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健
摘 要:中国和伊朗作为丝绸之路沿线上的两个重要文明古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通过“丝绸之路”这一纽带展开了紧密联系,推动了双方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本文回顾了中伊双方通过“丝绸之路”这一纽带所创造的文化交流史,指出这一历史既有利于持续深化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国友好关系的稳步发展,又能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作出新的积极贡献;同时,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伊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更加良性发展的中伊文化交流模式及其相关策略,旨在树立“一带一路”友好合作的典范,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合作与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伊朗;文化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2-0087-04
基金项目: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2015WQNCX116)。
一、引 言
文化交流对于国家之间的合作互动具有增信释疑、促进合作的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文化多元、社会形态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文化的交流增进沿线人民之间的了解,促进合作,推动不同文明的相互传播、交融和共享,最终达到民心相通、增进互信,搭建起友谊合作的桥梁。
二、中伊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
伊朗,在古代又被称为波斯或安息,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战略地位十分突出,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文化长廊”之美誉。此外,伊朗是世界上第四大产油国,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控制着波斯湾东岸和霍尔木兹海峡。早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将中伊两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贸往来、互通有无,传播文化艺术、交流互鉴,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一)中伊文化交流的滥觞
《史记·大宛列传》是我国最早记载关于伊朗的史籍,该书中有关于伊朗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描述。公元前138年,即伊朗的帕提亚时代,为了联合周边国家共同对付匈奴,汉武帝委派张骞出使西域,史称“张骞凿空”,由此开启了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开通后,伊朗成为古代丝绸之路要道、贯通欧亚大陆的中转站。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世纪末,我国与伊朗两国政府就开始了正式往来,双边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也随之兴起。我国的商品通过伊朗的商人远销到了西亚各国,而西方的特产、商品也通过伊朗输入到我国。在繁荣的贸易交往过程中,两国文化的交流也获得了蓬勃发展,由此正式开启了中伊文化交流的开端,为后续两国的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古代中伊文化交流的鼎盛
汉朝灭亡后,三国到隋朝这一历史时期的史料中并没有太多关于中伊交流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伊政府之间的往来得到了恢复。《魏书》记载,在此时期,萨珊王朝出使中国10余次,无论是出使人数还是出使规模都较以往有了很大提升。史书《隋书·西域传》记载,隋朝时期波斯与我国已经构建了良好的贸易关系,隋炀帝曾派李昱出使波斯,并建立了正式的官方贸易关系;波斯王库斯鲁二世也曾派使节随李昱来访中国,并进贡“方物”[1]。这一时期的丝绸之路,由中国到波斯畅行无阻,来华贸易的波斯商人倍增。
唐宋时期,中伊交流达到了繁荣鼎盛的初期。这一时期,波斯商人、使者、僧人、传教士、艺术家等纷纷到访中国,超过5000多波斯人定居长安,这些都表明了中伊交流规模之大;中国船舶已经可以直接到达波斯湾,“波斯舶”也能直达广州。元代,中伊两国除了沿袭传统的丝绸之路进行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之外,还开拓了从南海入印度洋直溯波斯湾这条新的海上航线进行交流。
明朝时期,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明成祖朱棣先后3次派遣郑和访问了伊朗治下的忽鲁模斯。忽鲁模斯王也连续4次派使团到中国进行贸易。在双方的推动下,依托“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联系纽带,中伊两国的文化交流进入到更加宽广的领域,两国的友好关系也得到了更加长足的发展[2]。
(三)中伊文化交流的停滞
19世纪初,在沙俄与英国的入侵下伊朗逐漸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同一时期,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清政府的海上贸易不断萎缩,国力不断衰弱,最后在坚船利炮的入侵中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在此阶段,中伊两国无论是陆路还是海上贸易都陷入了困境,尤其是两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现实,使得中伊双方的文化交流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双边文化交流以及经贸往来遭受了沉重打击。
近代以来,基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共同需要以及基于共同敌人的斗争需要,中伊双方在各自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中都给予了对方一定的理解和支持。20世纪初,《中波友好条约》的签署促使伊朗成为与中华民国建交的第一个西亚国家,且在后续领事馆、大使馆的建立等方面,双边合作和友好关系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和扩展。尤其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伊关系依然得到了较好地维持,这体现出中伊友谊的难能可贵[3]。
(四)当前的中伊文化交流现状
1971年8月16日,中国和伊朗正式建交,双边关系迈上了新台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伊两国的文化交流更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蓬勃发展时期。双边高层的不断互访,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自1989年起,伊朗在我国设立了文化处和文化代表处,负责中伊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举办了伊朗文化周。2002年,我国在伊朗举办了中国文化周,此后还在伊朗举办了多次文艺交流活动。自2010年起,中伊两国友好协会开始每年召开年会,有力推动了双边的学术交流,尤其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题的年会不断增多。近年来,两国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就中伊文化交流也举办了多场学术研讨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双边文化交流的发展。2020年初,中伊两国民间开始开展友好援助活动,伊朗人民对中国抗击疫情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与支持,促进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拉近双边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
三、“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伊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伊关系迈入了“快车道”,基于共同的发展合作需要,两国关系保持着积极稳健的发展势头。但是,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中伊文化交流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双边文化交流的推进。
(一)伊朗政治安全的風险影响
伊朗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什叶派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着眼点在于伊斯兰革命的原则,侧重于中东、阿拉伯、伊斯兰、欧美、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坚持输出伊斯兰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被置于一切国家利益之上。近年来,伊朗陷入通货膨胀、失业率增加、内部动荡、核问题、与以色列的紧张关系、政府权力交替、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关系恶化以及与沙特等地区大国围绕叙利亚、也门等问题展开地缘竞争和博弈等诸多问题,影响着伊朗的政治安全与时局稳定。就现状而言,一方面,伊朗内外交困难以实现与欧美国家外交关系的较大突破,而且面对国内经济的衰退,国内抗议此起彼伏,为伊朗的政局增加了很多变数;另一方面,受历史传统影响,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伊朗政府持有积极的态度,但是由于伊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外部力量的警惕与戒心,其在如何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上仍持谨慎态度。
