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食物观”深挖内陆水产养殖新潜力

2024-03-03 06:36张仰斌
中国水产 2024年1期
关键词:坑塘陆基聊城市

◎ 文/张仰斌

“树立大食物观 ——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征文活动优秀作品

聊城市牢固树立“大食物观”重要理念,立足内陆渔业养殖场所少、水资源少、养殖品种有限的实际,大力发展乡村坑塘渔业、设施渔业和特色渔业,开展“美丽渔场”创建,深挖内陆水产养殖潜力,探索内陆渔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提升渔业产业效能,切实发挥渔业稳产保供作用,有效破解内陆渔业发展“瓶颈”。

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是国家安全的底线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思想理念,加大渔业振兴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渔业发展思路,深入挖掘水产养殖新潜力,提升渔业产业效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一、充分发挥内陆渔业稳产保供作用

水产养殖业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产业,在稳产保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5394万t,其中鱼类产量为2824万t,占比52%,为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和促进全球水产品有效供给等作出重要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水产品需求持续增加。据统计,2021年,我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47.4kg,比2012年增加6.9kg,增幅达到17%,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城乡居民膳食能量尤其是水产品高蛋白营养得到充足供应。

聊城市是山东省重要淡水鱼供应基地,东阿黄河鲤鱼、茌平鲈鱼、高唐锦鲤是享誉全国的聊城市三大特色名鱼。聊城市水产养殖面积7.4万亩,渔业产量6.5万t以上,渔业产值31亿元。其中,东阿黄河鲤鱼年产值6亿元,茌平鲈鱼年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并建有大规模工厂化加州鲈鱼苗种销售及养殖基地。聊城市水产养殖业产值增幅位居农林牧渔四类产业年度增加值首位,成为聊城市稳产保供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创新内陆水产养殖发展“新路径”

(一)开拓创新,向乡村“废弃池塘”要食物

聊城市水产养殖受内陆自然条件限制较多,存在场所资源匮乏、产业效益不高等短板弱项。为有效破解内陆渔业产业发展“瓶颈”,聊城市在山东省首次开展利用乡村“废旧坑塘”发展水产养殖,取得明显成效。

1.周密调研谋划

聊城市拥有村庄6104个,共有乡村坑塘1.2万个,面积约4.8万亩。其中,3053个坑塘通过整治改造,有稳定水源,适宜开展水产养殖,涉及面积约2.4万亩。通过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引领作用,采取宜养则养、宜种则种,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变闲为用、变丑为美、变废为宝,大力发展乡村坑塘渔业,集“小坑塘”发展渔业“大产业”。

2.加强规划设计

在山东省成立首个发展乡村坑塘渔业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制定《聊城市发展乡村坑塘渔业实施方案》和《聊城市发展乡村坑塘渔业考核管理办法》两项推进政策,明确发展乡村坑塘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确保完成发展乡村坑塘渔业面积不低于3000亩,提升渔业稳产保供能力。

3.创新发展模式

总结发展乡村坑塘水产养殖模式,重点推广池塘生态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圆筒式养殖、渔藕综合种养和休闲渔业等五个养殖模式。在乡村坑塘运营模式上,鼓励采取合作社运营、村民入股、产业联合、企业托管等模式,推动水产养殖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型升级。当前,聊城市已改造完毕进行水产养殖的坑塘1211个,涉及面积1.37万亩,年增加水产品产量1300t以上,蹚出了向乡村“废弃坑塘”要产量、要食物的新路子。

(二)聚焦重点,向水产养殖“陆基圆筒”要食物

“陆基圆筒”直径6m ~10m,池深1.5m ~2.5m,径深比为3:1 ~6:1,底部倾斜角度6°~10°,圆池间间隔1m ~1.5m,需配套增氧机、水质监测控制设备、进排水系统、推水设备、尾水处理设备及备用发电机组,养殖密度一般控制在30kg/m³~60kg/m³。“陆基圆筒”养殖是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新路径、新模式,起到了利用“小空间”实现渔业“大产业”发展作用。

1.“陆基圆筒”养殖有明显优势

一个直径10m的陆基圆筒,大约占地30m³,水体60m³,可养殖3000kg食用鱼,相当于2.5亩传统鱼塘产量,具有养殖密度大,产量高的特点。采用“陆基圆筒”,进行高密度智能化养殖,养殖用水循环使用可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成本低,风险小,建设一个“陆基圆筒”约需资金1.5万元,每100个“陆基圆筒”只需2个~3个人就可管护好,节省管理成本。

