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的若干进展

2024-01-29 08:00薄景山段玉石
地震工程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强震震动

薄景山, 万 卫, 彭 达, 段玉石, 李 琪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 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3. 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学院, 河北 三河 065201;4. 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 河北 三河 065201)

0 引言

中国的黄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尤其集中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和宁夏等省区,并具有沉积厚度大、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的特点。中国黄土的分布面积高达64万km2,约占中国大陆面积的6.67%,占世界黄土覆盖面积的4.9%[1]。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局部地形多样,沟壑纵横,是我国中强地震频发、特大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地区。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黄土高原地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心战略转移的重点区域,地震灾害已成为制约城镇和重大基础工程设施建设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地震灾害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黄土地区地震动衰减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地震动的衰减问题是黄土高原地区工程地震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研究地震灾害的基础,也是估计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动的主要方法。地震动衰减关系是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区划和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震动是指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及近地表介质的振动[2]。地震动通常用地震动物理参数和地震动宏观参数来表示,地震动的物理参数主要包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反应谱、持时和强度包络线参数等,地震动的宏观参数通常指地震烈度。刘恢先教授对烈度的定义是“地震烈度是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震动的强弱程度的尺度,是指该地点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3]。在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中,主要考虑地震的震源、地震波传播介质和场地影响三个主要因素。本文在简要介绍国内外地震动衰减模型和衰减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总结和归纳了我国学者在黄土高原地区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参数和反应谱衰减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现状。本文的工作对进一步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1 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的概况

学术界对地震动衰减的认识源于对地震宏观震害现象的考察。1564年,意大利人Gastaldi在考察滨海阿尔卑斯地震时已经注意到了不同地区地震破坏程度不同[4],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这种差别。1874年意大利人Rossi编制了最早有实用价值的地震烈度表,并作为地震现场考察编制地震烈度分布图的依据。此后,大量地震烈度分布图的积累为研究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地震的破坏程度和震中距有关。

1890年,英国学者Milne、Ewing和Gray共同研制了可以精确测量地震时地震位移的现代地震仪[5],20世纪初在英国的地震观测中应用,并能够较准确的确定地震的震中位置。1931-1932年,日本学者Suyehiro受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邀请在美国各大学演讲,题目为“Engineering Seismology”[6]。Suyehiro在演讲中强调了需要关注破坏性地震动的观测记录和建筑物振动性能的测量资料,这引起了美国海岸与大地测量局的重视。1932年,由美国工程师Freeman主持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模拟式强震加速度仪(USCGS型),并投入使用。同年,在美国长滩利用该仪器获取了世界强震动观测史上第一条强震记录。强震观测提供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为提取地震动的物理参数提供了数据资料,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Richter通过对美国南加州地区浅源地震的研究提出了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度和计算公式,并在美国学者Wood的建议下采用震级“magnitude”这一名词,以区别于烈度“intensity”[7]。在Richter提出近震震级(ML)计算公式后,美国地震学家Gutenberg给出了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的定义和计算公式[8-9]。震级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提出及应用为研究地震动的衰减与震级的关系提供了基础。1943年美国地震学家Biot完整地提出了反应谱的概念,并给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反应谱;1947年,美国地震工程学家Housner将反应谱应用于工程抗震设计[10]。

可见,上述地震学和工程地震学的研究和发展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工程地震学、地震工程学和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也对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提出了迫切需求;特别是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区划和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和发展。

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Gutenberg和Richter依据美国加州地区的地震烈度和强震观测资料,在研究震级、震中烈度、震中加速度和地震释放能量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震中加速度与震级的统计关系式和加速度随距离的衰减关系式[11-12]。

我国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工作大致始于20世纪60年代[13],70年代后主要是围绕全国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和重大工程抗震设计的需要开展了大量有关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工作。我国研究者霍俊荣[14]、王国新[15]、俞言祥[16]、王海江[17]、肖亮[18-19]、卢建旗[20]、万卫[21]、陶正如等[22]、刘平等[23]对不同时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总体上看,地震动衰减研究是以实际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它强烈依赖现场调查和观测资料的积累,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并且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区域性特点显著。

