:党校智库协同

■ 许波荣

1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 211100

2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无锡市行政学院) 无锡 214000

1 引言

自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对智库建设提出新要求后,党校智库经历了组织重构和过程再造,队伍迅速扩大,其功能已经接受时间的反复检验,在政治生活中频繁发声,成为党校科研工作的新现象。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90 周年大会上提出,党校初心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明确了党校智库的时代使命。事实上,影响党校智库发展的推动因素在近年来已经能清晰感知,这些因素包括对智库的认识、政策的推动、现实需求、智库运行模式等。智库讨论的基本点是适当利用知识制定决策、解决现实问题[1],但当前传统单个部门的咨询决策已无法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复杂矛盾的决策咨询需求,具体表现为地方决策咨询需求与供给间的不匹配[2]。从需求侧角度分析,地方智库的需求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内外许多风险性、不确定性并存的复合型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多规合一”的复杂性局面需要跨区域、跨单位、跨学科的组织合作以应对需求变化;从供给侧角度分析,决策咨询主体需求的变化决定了党校智库需要多领域智库专家实现知识共享视域下的协同合作,以提供高质量、专业性、时效性的思想供给,但当前党校智库在功能和种类上不够全面,仅局限于“政策解读”和“政策宣传”,难以凸显其前瞻性和创新性。因此,党校智库的功效在供需不平衡、功能单一的情况下,需要打破区域、单位、学科界限,促进智库人才、经费、课题、成果的优化配置,实现知识共享视域下的协同合作和价值创造。本文将协同治理嵌入党校智库运行模式中,从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内涵出发,深入探讨新时代党校智库协同共“智”模式下的运作功能、制约因素及实现路径,构建出“结构–过程–行为–保障”的新理论分析框架,以助力党校智库实现主体合纵连横、平台联动互通、要素优化重组和管理机制创新。

2 协同共“智”:一种智库运行框架

2.1 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运作模式

当前,中国智库最大的争议是“独立性”[3],最主要的问题是缺少综合性和协作性[4]。与其他类型智库相比,党校智库在协同共“智”模式运行上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3]。一是政治优势。党校智库是党委直接掌握的参谋力量,具有极强的政治坚定性。二是人才优势。党校系统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研队伍,其中省市党校不乏智库领袖和熟悉智库业务的营运人才。三是学员优势。众多来自工作一线且具有理论素养的学员资源,是进行智库建设不可多得的“思想富矿”。四是组织优势。全国拥有县级以上党校近3,000 家,教职工近10 万名,这是开展党校智库建设的重要组织优势。上述优势均为打造协同共“智”的党校智库平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在条件。

协同治理是学界高度重视、认同的一种提高现代组织创新绩效的有效方式。协同共“智”本质上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智库则是以从事“思想”生产和提供政策主张为核心。协同共“智”模式能打破不同党校智库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将不断输入的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通过组织维度技术调控,实现内部要素的齐心协力,从而提升智库知识和政策生产的精准和共赢。为充分实现共“智”,建立党委政府依赖的“区域核心智库”,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实践进程中,遵循“先大后小”“先主后次”“先内后外”的原则,由党校做出高质量的协同共“智”制度安排。其中,“先大后小”,即立足国家大政方针优先实现党中央与地方的优化协同高效,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提出适宜的智库意见;“先主后次”,即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清主次,对规划、政策、局限等系统掌握,抓住主要矛盾;“先内后外”,即在党校体系内优先纳入“共治”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以整体角色而不是以碎片化角色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协同共治,从而形成党校、政府、企事业单位、有机社会协同推进智库发展的治理格局。党校智库协同共“智”运行模式见图1。

图1 党校智库协同共“智”运行模式Figure 1 The collaborated and co-worked “wisdom” operation mode of the Party school think tanks

2.2 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范式转化

2.2.1 主体从分散到协同 传统党校智库建设存在教研人员分散、问题分散、智库成果分散的问题、管理分散,往往不能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协同共“智”模式能通过合理的分工架构推动主体从分散走向协同,实现整体效应高于各部分效应的共生互补的生态化过程,具体包括:以提高开放性与流动性为重点,在纵向上,以上级党校提供信息、师资,下级党校提供实践基地,平级党校间互访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校际间、学科间、部门间合作,实现人才的凝聚效应,强化系统合力;在横向上,加强与实际工作部门的互动交流,如市委研究室、兄弟党校、高校职校、智库等,克服单一类型智库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实现信息、能量、资源的交换,以及要素的更新和补给,促进人才生产和知识生产的良性循环。

