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进路

2024-01-22 13:44薛光华
关键词:物质历史生活

薛光华

(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盐城,224007;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并再次重申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生活品质深刻变化,把“美好生活”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并得到不断确认和重申,这体现了我们党的高度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美好生活在中国场域的生成,是中国共产党为之不懈奋斗的必然结果。美好生活建构在唯物史观之上,形成了美好生活的理论形态,成为美好生活中国场域的理论基础,揭示了美好生活的历史形态、内容构成、发展指向的理论旨趣;美好生活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探索的内在要求,演绎为美好生活的主体生成、制度奠定、道路开创、内涵深化的历史展开;新时代美好生活立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需要,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体现为美好生活的组织引领强化、物质基础夯实、多元样态拓展的实践进路。把握美好生活理论基础,推进新时代美好生活实践探索,是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必然要求。

一、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

何为美好生活、以何美好生活、如何美好生活,需要从理论高度给予透彻的洞悉,揭示美好生活生成的内在规律。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美好生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实践活动为逻辑线索,揭示出美好生活的真实形态是历史形态,美好生活的内容构成是以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为基本要素的多元生活,美好生活的发展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美好生活的历史形态

美好生活是历史的、具体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结论。

首先,美好生活是一种感性的、经验性生活,不是纯粹的思想活动。在唯物史观诞生之前,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直观性生活体验来畅想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许多哲人贤士更是建构美好生活的各式思想体系,赋予人们无限遐想。这些带有自发性的体验和认识,对于人们正常生活的发展予以积极性意义,但又难以掩盖其抽象性的缺陷。恰是这一缺陷,撇开了人的现实性“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146,使美好生活堕入玄想之中。即是说,美好生活不是一些脱离现实前提的意识活动,事实是美好生活首先表现为现实生活,这才是美好生活的真实源起。

其次,美好生活是生产力逻辑与人的发展逻辑同构并进的历史运动。现实生活的人总是一定生产力条件下具有能动意识的人。一定生产力条件既确证了人改造自然的既有能力和水平,又规定了人的生产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意味着人只能在特定历史尺度内表现生活样态。同时,因为拥有能动意识,人能够审视现存生活,感受、认知当下生活的不完满,展开对未来生活的丰富想象,产生一种主体需要,进而催生改变现存生活的实践活动,使人不断超越现存和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势。质言之,美好生活是改变现存状况的开放发展的现实过程,是在现存基础上拓展生命活动、改善生活条件中产生的生活样态。

再次,当历史还是阶级历史时,美好生活注定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人不可能作为自由个体获得某种独立性存在,只能通过阶级形式在社会中谋求生活,人们的生活状况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属阶段的社会地位。从人类文明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社会,美好生活的享有主体与创造主体都是分离的。因为只要这个社会还存在阶级统治,那么美好生活只能是统治阶级的“美好生活”,对于被统治阶级,基本生存条件都难以保障,更何谈美好生活。

(二)美好生活的内容构成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实践活动才是历史的真实本质,是美好生活内容生成的源泉。

首先,美好生活必然表现为物质生活。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物,人的物质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是美好生活不断滋长的物质基础,如果离开物质生活,美好生活就会失去生成的现实支撑,重新陷入玄幻窠臼。即是说,美好生活只能立足而不能脱离物质生活。不仅不能脱离物质生活,而且必须以充裕的物质生活为基本保障。为了能够生活,能够更好地生活,人们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基本的生活条件,“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158,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活资料来不断提升生命质量,才能摆脱“物”的局限和羁绊以达到美好生活最基本和最基础的阶段。当然,这一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也包括决定物质生活资料分配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生产。

其次,美好生活表现为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人所特有的生活领域,是区别于其他一切生命体的本质存在。与动物生命活动的直接同一性不同,人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精神存在物,能够将自己与自己的生活本身区别开来,把生活本身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进行观照,并在意识、思想中构筑属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在漫长的实践劳动中使意识、思想获得了相对独立性的外观。这表明精神生活的形成是有条件的:一方面,精神生活依赖物质生活,其内容是对物质生活的客观反映;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又不同一于物质生活,其对物质生活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因此,精神生活的丰盈程度,虽然归根到底取决于物质生活的实现程度,但是也取决于精神生活自身的发展程度。