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由统计分析方法、强地震动模拟方法(也称半理论半经验方法)和Next Generation of Ground-Motion Attenuation Models (简称NGA)方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始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是统计地震烈度、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反应谱谱值随震级与震中距的关系,这一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统计资料不够充分而使拟合的结果具有较大的误差。

强地震动模拟方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方法主要是基于震源模型和震源辐射谱模型,建立震源和地震波传播的数学模型,给出理论加速度图,并用以估计给定地点的基岩地震动。该方法主要是针对强震观测资料缺乏和统计分析方法无法考虑地震类型、断层破裂过程以及传播介质耗能特性等问题而提出的。该方法主要存在深部介质参数获取及可靠性检验的困难,给出的计算结果常与实际地震动有较高的偏离。

NGA方法源自美国在21世纪初开始的NGA计划,这是一项多学科参与的研究项目,其目的是在广泛收集全球强震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震学、地质学、岩土工程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开展广泛的相互合作来建立新的地震动衰减关系。2008年,NGA计划的5个专家组分别提出了5组衰减关系[24-28],较好地表述了与地震动有关的多种效应的影响,已被美国地震动区划图编图采纳。除上述方法外,在缺乏强震记录的地区,由于抗震设计等的需求,研究者还提出了利用烈度资料估计缺乏强震记录地区的地震动的方法。Gutenberg等[11]、Trifunca等[29]、McGuire[30-31]、Campbell[32]、Hasegawa等[33]、胡聿贤等[34-35]、田启文等[36]、霍俊荣等[37]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国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编制中,参考并使用了美国西部地震资料,通过转换方法建立了我国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目前,在上述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方法中,工程上常用的是统计分析方法。这一方法随着地震烈度和强震动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其结果的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涉及4个问题:(1)统计样本的数量和质量。在保证样本质量的前提下,样本数量应满足统计的基本要求,就地震动统计而言,至少应有10个以上样本才能满足统计的要求。(2)地震动衰减模型,即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函数形式。理论上,地震动的衰减特征受震源、传播介质和场地条件的影响,因此在衰减模型中应包括描述震源的参数(通常用震级表示)、描述传播路径的参数(通常用距离表示)和描述场地条件的参数(用场地类型表示,基岩用0表示,硬土用1表示,软土用2表示)。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明确用震级M和距离R表示地震动衰减的模型是日本学者Kanai在1961年建立的[38]。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和考虑因素的不断增加,地震动衰减模型越来越复杂,各国研究者提出了若干地震动衰减模型,本文总结了主要模型,并列于表1。(3)回归方法,即衰减方程中系数的确定方法。最小二乘法是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中系数最常用的方法,这是非线性多元回归问题,为了解决样本分布不均匀问题,常使用等权回归法;针对震级和距离的耦合问题,Joyner等提出了两步回归法[39];王国新等[40]、肖亮等[41]、Fukushima等[42]还提出了新的分步回归法。(4)地震动参数的选择,主要包含地震动的宏观参数和物理参数。

表1 地震动衰减关系主要模型列表

在收集和整理地震样本资料的基础上,选定地震动衰减模型,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给出衰减模型中的系数值,从而确定地震动的衰减关系。杨伟松等[43]总结了不同研究者给出的我国不同地区的烈度衰减关系,并给出了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本文整理了国内外部分地震动衰减关系列于表2。限于篇幅,本文只给出烈度和峰值加速度的衰减关系。需要强调的是,地震烈度的衰减关系是对“平均场地”而言,且大多数为Ⅱ类场地。通常,地震烈度的衰减关系不区分场地的影响。由于土层场地对地震动物理参数影响的复杂性,土层场地地震动衰减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目前我国工程界通常是先采用基岩衰减关系获得场地基岩的地震动参数,再利用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技术确定土层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国外工程界对土层场地地震反应的处理方式与中国基本一致。