2.2.2 部门从隔离到对话 对党委政府而言,智库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是因为其能利用事实性知识帮助缓和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对如何防治社会问题以及如何提供稳定基础以诊断和治疗社会问题具有前瞻性的思考。然而,经济上的依附以及课题承接过程中的行政化氛围,使党校智库将大量的人力和研究经费集中在对当地政府政策的解释和宣传上,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难以凸显。党校智库系统的协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民主社会,并且要求在专家、领导以及市民之间形成结构型对话,具体包括:在追求科学确定性、专业化和服务于党委的过程中,聚焦社会真正关注的问题,而并非政府当下的关切中所出现的技术和方法上的疑难,更好地促进不同研究者和行动者之间的联合,提升智库决策咨询能力。

2.2.3 资源从自利到共享 党校智库具有其特殊性,即通过内部渠道向党委政府直接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然而,内部渠道单项报送流动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政策壁垒,不仅会造成闭门造车的窘境,还会造成智库成果的浪费,使原本相似的问题可以通过借鉴学习的方式化解,却由于信息交流闭塞而造成重复性知识生产。相反,系统内智库可以借助协同共“智”模式规避这一风险,利用党校官办的先天优势,打通与政府之间获取信息的渠道,实现资源从自利到共享,具体包括:系统内智库协同创新可以形成“大数据效应”,有效克服智库研究中的“数据孤岛”现象,建立动态化、连续性的协同创新研究网络,提升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精准把握,实现里程碑式的革新。全国近3,000所党校应发挥协同效应,建立协同共“智”模式,为党校打开新格局。

2.2.4 组织从无形到有形 要建成党校特色智库,最好的选择是实体机制。与实体相对的是“虚化”运作,现如今大多数党校智库依然存在虚化运作,即简单地成立,缺乏团队协作,缺乏配套性激励措施,缺乏考核机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导致党校智库仅成为党校教育事业中的点缀,而并非给党委政府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的智库。在共“智”这一模式中,可以破解这一困境,确立各主体要素之间基于能力和资源互补的合作框架,实现组织从无形走向有形,具体包括:党校智库提供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应用研究支持、人才支持和资金支持,如“实体化”载体、“高素质”研究团队、“多元化”服务平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制度准则等,实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生产知识,在生产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具体实践活动,维系党校智库组织架构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3 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做法和经验

当前,协同共“智”已成为党校建设新型特色智库的组织形式。本文通过对党校智库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经验做法(见表1 和表2),以期为党校智库协同共“智”提供经验指导。

表1 党校智库协同共“智”做法和经验① 案例选择的5 家省级党校(行政学院)均获得2022 年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第十四届优秀决策咨询成果一等奖,它们的做法与经验是笔者根据各党校官网信息和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工作整理而成的,具有典型性和推广性。Table 1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regional collaborated and co-worked “wisdom” in Party school think tanks

表2 党校系统智库区域协同共“智”做法和经验Table 2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regional collaborated and co-worked “wisdom” in Party school think tanks

从上述省级、市级党校智库协同创新的经验和做法来看,党校系统智库协同共“智”具有以下4 个共同的特征。

3.1 坚守党校智库独特精神气质

党校智库作为党的智囊团,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上始终坚持姓“马”、姓“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这是党校智库之魂。在党校系统智库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各党校坚持“聚焦–一体–集群”的工作方向,做到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党校智库合作联盟及环太湖发展研究中心在会议主题上坚持“以党的需要为需要”,具有鲜明的政治需求导向;上海市委党校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上,与国内外著名智库和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加大党校智库的国际推介力度,发出党校声音,扩大国际影响力;浙江省委党校在关键问题和关键时刻注重把握“三个重大”,即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加强对社会思潮辨析和引导,敢于发声亮剑。