再次,美好生活表现为多元生活。美好生活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成过程,它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的美好生活,只有“更好”的美好生活。在美好生活的内容范畴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唯此排他的存在,它们只是多元生活内容的基本要素,是美好生活其他生活领域生发的出发点。总之,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拓展,人的生命活动的时空结构必然不断深化拓展。

(三)美好生活的发展指向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区别于一切旧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对美好生活的发展趋向的原则规定。唯物史观将美好生活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嵌入现实的人的历史活动之中,从人的需要、人的生活出发,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出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生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才是美好生活历史生成的实质。

关于美好生活的未来图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作过详细设想和详尽描绘,只是根据历史发展一般规律,在深入剖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之后,作出了唯物史观视域下人之理性所及的原则推定,揭示出共产主义是未来社会“最完满”的美好生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阐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内涵等。他们认为,未来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实质内容的唯一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422。人的能力、社会关系和精神境界极大发展,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极大丰富,社会财富充分涌流,旧式分工已经消失,阶级差别已经消灭,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再也不用牺牲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代价,反而是以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发展的形式和条件,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个体的发展的高度和谐统一。到那时,人不仅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而且自由个性也得到充分彰显。

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历史进程。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需要通过意识的能动作用来把握规律、创造条件,在实践中不断完成对美好生活建构的理性展望,而且也是与一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以现存的历史条件为前提,逐步提高、不断实现的历史生成过程,不能超越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实现某种超越历史甚至违背历史的发展。总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在继承前一阶段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自身新的本质规定性,又在相对独立的现阶段上,为下一阶段更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本质规定性创造着新的历史条件。

二、美好生活的历史进程

在美好生活历史生成理论的指导下,美好生活在中国场域得以历史生成。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其实质就是美好生活由愿景到现实的生成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根据中国人民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好生活需要,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接续推进美好生活的现实生成。

(一)美好生活的主体解放(1921—1949 年)

近代以来封建主义难以为继、资本主义又走不通的历史境遇,蕴藏积攒下冲破、荡涤旧中国附加人民身上一切枷锁、桎梏的裂变能量,亟待一个最坚强有力的政党组织指明一个方向、寻找一条道路去释放,完成旧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人民悲惨命运越发沉重且难以自拔,民心思变、思治已久且愈发深沉有力。因此早日扭转中华民族不断沉沦的历史命运,实现民族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便被赋予革命正义性。但是这一正义性直到中国革命事业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彻底得到伸张。1921 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新生带来了希望。与其他政党的革命主张不同,坚持人民立场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深刻揭示出中国人民蕴藏着推翻“三座大山”的磅礴伟力,只有关切劳动群众的利益诉求,唤醒民众的革命精神,才能稳步达到中国革命的目的。党的二大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毛泽东同志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4]。毛泽东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5]。这就明确提出了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在28 年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性探索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采取与具体革命阶段相适应的策略、政策原则推进土地革命,满足人民对基本生产资料、政治文化生活等的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悲惨境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人民解放,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美好生活的制度奠定(1949—197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建设自己国家的热情,对从制度层面保障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早日摆脱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抱有新期待。

为迅速恢复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在农村地区继续巩固和扩大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促进农业产品的全国供给;另一方面在城市地区鼓励、支持凡是有利于生产力恢复和发展的工业生产,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1953年到1956 年,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实行“一化三改造”的过渡路线,在较短时间里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框架,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较好解决了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粮食、工业原料以及市场问题,促进了对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技术变革,满足了人们对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愿望。这一时期,我国不仅成功制定并颁发了根本上体现人民意志的第一部宪法,从法律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等根本制度,而且历史性铲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证了全体人民一道走上追求社会主义美好生活之路。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现在我们实行这样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它可以推动国家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6]。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保障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美好生活的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提出许多好的能够改善国家和人民生产、生活思想,并制定了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后来,由于经验的不足和实践上未能彻底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致使迫切摆脱贫穷落后的美好愿望未能促成改善人民生活的持续实现。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均取得了较大的建设成就,为新时期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美好生活的道路开创(1978—2012 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开启的改革开放新征程,实现了人民期盼已久的改变生活现状的发展愿望,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受制于思维僵化和旧模式的束缚,忽视、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社会主义,致使多年来生产力发展落后,人们普遍相对生活困顿、温饱不足,更谈不上享有充裕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7]。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造就发达生产力,对于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发展具有根本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提出“人民”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改革开放成败的根本标准,彻底使提升民生福祉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镶嵌。