表2 部分地区地震烈度、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列表

2 黄土高原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进展

地震烈度的评定指标主要包括房屋震害、人的感觉、器物反应、生命线工程震害、其他震害现象和仪器测定的地震烈度[54]。由于在地震烈度评定中大多未提供详细的场地信息,这使得考虑场地条件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实际上,场地条件对地震烈度的影响十分显著。早在20世纪90年代,孙平善等[55]对华北地区平原和山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山区地震烈度较平原地震烈度衰减得快,当烈度衰减一度时,平原和山区的相应震中距增加的距离之比平均为3/2;若综合震中烈度的影响,在相同震级时,山区60 km处的影响烈度大致相当于平原100 km处的影响烈度。霍俊荣等[56]、郁曙君[57]、苗庆杰等[58]以及田家勇等[59]的研究成果也充分地说明了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岩土性质对地震烈度衰减的影响较大。上述研究工作表明,地震烈度的衰减与场地条件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区域特性,在不同区域内,根据场地条件统计分析地震烈度的衰减关系是烈度衰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必须强调,黄土是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的特殊土,具有独特的动力学特性,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开展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尽管对黄土地震灾害的研究早在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发生后就已经开始[60],并且在编制地震烈度区划图[61-62]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63-64]时涉及了黄土所在地区地震烈度的衰减问题,但针对黄土覆盖地区(主要是陕、甘、宁、青、蒙、晋、冀等省区)开展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9年,阮爱国等[65]根据黄土地区的地形地貌、黄土成因和厚度等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甘肃西部及青海东部、陕西盆地、陇东及陕北和汾渭河谷4个区段,利用研究区内38次历史地震等震线资料给出了4个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在此之后,若干研究者根据工程或研究工作的需要,在黄土地区或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将目前我国不同研究者给出的黄土高原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了整理,并列于表3。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黄土覆盖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较附近的非黄土地区明显缓慢,震级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这与宏观震害现象比较一致。

表3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有关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列表

3 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峰值衰减关系的研究进展

地震动的特性通常由地震动时间过程的幅值、频谱和特时三个要素来表述。地震动峰值是表述地震动幅值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等参数。由于在工程抗震设计中需要这些参数,因此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应根据抗震设计的需要给出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在地震动峰值的预测中需要建立地震动峰值的衰减关系。由于强震记录的缺乏,目前我国地震动峰值的衰减关系主要是利用胡聿贤提出的转换法建立出我国基岩的地震动峰值衰减关系[34-35],并利用这一关系预测工程场地基岩的地震动参数。在给出场地基岩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的条件下,通常是通过土层反应分析方法计算供设计使用的土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参数[81]。由于土层场地复杂性和强震记录的缺乏,我国地震动峰值参数的衰减关系以基岩场地为主,土层场地地震动峰值参数衰减关系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20世纪90年代,霍俊荣等[56]根据美国西部291个土层台站的强震记录给出了美国西部土层场地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的衰减关系。同时,霍俊荣等[37]还通过转换的方法,利用美国西部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峰值参数衰减关系给出了中国华北、华南、西南和西北4个分区基岩和土层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的衰减关系。我国在编制国家标准GB 18306-2001时,利用转换的方法给出了中国东部和西部基岩的有效峰值加速度(Effective Peak Acceleration,简称EPA)和有效峰值速度(Effective Peak Velocity,简称EPV)的衰减关系[63]。在编制国家标准GB 18306-2015时,同样利用转换方法给出了我国青藏区、新疆区、东部强震区和中强地震区4个分区的EPA和EPV衰减关系[64]。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参数衰减关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丁伯阳等[82]将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资料区分为黄土区和基岩区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美国西部地区的资料,用烈度距离法给出了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并提出把黄土区的地震动参数以0.6向基岩区折减,或在基岩区以1.67向黄土区放大,以考虑土层放大的影响。杨帆等[83]利用汶川特大地震在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黄土地区土层场地的1 221条强震记录,通过直接拟合的方法给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平向和竖直向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目前,黄土地区地震动峰值参数衰减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利用转换方法,以美国西部为参考区,利用转换方法给出黄土地区基岩地震动峰值参数的衰减关系。利用统计方法建立黄土地区地震动峰值参数衰减关系存在3方面的困难:(1)缺乏足够的强震记录,特别是不同场地类别的强震记录;(2)黄土场地尽管土的类别和性质比较单一,但地形复杂,若考虑黄土局部地形的条件确定地震动峰值参数的衰减关系就更加困难;(3)黄土高原地区覆盖层的厚度差别较大,覆盖层厚度对地震动峰值参数的衰减影响较大,综合考虑土层厚度的影响给出地震动峰值参数的衰减关系难度更大。本文收集和整理了黄土高原地区或与黄土地区有关的地震动峰值参数的衰减关系列于表4。表中给出的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区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的衰减关系,这些衰减关系大多是以美国西部为参考地区,通过转换方法给出的。