3.2 充分发挥学员资源优势

各党校充分利用学员资源加强党情、政情、社情的收集分析,充分发挥学员实践优势,以课题为抓手,组织教员与学员联合开展调研,吸纳学员加入智库专家库,有效破解教师咨政成果“站位没有领导高,措施不如部门实”的问题。例如,湖南省委党校组织学员围绕经济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近年已有10 篇学员参与的咨询报告获批示;北京市委党校紧抓进班辅导、专人跟班的机会,积极为专职教师团队与主体班次学员开展合作研究牵线搭桥;上海市委党校提前布局,每年定期向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征求选题,探索跨部门合作、学员问卷调研数据支撑等途径,为撰写调研报告做参考。

3.3 坚持地方性、关键性问题为导向

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在于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9],这与新型智库建设的目标——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致力于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致力于前瞻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思路,在政策解读、专业研究、成果报送、决策采纳等方面,形成有序的知识生产链条,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例如,北京市委党校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接诉即办”“基层治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研究领域;浙江省委党校积极承担党中央赋予浙江试点政策落地情况的第三方评估,聚焦政府数字化改革、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大课题,深入研究,稳步推进。

3.4 推动党校系统各共治要素的配置及流动

随着用于政府决策的“知识”范畴不断扩大,党校智库开始注重与业务部门之间、不同类型智库之间的平行交叉、合作联系、对接耦合,有效破除党校智库在研究过程中的“孤岛效应”,实现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深度融合,提高智库创新资源利用率。例如,北京市委党校以“人才”“学科”为要素,鼓励党校教师围绕市级和区域性重点工作,与校外专家开展跨界和交叉研究,建立与系统外部智库交流互鉴的常态化合作机制;上海市委党校以“学员”“平台”“品牌”为要素,每年组织学员开展“我为……献一策”的活动,“献一策”已成为上海党校系统叫得响的智库品牌;重庆市委党校以“体制”“机制”为要素,不断健全校委领导下多部门协同的管理机制,不断增强教研人员参与决策咨询的激励机制,不断推动教研人员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不断提升教研人员服务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考核机制。

4 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制约因素

党校智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在满足决策需求、构建自身影响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图1 的党校智库协同共“智”运行模式以及表1 和表2 的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做法与经验,可以发现省级党校和部分市级党校实现了“党中央–省级”“省级–市级”的智库协同,但“省级–县级”“市级–县级”的协同效能较弱;长三角、珠三角等部分地区虽然实现了局部性区域协同创新,但全国范围内“区域协同智库”较弱;党校系统智库虽然与党政部门、兄弟党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联系,但整体上投入高、产出少;党校智库系统过分依赖传统平台,在国际间智库协同、跨部门协同、跨类型智库协同上效能较弱;党校智库建设在新渠道的开拓和对社会舆论的引领上较弱,等等。通过深入分析,影响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制约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党校智库的组织架构亟需调整

党校系统因天然的体制属性决定了它可以顺利开展“条条化”管理体制,实现党校系统内的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但也给协同作战带来一定挑战。一是党校智库圈层结构明显。智库及其专家在研究上受“长官意志”的影响较大、较多,过多承担了维护和解释政策的功能,缺少公共性和民间性。这种受体制内框架限制的智库运行模式,更多地像传统幕僚、智囊等参谋机构,有待于向现代性转型。二是协同攻关常态化不足。虽然近年部分党校出台了智库管理规定办法,但尚未对协同智库的权责利进行明确规定,出现了“协同惰性”的现象。大多数党校智库缺乏对自身发展模式总结创新的自主意识,虽然影响力在增强,但始终没有思考借力或创新发展模式,导致发展规模有限,抗压、抗风险能力较弱。三是基层党校智库专业化程度不高。在智库建设热潮中,县级党校科研“量小质次”,缺乏科研积累和科研素养,对地方发展的智库作用发挥并不明显。同时,偏远地区县级党校专职教师人数少,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均成为制约基层党校智库建设停滞不前或建设从未起步的重要阻碍因素。

