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单位: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近年来,为实现群堆安全稳定高效集约生产、持续领跑世界核电运营的长期目标,运行研究院对标世界一流,以战略目标为引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构建了卓越运营管理体系。
主要创新点:
1.以“设备管理、安全监督”为重点,通过打造卓越设备可靠性体系,实现了关键敏感设备毫厘之间可知可控。
2.通过构建安全监督纵深防御体系,进一步筑牢层层安全屏障,不断提升核电本质安全水平。
3.以人因管理为关键,通过打造安全文化“核引擎”,创建卓越人因绩效体系,全面监督、规范和评价人员行为,进一步夯实安全之基。
4.以生产全流程闭环管理为重点,通过优化以工单为核心的核电厂生产体系,构建生产决策指挥调度与风险管控体系,实现了高标准稳定运营。
5.以优化大修和库存管理为抓手,通过打造卓越的大修管控能力,缩短大修工期,提升生产效率。
6.通过建立与实施集中采购、共享联用、寄售管理、联采联储等机制,创新性提升库存管理效率,在实现“零库存”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效益。
7.通过构建数据资产、统建群堆数智核电支持系统和经营管理驾驶舱,帮助管理层全面了解整体经营管理和安全生产等情况,并据此做出科学的决策,从而推动多机组、多堆型运营业绩持续提升,最终在世界核电运营行业实现领跑。
一直以来,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中国核电的运行支持、科技研发和国际合作平台”定位,紧紧围绕核电厂安全运行、降本增效和绩效提升三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其中,集中力量解决影响长期安全运行的共性技术问题,夯实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研究共性管理课题,提升管理的标准化水平、管理效率和效能;探索和运用处于科技前沿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改善系统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提高全运行管理水平。
近年来,为实现群堆安全稳定高效集约生产、持续领跑世界核电运营的长期目标,运行研究院对标世界一流,以战略目标为引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构建了卓越运营管理体系。
为持续提升本质安全,运行研究院以“设备管理、安全监督”为重点,创新建立并形成了一系列管理标准、技术导则,细化管理流程和方法。通过自主研发国内首套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设备可靠性管理平台,并应用于所有机组,实现了由分散式向集中化管理转型,由静态式向动态化监测转型,由被动式向差异化管理转型,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管理转型。同时,通过过程监督、职能监督、独立监督等不同方式,多维度及时发现各类运营风险,构建起保证安全运营和卓越绩效的纵深防御屏障,有效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运行研究院在行业率先开展了卓越核安全文化评估,建立了标准化人因管理体系和人因实验室,开发应用预防人因失误的十一大工具,完善各类岗位人员行为规范,以卓越人因绩效提升模型、群厂人因管控,引领人因绩效提升,实现人因失误风险大幅度降低。同时,公司还定期举办具有核电特色的“核职业领导力研讨班”,进一步夯实安全之基。
运行研究院以生产计划为先导,以紧急抢修与状态报告为抓手,推动生产运营闭环管理;以信息集成、建模分析和智能策略为支撑,推动业务标准化、管理精细化、风险可视化、经验数字化。
运行研究院还建立了生产早会、日计划会、管理晚会协调机制。其中,值长主持生产早会,布置当天重点工作;生产计划工程师主持日计划会,布置落实日常生产计划;生产厂长主持管理晚会,督促生产早会、日计划会安排任务的落实,协调解决生产单元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做到每日闭环管理。
同时,通过24 周长周期计划管理,保障预防性维修项目和定期试验的有序实施,提高关键设备的可靠性;通过定量的概率安全评价和日常计划风险分析,做好每日高风险生产活动的风险把控。
运行研究院通过建立大修指挥体系和大修优化组织机构,集约化推进、提升大修业绩。
电厂大修实行“项目经理制”。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四大控制”,围绕“谋全局、抓关键、控范围、建标准、推共享、重科研”六个方面,深入开展大修优化工作,推进成果落地。
在库存管理方面,通过集中采购、健全“共享联用”体系、创建先领用后结算的“寄售”管理模式,实施“内、纵、横” 多维联采联储;利用“云、大、物、移、智”构建无人值守仓库等举措,持续降低库存。
一是通过开展5G 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数据基础平台建设,构建数据资产。
二是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以数智化业务监管模型为基础,统建信息支持系统。
三是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经营管理驾驶舱,坚持“用管理的思维发现问题,用数据化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技术的思维解决问题”理念,以数据支撑运营管理,对运营风险进行跟踪和预测,主动识别潜在风险,实现业务数据自动获取和关联深度分析功能,助力管理层对整体经营管理、安全生产全面了解,辅助管理层科学、合理决策。
通过构建实施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的核电卓越运营管理体系,运行研究院运营管理质效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公司WANO 综合指数平均值达到99.51,18 台满分,位居世界第一;WANO 满分数量由5 台增加至19 台,位居全球之首;能力因子由87.66%提升至92.49%,世界排名领先;年度大修工期从37.76 天减少至27.39 天,大修绩效国内领先;非停次数呈下降趋势,由年度14 次减少至4 次,达到WANO 卓越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