表4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有关地震动峰值参数衰减关系列表

4 黄土高原地区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进展

反应谱是反映地震动特性的重要参数,既是分析和研究地震动特性的有效手段,又是计算结构地震反应的重要工具。在工程抗震中,需要给出建设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反应谱,地震动反应谱的衰减关系是预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重要工具。因此,反应谱衰减关系的研究在工程抗震领域备受重视。由于强震记录的缺乏,在我国针对黄土地区的反应衰减关系的研究进展相对比较缓慢,已有研究大多是针对黄土地区基岩的反应谱,且主要是利用美国西部的资料,通过转换的方法给出其衰减关系。在工程应用中,利用等效震级、等效震中距、基岩反应谱、基岩地震动强度包络线参数等来人工合成场地基岩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技术计算地表或指定层位的加速度时程;利用加速度时程给出不同阻尼比的反应谱,供抗震设计使用。

反应谱的衰减关系通常利用相同阻尼比反应谱的相同周期点谱值随震级和震中距的变化来描述,一系列周期点的衰减就构成了反应谱的衰减关系。1988年,丁伯阳等[82]利用甘、陕、宁、晋四省区和青海、内蒙古、河南和四川部分地区的地震烈度资料,采用烈度距离法,对比美国西部资料,首次给出了针对中国黄土地区的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早在1986年,田启文等[36]就已根据烈度资料估算了涉及黄土的我国华北地区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在此之后的一些加速度反应谱衰减的研究工作,虽未将黄土高原地区单独分区研究,但其研究成果也涉及到了黄土高原地区。本文收集和整理了有关黄土高原地区反应谱衰减关系的研究成果列于表5。从表中可见,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绝大部分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是以美国西部为参考地区,通过转换方法给出,其合理性需要通过丰富的强震记录加以检验。利用强震观测资料给出黄土高原地区的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是工程地震学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表5 涉及黄土高原地区的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成果列表

5 关于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衰减问题的研究建议

从上述总结和评述可以看出,对黄土地区地震烈度的衰减关系研究得较多,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不同的黄土区域给出了地震烈度的衰减关系。这些成果基本能够满足工程抗震中对烈度指标的需求,但针对我国整个黄土覆盖区域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不够。在地震动峰值参数及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方面,由于强震观测资料的缺乏,大量的研究工作是以美国西部地区为参考地区,利用我国较为丰富的地震烈度资料,通过胡聿贤等提出的转换方法而给出其地震动峰值参数和反应谱的衰减关系,这些研究工作大多只给出黄土及相关地区基岩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参数和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而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层场地的地震动物理参数衰减关系研究几乎为空白。针对这一研究现状,本文对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黄土地区强震观测台网的建设和强震观测资料的积累。

建立地震动物理参数的衰减关系强烈地依赖于强震观测资料的积累,为深入研究黄土地区地震动的衰减关系,建议在黄土地震多发区有针对性地布置能够覆盖黄土地区的强震观测台网,并建立黄土地区强震观测数据库,为开展黄土地区地震动研究奠定数据基础。