改革开放是一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松绑”与“创新”相互交织、激荡的历史进程。在思想建设上,重新恢复党的思想路线成功掀起全国范围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打破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在政治建设上,重新确立党的组织路线,强调民主与法治的极端重要性,稳步朝向政治民主化、民主法治化迈进。在经济建设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冲破旧体制机制的障碍,如给农民让利与松绑、扩大企业自主权、推动国有企业改组和联合等。在文化建设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对外开放上,提倡打开国门搞建设,借鉴国外现代化建设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江泽民同志在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中围绕执政党建设这一问题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胡锦涛同志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

历史证明,改革开放的阀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因为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利益需要,使中国人民被潜藏的自由活力、创新力得到再次释放。

(四)美好生活的内涵深化(2012 年至今)

中国共产党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生活品质发生变化,已经从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提升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美好生活”概念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多次被提及和阐释,标志着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更为自觉自信的追求,并被定格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价值依据,表明了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愿望、追求的契合相通、同向同行,是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美好生活”话语贴近人民心坎,易于被接受,同时又具有直观感性,充满感召力。其中就“美好生活”的时代内涵而言,新时代美好生活与相对一般性、基础性物质文化生活相比,品质更加提升、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体验更加舒适,不仅对原有的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质和量的要求,还添加了社会地位、价值认同、心理预期等精神层面的新需要,“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8]。

社会历史条件的新变化使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了现实性。这种现实性首先源于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生成。多年来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和创新能力均取得重大突破,发展起来之后的中国已摆脱落后社会生产的基本面貌,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势在必行。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客观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的全领域、全方面、全环节,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次源于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开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不仅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已经由总体小康迈进了全面小康,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加宽裕、富足;而且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征程。这个新征程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多方面的发展优势、条件,是直指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全面开启阶段。

三、美好生活的实践进路

中国场域美好生活的历史进程是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证成。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坚持美好生活历史生成理论的指导,深刻汲取历史经验,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实践创新,不断强化美好生活的组织引领,夯实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拓展美好生活的多元样态,不断开辟新时代美好生活生成的实践形态。

(一)强化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组织引领

不断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深刻掌握科学理论指导,深谙美好生活生成条件与进程,在实现美好生活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是最坚决、起推动作用的领导力量,是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特殊原则”,始终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矢志美好生活的终极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开创美好生活的现实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并成功将美好生活推进到新时代新阶段,开创了美好生活的崭新境界。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人民之所以能扭转历史命运、不断走向复兴,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真正领导者、保障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新时代美好生活持续跃升、生成,需要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不断提高“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才能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必须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党的主导作用激发人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头雁效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共同汇聚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伟力。

(二)夯实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以发达的物质生产力作为物质基础和发展进阶。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是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建设社会主义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4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9]。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物质生活第一性原则的根本坚守,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根本遵循。历史证明,什么时候紧扣这一根本任务,我国的经济社会就会取得较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就会得到稳步改善;什么时候偏离这一根本任务,我们就偏离了实现美好生活的正道,我们的目的就不能达到。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社会主义其他更高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是不可动摇的根本任务。

新时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要务。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既要不断做大“蛋糕”,又要做好“蛋糕”,突出经济建设在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中的物质基础地位和动力引擎作用。研判新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这是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物质基础的前提和依据。辩证把握当前我国发展所处的坐标方位,把新发展阶段作为我们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历史依据。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物质基础的指导原则。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协调作为内生特点、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共享作为根本目的贯彻到新时代发展之中,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互补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物质基础的实践路径。坚持以内需为主导,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确保我国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实现更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三)拓展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多元样态

美好生活具有无限的发展多元性,是“一”与“多”的统一。“一”是指充裕的物质生活,“多”是指物质生活基础上的精神生活以及其他多元内涵。美好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止的、单向度的生活样态,而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它的内涵不断发生深刻变化,表现出程度上由浅入深、外延上由少增多的发展趋势。新的历史条件下,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造就美好生活的样态迭代,体现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同步展开、协调推进的多元样态。党的二十大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强调“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1],更好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平衡充分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的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美好生活要以需要侧为内在依据,以供给侧为战略主线,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不断创造出物质富裕、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美好生活。经济建设指向共同富裕的物质生活,鉴于前文,此处不再赘述。政治建设指向民主的政治生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巩固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满足人民对于政治文明的追求。文化建设指向文明的精神生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社会建设指向和谐的社会生活,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共同富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三感”。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美丽的生态生活,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猜你喜欢
物质历史生活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新历史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