4.2 党校智库的合作理念亟需加强

党校智库的协同合作仍以外力推动型为主,尚未形成教师群体的自组织性协同合作,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体分散研究多,集体协同研究少。虽然部分党校纷纷设立决策咨询研究中心、市情研究中心,但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局限于市情研究中心教师为主的科研组,属于“个体户”形式,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偶然性。由于尚未建立成果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各智库系统之间的合作意愿不明显。二是主客体间沟通渠道存在沟壑。我国党校系统多沿用苏联的校、系、教研室教育体制,教师统筹被固定在某院、系、教研室,所获得的各种资源和评价主体均固定在同一行政管理框架下。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了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沟壑,鉴于有限的智库资源,其他非智库教研室的教师难以参与其中。与此同时,部分科研组不同程度地存在科研方向一成不变、队伍近亲繁殖、资源固化、阻碍合作等问题,思想认识没有真正转变,大多数科研人员仍以论文、专著作为自身科研追求。三是缺乏熟悉智库业务的营运人才[3]。大部分研究人员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擅长思考与写作,但运营能力严重不足,办事、办文、办会均非其所长。让教授运营智库,处理好智库内部的管理,对于习惯于象牙塔的教授们而言并非易事。

4.3 党校智库的平台资源亟需整合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雷蒙德·斯特鲁伊克(Raymond Struyk)将智库发展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智库规模较小,关注政策领域较少;第二阶段,是拥有不少于10 个全职研究院和至少1个传播专家;第三个阶段,一般拥有较高知名度且有非常成熟的管理系统[10]。在现阶段的党校系统中,除了中共中央党校和部分省市级党校拥有更多专家、项目和专业化的分工外,大部分县(区)级党校仍处于第一阶段,没有达到“发展中的第二阶段”。二是资源分配不平衡。一方面,党校智库缺乏对前瞻性问题的长期研究,主要忙于短期研究项目,能开展长期跟踪的研究项目非常少。另一方面,大多数智库缺少数据积累,也没有开发出自有知识产权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大部分研究以应用常规方法为主,难以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4.4 党校智库的体制机制亟需革新

一是管理模式行政化。党校智库是官方智库,其管理运行带有行政主导特征,自上而下的计划色彩浓厚,存在官本位现象,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以行政职务为导向,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符合智库规律的管理方法与考核评价体系等;全国党校系统智库建设协作工作没有制度化、常态化的推进保障[11]。二是评价激励机制单一化。现有的激励评价机制主要针对教师个人,与激励评价相关的绩效考核、学术评价、资源分配等没有考虑到团队之间的群体和合力优势,可能加剧教师之间的竞争,而对协同共“智”的合作没有正作用。三是经费配置碎片化。虽然多数省级党校已建立了基于决策咨询的智库经费机制,但市县党校,尤其是县级党校,经费缺乏、激励机制缺乏是普遍问题,基本处于“保工资”“保运转”层次,专项科研经费基本没有单独列出,智库经费更无从谈起。

5 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实现路径

在协同治理领域,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少协同行动的解释模型或分析框架。本文借助政治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结构–过程”范式[12],建立“结构–过程–行为–保障”分析模型(见图2),尝试综合规范、解释、价值、服务四部分,实现宏观理论、中观运行、微观经验和系统保障的四层连接。其中,“结构”负责“顶层设计”,侧重操作主体秩序的构建;“过程”负责“整合”和“协作”,侧重运行逻辑的分析;“行为”负责“价值实现”,侧重运行效果的应用检验;“保障”负责“反馈”和“沟通”,侧重智库系统的自我调适。在智库协同治理过程中,“结构”并非封闭、静止的,而是通过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管理机制将弥散的元素建构为系统单元,形成群体结构;“过程”并非单一、分散的,而是通过主题聚焦、矩阵协作、实地调研来将宏大的整合目标转化为具体团结的重建,以实现新的智库增长极;“行为”并非工具性的,而是通过咨政报送、成果推介、品牌塑造孕育出社会价值;“保障”并非无的放矢,而是通过人才培养、平台打造、资源支持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最后通过“反馈”环节实现协同共“智”的完整循环。

图2 党校智库“结构-过程-行为-保障”协同模式Figure 2 The “structure-process-behavior-guarantee” collaboration mode of the Party school think tanks