(二)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抹黑与歪曲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后,迅速得到了沿线国家的支持与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该倡议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升。但部分西方国家,出于固有的偏见和意识形态的敌视,不顾事实地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抹黑,意图通过舆论的优势破坏“一带一路”的友好合作氛围,误导沿线国家人民的价值判断以及对我国的正确认知。此外,部分西方国家还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制造了一系列负面舆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尽管事实有力地反击了这些抹黑与妖魔化,但是也严重阻碍了双边文化交流的推行。
(三)中伊文化的差异性影响
伊朗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朗一直在推动“伊斯兰革命”,这也给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中伊文化而言,尽管两国既有共通的文化内涵、几千年的文化交流融合史,又在文化思想方面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但是近年来,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也存在着不足,两国人民对双边政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在语言交流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障碍,这些偏差影响到了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与认知,容易产生误解、猜疑、隔阂、忌惮等心理。
四、构建更加良性发展的中伊文化交流模式及其策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随着中伊关系的发展,文化领域的合作将走向“深水区”。只有文化交流深入了,中伊两国人民才能有更多机会去认识和了解双方;只有民心相通了,两国关系才能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中伊文明互鉴
在推动中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展示中华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传播能力以及对伊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对伊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又要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的深厚,彰显文明大国形象,让平等交流、真诚合作、互利共赢的真实中国被伊朗政府与人民所接受和认同。此外,还要尊重中伊文化形态的差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伊朗文明的优秀成果,巩固并扩大中伊文化交流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充分激活中伊文化交流的活力。
(二)凝聚共识,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方案是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既是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力抓手,又是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的方式之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提出该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该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2023年4月6日,在我国的多次斡旋之下,时隔7年的伊朗外交部长与沙特外交大臣在北京重新开启了正式会晤,宣布恢复外交关系。在这一事件的影响下,中东地区纷纷开启了“和解潮”。这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积极态度,又向伊朗人民展现了中国是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在中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落实,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支持与帮助,更好地向伊朗人民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赢得他们的理解与认同,凝练两国共同的价值,实现文明共生,通过信任和感情凝聚共识,合力推动中伊两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弘扬丝路精神,挖掘共同的文化记忆
“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是丝路精神的精髓。中国和伊朗作为两个世界文明古国,在丝绸之路上的千年交往中,形成了众多友好交往的典范、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友人、数不胜数的历史遗迹文物……这些既是两国的共同历史,又是两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对构建新时代的中伊友谊、推动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现价值共识的最好方式就是挖掘共同的文化记忆,打开被现实利益束缚的枷锁[4],激发中伊两国人民的情感共鸣。比如,可以开展中伊之间的文物展览、传统文化节目展示,交流电影、文学、新闻出版等多领域的活动。在中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坚定不移地弘扬“丝路精神”,维系好中伊两国文化交往的情感纽带,还要挖掘和垒实中伊两国共同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使两国人民更加深切直观地感受到双边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渊源。
(四)创新文化交流机制,促进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人文基础。文化的交流合作既有利于推进中伊文明的传播、交融和共享,又有利于两国民心相通、增进互信,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在两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当然,民心相通的达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以文化交流为切入点,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交流计划。首先,我们要继续拓展教育、文艺展演、影视交流、文物展览、学术往来、医疗卫生、知识产权保护、旅游等人文传播与交流合作领域,深化传播与交流合作的内容;其次,我们要构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整合资源优势,创新交流机制,积极推动中伊两国开展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峰会、论坛、研讨会,重点推进中伊留学合作项目,加强中伊高校的联系与合作,推动语言互通教育,促进学术交流、中伊跨国课题研究、智库对话等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最后,在交流形式上,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文化项目,使中伊两国的文化交流更加接地气、见效益、暖人心,从而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民心相通,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伊两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五、结 语
“一带一路”倡议为新形势下中伊两国合作共赢带来了机遇,能够推动中伊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促进双边文化交流。重新回顾中伊文化交流史,探讨未来发展新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进一步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新方法,对于增强中伊双方的战略互信、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携手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中伊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国文化领域的合作也日益广泛,这既有助于实现民心相通,又有助于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因此,中伊两国在良好的文化交流基础上加深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文化交流促进双边合作,共同参与到这个互利互惠的战略中,树立了良好典范,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推进沿线国家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后疫情时代,共同携手各国应对挑战、分享机遇,开辟国际合作更加光明的新未来。
参考文献:
[1] 雷钰.中古时期伊朗与中国的丝路商贸[J].人文杂志,2011(1).
[2] 田鸿坡.中国—伊朗文化交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 艾少伟.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伊文化交流[D].重庆:西南大学,2006.
[4] 杨兴礼.中国的伊朗研究六十年[J].西亚非洲,2010(4).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