(2) 收集和整理黄土地区地震烈度资料,补充已有烈度资料必要的场地信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震工作者收集和整理了大量历史地震资料,在编制历代地震区划图时,也整理了大量地震烈度资料,特别是在编制第二代区划图时系统地整理了我国大量的历史地震资料[84]。但这些资料大多缺少场地信息,建议收集和整理黄土地区地震烈度资料,必要时补充有关的场地信息,并建立黄土地区地震烈度数据库,这对研究不同场地的烈度衰减关系有重要意义。

(3 )研究适合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地震动物理参数的衰减模型。

目前,地震动物理参数的衰减模型较多,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衰减模型。由于黄土是一种特殊土,有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环境,因此,建议在实际检验的基础上研究何种模型更适合于黄土高原地区,并给出误差可接受的针对黄土地震动物理参数的衰减模型。

(4) 建立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和衰减关系。

在选择适合于黄土高原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黄土高原地区较为丰富的地震烈度资料,经过统计回归分析建立黄土地区(场地)地震烈度的衰减关系。在保证统计资料的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最好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和工程地质特征,分区建立地震烈度的衰减关系。对所建立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应该用已有的烈度资料进行检验,以验证其衰减关系的合理性。

(5) 尝试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建立地震动峰值参数和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强震记录,尽管数量还不够充足,但可以尝试建立黄土高原地区中强地震的地震动峰值参数和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建议同时建立基岩和土层的地震动衰减关系,比较以美国西部为参考地区利用转换方法获得的基岩衰减关系的差别,并借助于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验证衰减模型和衰减关系的合理性。这一工作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6) 建立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持续时间的衰减关系。

地震动持续时间是指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中振动相对强烈段的持续时间(通常简称持时)。地震动持时在结构抗震时程分析中有重要作用,利用地震动持时的衰减关系可以预测建设场地不同地震的持续时间。利用黄土高原地区现有的强震记录可探索建立适合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中强地震持时的衰减关系。

(7) 开展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强度包络线控制参数衰减关系研究。

地震动强度包络线衰减是指地震动强度包络线随震级、距离变化的统计经验关系。不同包络线模型的控制参数不同,我国工程界常采用三段式(上升段、平稳段和下降段)的包络函数模型[85]。这一模型的控制参数为强震平稳段的起始时刻t1、结束时刻t2和控制下降段快慢的指数C。建议开展黄土高原地区t1、t2和C等参数的研究,分别建立t1、t2和C与地震震级和距离R的关系。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强度包络线控制参数衰减关系研究成果可用于黄土地区人造地震动的生成。

(8) 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衰减的影响。

我国学者在黄土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石玉成等[86]研究了黄土覆盖层厚度和地形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陈拓等[87]研究了黄土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姚凯等[88]、刘薇等[89]、万秀红等[90]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黄土覆盖层厚度对地震动的影响;马林伟等[91]、夏坤等[92]分别研究了丘陵河谷地貌和黄土塬的地震动响应特征;吴志坚等[93]、夏坤等[94-95]还研究了汶川特大地震对远震区黄土场地地震动的影响。本文建议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到地震衰减关系研究中,充分考虑黄土高原地区覆盖层厚度、地形地貌等对地震动衰减的影响,建立考虑场地条件的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6 结语

由于气候条件和历史的原因,黄土高原地区的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将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工程抗震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长期以来,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黄土的抗震问题一直是工程抗震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问题、地震动峰值参数及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问题是工程抗震研究的基础。我国地震烈度资料相对比较丰富,基本具备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基础。强震资料的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地震动峰值参数和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的瓶颈问题,但我国强震观测台网建设在不断发展,汶川特大地震后及近年来发生的地震已在黄土地区获取了一定数量的强震记录,可探索利用这些资料建立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探索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参数及反应谱的衰减关系,对促进黄土地区工程抗震研究及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针对特殊土开展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地区强震震动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震动减脂仪可以减肥?
黄土高原地区水工保护设计总结
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水电工程场地地震动确定方法
瑞阳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表现
花莲强震!
振动搅拌 震动创新
强震的威力
2013年前郭M5.8级强震群序列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