5.1 结构性机制:组织机构、职能机构、管理机制

作为一项典型的知识再生产活动,高质量的智库成果依赖规范的、科学的结构性机制。

5.1.1 发挥组织机构的领导功能 许多智库反映难以吸引优秀的智库专家,但吸引优秀的团队管理者可能比吸引智库专家更难。较好的做法是尽所有的可能完善团队领导管理,形成有效的决策程序和良好的内部沟通。党校系统下的协同共“智”最重要的是将智库联盟建成一个信息与沟通组织,而并非凸显等级制度的组织。建议决策层采取“兼听”机制,加强对政策咨询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入开展政策预研,召开突出重点的参与式会议或主题座谈研讨会,把预案研究纳入规范的行政程序,节约决策资源与决策成本;建议管理层制定完善的政策与程序文件库,这是必要的管理工具,公开的政策和程序信息可以为职工经常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解答,从而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建议执行层采取“扁平化”工作方式,保持组织的“薄”,同等环境下,越将工作责任下放到基层,则基层越能接近高层管理者,从而弥补主客体间沟通渠道之间的沟壑。

5.1.2 发挥职能机构的协作功能 职能机构功能的明确能加大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加大资源配置的科学化和协调化,为智库建设、成果产出提供有力保障。在组织内部,需要打破各个职能机构的藩篱界限,畅通沟通运转机制。具体包括:科研处牵头负责智库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决策咨询项目立项、结项及中期管理,智库项目经费预算及使用审核,智库成果等级认定与考核等工作;研究室负责直送决策咨询专刊的编审和报送工作;教务处组建教学项目组,组织教师指导学员撰写决策咨询报告;学员处推动多维量化考核评优制度,鼓励学员参与决策咨询;各教研部门组织动员教师撰写决策咨询报告。

5.1.3 发挥管理机制的导向功能 大部分国家政策往往是时机、环境和协调的产物,而不是知识信念孜孜不倦地通过行政过程产生的结果。对于思想来说,丰富的经验比思想的火花更为重要。因此,作为依靠知识驱动的实践性事业,党校需要发挥管理机制的导向功能,具体包括:一是要创造时机,发挥政治优势畅通联系渠道,积极承担探索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力争在重大决策中承担更多任务;二是要孕育环境,利用体制优势进行制度规范,鼓励教师去实践中寻找问题、在调研中敲定命题、在教学中深化讲题;三是要主动协调,调用资源来推进一个特定议程的实现,或促进不同研究者和行动者之间的联合,打造强大、高效的智库营运团队。

5.2 过程性机制:主题聚焦、矩阵协作、实地调研

智库关心的是通过研究、咨询和传播活动影响政策共同体。党校智库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大部分研究项目从启动之日就明确了目标受众。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在思想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做到聚焦主题、矩阵协作和实地调研的过程性机制。

5.2.1 建立从重大决策需求出发的协同选题模式智库作为影响政府决策的研究机构,知识的吸收和更新非常重要。协同共“智”注重内部和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借用“外脑”为智库实现知识更新。建议建立政策、情报等多方面知识主体协同参与的集成研讨机制,具体包括:一方面,内源性整合主体(党校智库建设中的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等),分析研判当前的重点工作和关注问题,及时通过智库工作群、校内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发布,引导专职教师跟着问题走,保持智库研究敏锐度;另一方面,调动外源性整合主体(政府部门、党校学员、其他智库机构等),在学员调训前向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征集研究选题,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多轮次论证和优化,推动学员实践优势与专职教师理论优势相结合,提升选题指南编制的科学性。

5.2.2 建立矩阵研究机制的深度合作模式 矩阵研究机制[13]适用于协作性强的组织系统,它打破了传统单一指令系统,能同时兼具行政式与职能式两种组织结构。该机制在纵向上是直线主管组织将所有的研究人员按照其所学知识的学科类别分组;在横向上是按照研究课题成立研究小组。在运作研究课题时,从按学科划分的各个小组中抽调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研究队伍,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从而形成一种矩阵结构。矩阵研究机制兼收了直线主管组织和横向协作组织的长处,既有利于整个智库的有效管理,又符合智库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的特点。例如,天津市委党校在打造党校红色智库时,采取“协调推动机构+专家委员会+中心(学会、协会)+专家学者”[3]的矩阵式运行模式,常务副校长牵头,分管校长具体负责的协调推动机构运行,专家委员会、中心和专家学者负责,双道系统的运行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互帮互助、弹性共享。