2.“陆基圆筒”养殖有良好发展前景

“陆基圆筒”养殖能适应当前生态环保要求,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实践,是未来内陆渔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智能化循环水系统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高效固体排泄物自净技术、鱼类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技术、环保型高效水处理技术等,便于科学开展水产集约化、智能化、高效化管理,实现水产养殖零排放、零污染目标,有效保证水产品质量标准化、高质化。当前,聊城市发展水产养殖“陆基圆筒”模式势头良好,养殖户对建设“陆基圆筒”意愿很高,在建“陆基圆筒”达到380多个,有意愿建设“陆基圆筒”数量5000个以上。

3.“陆基圆筒”养殖示范推广有力

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发挥电视台、报社、网络信息平台、渔业技术培训的作用,大力宣传“陆基圆筒”养殖,使基层养殖者充分了解发展陆基圆桶式养鱼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其绿色养殖理念。保障技术服务,定期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把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送到池边塘头,实实在在为渔民办实事。做好示范引领,鼓励有条件的水产养殖单位加快水产养殖“陆基圆筒”建设力度,进行先行先试。聊城市在山东泰丰鸿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大荒水产养殖合作社等多个养殖单位发展“陆基圆筒”养殖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广“陆基圆筒”养殖。目前,聊城市已建设“陆基圆筒”367个,年增渔业产量1100多t,渔业稳产保供能力明显提升。

(三)立足长远,向渔业生态发展要食物

聊城市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在山东省首个制定《聊城市“美丽渔场”建设实施方案》及标准,推动聊城市规模以上水产养殖单位以产业兴旺、生态环保为导向,提升渔业产能,建设“美丽渔场”,探索内陆渔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1.新形势下建设“美丽渔场”十分必要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渔业高质量发展,内陆水产养殖必须走生态环保、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之路,向生态渔业、美丽渔业要效益、要食物,建设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环境优美的“美丽渔场”。

2.明确“美丽渔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引领,构建渔业新发展格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养殖方式和品种结构,促进产业兴旺,重点围绕工厂化养殖、水槽式工程化养殖、标准化池塘养殖、生态养殖等方式进一步转变养殖模式,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群众增产增收。坚持绿色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绿色、健康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探索内陆养殖尾水治理模式,落实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推广实施水产健康养殖模式和技术,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坚持美丽引领,提升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水平,对养殖场区内池塘及基础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推动养殖场区构建优美生态环境,助力渔业产业效能提升。

3.“美丽渔场”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美丽渔场”创建,改变水产养殖传统思想观念,推动内陆水产养殖产业结构和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引导水产养殖品种向“名优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了水产养殖单位渔业生产效能,走出了内陆水产养殖发展新路子。目前,聊城市已有八家水产养殖单位成功创建“美丽渔场”。

三、关于发展内陆水产养殖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加强对内陆水产养殖制度体系建设,建议从国家层面构建内陆水产养殖集约化、工厂化及乡村坑塘渔业发展的制度体系,重点推广适宜内陆水产养殖的技术模式,挖掘乡村宜渔坑塘养殖潜力,确保内陆水产养殖充分发挥稳产保供作用。

(二)做好水产养殖规划设计

内陆水产养殖科学规划是引领内陆水产养殖发展的指向标,建议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村镇为主体,重点结合村镇乡村坑塘布局实际,谋划未来渔业发展方向,构建省级专家指导、市级协调服务、县级分类帮扶、乡镇统一水产养殖规划。

(三)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当前,发展乡村坑塘渔业、“陆基圆筒”及建设“美丽渔场”存在较大空间,建议设立内陆水产养殖扶持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运用科学有效的水产养殖运营模式,调动企业参与、村民入股,多方筹资发展渔业生产,构建内陆水产养殖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强化服务保障能力

发挥政府在搭台、技术指导、产业引导方面的作用,建议设立内陆水产养殖服务信息平台,为水产养殖单位提供准确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方面的信息。实行养殖技术帮包制度,每个专家技术人员帮扶一片或一定数量水产养殖单位。加大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信息平台等多种媒介宣传推广内陆先进水产养殖技术和模式。

猜你喜欢
坑塘陆基聊城市
聊城市坑塘特征分析及重要度评价
农村坑塘污染分析及治理建议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的优势
聊城市召开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
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校歌
聊城市夏秋季大气VOCs特征及OFP分析
日本正式决定引入陆基“宙斯盾”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中的坑塘设计
山东聊城市西梭堤遗址发掘简报
基于河渠和坑塘联通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