5.2.3 以课题带动实地调研 决策咨询是一项依靠知识驱动的实践性事业,其目的不是进行基本的社会调查,而是将研究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并在必要时进行实验。现代智库强调循证分析是现代科学精神的体现。要想避免党校系统极易滋生对政策的重复解释或宣传的情况,建议实施课题带动战略,通过组织专项调研和专项系列调研,保障对前瞻性问题的自主长期跟踪。建议成立成果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加强彼此合作意愿,充分调研和提炼各地区、各部门的好做法好经验,掌握一手资料,找到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为深层次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

5.3 行为性机制:咨政报送、成果推介、品牌塑造

党校智库协同共“智”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咨政报送、成果推介、品牌塑造的行为性机制扩大影响力,不断更新社会理念,引领社会前行。

5.3.1 打通咨询报告报送渠道 以内参作为决策咨询成果的转化载体,通过整合编辑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加强采编力量等方式,对其职能进行精准定位,形成制度化的内参成果报送机制,让党校内参成为向上级领导建言献策的直通车。同时,打通省、市、县(区)党校系统内的成果报送渠道,借力系统资源畅通智库建设的“最后1 公里”,让基层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对策建议能直接、迅速地进入决策咨询视野。

5.3.2 建立多层次智库成果推介体系 除了创办内刊直接向有关部门及时报送决策咨询成果外,还可以通过月度动态快报、年度报告、专题研究报告、中长期研究报告等形式向公众传播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大数据、云媒体、新闻媒体单位等主流媒体宣传高端智库成果,形成智库口碑、拓宽发展空间;举办高层次论坛、召开研讨会、开办讲座等,以影响和推动政策制定与执行。

5.3.3 塑造党校新型智库品牌 党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找到最适合的主攻方向,打造拳头产品,克服同质化倾向。建议抓住“原创性、前沿性、权威性”原则,把握经济可行性、政治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在最适合的时机提出最适宜的政策。专注自身特色,精选产品线进行孵化、培育、推广,通过积极拓展、主动介入、学科交叉、借力外脑等方式形成拳头产品,提升智库实力;通过专栏文章、专题采访、专家讲座等方式,阐释好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回答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扩大智库影响力。

5.4 保障性机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资源支持

5.4.1 注重人才培养 协同共“智”要加强内部合作,整合校内科研力量,为教师打造人才培养机制,帮助党校智库建立一支教、研、咨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加大增量,根据学科需要和年龄结构,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搭建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树立边使用边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让人才保持增值而不是持续消耗。另一方面,要盘活存量,根据教师学科特点、学术基础和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开展教师“传帮带”,结对培养,定期举办决策咨询培训班,针对教师调研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强化培训。此外,要将教师的挂职调研制度化,为教师“接地气”提供平台。

5.4.2 注重平台打造 协同共“智”要加强纵深交流,实现多层次科研合作,为教师打造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帮助他们实现与理论界的思想融通、与实践者的信息互通、与政府内的咨询共享。具体包括:通过创办高水平智库论坛,邀请高校和研究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党政机关中有研究能力、基层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贡献智慧力量;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互动合作,邀请主责部门“一把手”党政领导干部介绍相关工作,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地方党委政府的施政需求,把准咨政研究方向;通过协调接入地方大数据平台,帮助教师组织应用培训,全面提供数据查询服务,从而更好地运用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对智库服务实现升级。

5.4.3 注重资源支持 协同共“智”要加强横向协作,努力提供决策智力支持,打造科研资源综合支持平台。一方面,各级党校要加强内参数据库、政府文件数据库、政府信息库、专题成果数据库、简报数据库和案例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建设,让信息在内部公开,为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决策咨询工作创造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对于优秀的咨询成果的撰稿人,不仅要为其绩效考评、职称评聘、岗位晋升提供便利条件,还要加大成果奖励、提供教研资助,把常规的决策咨询项目这只“计划”之手和根据成果追加倒立课题这只“市场”之手有机结合起来,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双管齐下,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最后,“反馈”对智库系统能够保持自身地位并实现不断发展十分重要。虽然智库输出的研究成果目的是满足政府决策的咨询要求,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每一项智库成果都能取得预期效果。智库必须清楚有关支持的现状和输出结果的相关信息,这将决定继续此种输出,还是以某种方式对其修正[14]。正是有了信息的反馈,智库才能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才有足够的动力和适应性提升咨政能力。

猜你喜欢
党校智库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微智库
微智库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