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鳅室内工厂化养殖试验

2024-03-03 06:36李建平胡强夏英湛栋李永吉
中国水产 2024年1期
关键词:泥鳅苗种水温

◎ 文/李建平 胡强 夏英 湛栋 李永吉

试验以规格4000 尾/kg 的台湾泥鳅作为试验对象,在室内直径为3m、深度0.9m 的玻璃钢圆形池中养殖,放养密度4kg/池。经过3 个月,平均规格达到79 尾/kg,平均成活率80.03%,总增重479kg,饵料系数1.22,每立方米水体可实现净利润106 元。试验表明室内工厂化养殖台湾泥鳅具有可行性。

台湾泥鳅,学名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Paramisgurnus)。台湾泥鳅因其体色、体型、生长发育、繁殖能力,尤其是不钻泥的生态习性等优于本地泥鳅,更因为肉质和口感远胜于本地泥鳅,受到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技术突破,台湾泥鳅市场供不应求,近两年该品种的价格也一直保持高位,成为水产养殖的新热点。台湾泥鳅养殖区主要分布于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天津市等地区,主要养殖模式是池塘、水泥池、网箱和稻田综合种养,以池塘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消费地区主要是东北、华北、西南和华南,该鱼的消费习惯与销售地的气候、水土、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关,其中北方以消费大规格鱼为主,南方主要消费中小规格鱼。

一、材料与方法

(一)池塘条件

养殖试验在室内的玻璃钢圆形池中进行,圆形池直径3m、深0.9m,养殖用水为高桥湖经过滤、沉淀、消毒后的水,搭配地下水,起到降温控温效果。

(二)养殖前准备工作

鳅苗投放前先加水0.6m,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对水体消毒,曝气24h,倒入经审批的EM菌和培养液,培养菌相。适量水葫芦用高锰酸钾溶液(0.1%~0.3%)消毒,清水洗净后用围框固定放入池中。放苗前2h使用经审批的水产多维和VC全池泼洒,起到抗应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三)苗种投放

苗种入池前,先将泥鳅苗氧气袋缓慢置于养殖池水面上漂浮20min ~30min,使氧气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度接近,减少水温温差过大带来的应激反应。泥鳅入池24h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对泥鳅池进行消毒,预防泥鳅体表疾病,并观察泥鳅适应情况。

(四)放养密度

2023年5月21日,于湖北荆州台湾杂交泥鳅繁育基地购买体长为2.5cm ~3.0cm的台湾泥鳅苗种12kg,平均规格为4000尾/kg。养殖于3个圆形池中,每个池投放4kg泥鳅苗。

(五)饲养投喂

苗种入池后,次日开始投喂饲料,养殖试验全程投喂品牌优质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大于36%,养殖过程中根据泥鳅规格大小及时调整饲料粒径大小,以便泥鳅摄食,尽可能避免浪费。泥鳅生性贪食,投喂量过多容易导致泥鳅“胀”死或患肠炎病,因此宜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以30min左右吃完为宜。饲料投喂要坚持“四定”原则:(1) 定时,每天4次(7:00、11:00、15:00、19:00);(2) 定点,在圆形池上方悬挂一个饲料投喂机(可定时、夜间感应),投喂点固定,易形成条件反应,集中摄食;(3) 定质,不投喂变质饲料,饲料组成相对稳定;(4) 定量,根据泥鳅生长不同阶段和水温变化,在一段时间内投喂量(3%~5%)相对稳定,但每天的投喂量还应根据天气、温度、水质等情况随时调整,做到早开食、晚停食。具体的投喂量和饲料类型参照表1。

表1 不同规格台湾泥鳅的投饲率和饲料类型

(六)日常管理

泥鳅养殖的日常管理,除了巡塘检查、观察泥鳅活动及摄食情况等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水质管理

水质调节是泥鳅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水质能降低泥鳅肠呼吸,减少体力消耗,利于泥鳅育肥。试验用圆形池养殖泥鳅,水体较小,养殖密度较高,水质变化快,尤其在吃食高峰期,应每天逐池观察水色、水体透明度和异味情况,通常每2d ~3d排污换水一次,约占水体的20%~30%,每20d ~30d大换水一次,泥鳅池水位一般控制在0.7m ~0.8m。

其次要防止泥鳅浮头,特别在气压低、久雨不停或天气闷热时,如池水过肥极易浮头、泛池,应及时换新水。若在清晨发现大量泥鳅浮头、蹿跳时不要轻易增氧,可掌拍惊扰,如果泥鳅立刻入水则属正常,如果泥鳅反应迟缓,则须立即加注新水或增氧。定期泼洒经审批的水质改良剂净化水质,为台湾泥鳅提供优良环境。

2.水温管理

试验用池的水位较浅,在夏季高温季节,由于阳光照射和气温升高,池水水温也随之升高,室内养殖需要保持通风对流,阳光直射的地方应覆盖遮阳网遮阴,同时也方便白天投喂(若光线过强,尤其是投喂浮性饲料,泥鳅摄食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水温超过30℃,应采取注入地下水的方式降低水温,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泥鳅停止摄食和患病。

3.水草管理

养殖试验选择水葫芦作为池中水草,其根系发达,便于清理。泥鳅池内的水草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饲料投喂和观察泥鳅活动,一般控制在水面的40%以内为宜,过多的水草要及时去除。

4.消毒与防病

一般每隔10d ~15d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对水体进行消毒1次;每个月投喂2次药饵,分别为三黄散(水产用)、黄芪多糖粉,每天拌料投喂1种,持续投喂2d,用量参照使用说明书。其次,要定期进行镜检,发现有寄生虫及时处理。

二、试验结果

经过3个月的精心饲养管理,2023年8月20日进行捕捞测量,泥鳅平均规格79尾/kg,达到了泥鳅上市的中等规格要求。3个试验池泥鳅养成总重量491kg,净增重479kg,平均成活率为80.03%,具体收获情况见表2。

表2 台湾泥鳅养殖试验收获情况

三、效益分析

体长2.5cm ~3.0cm的泥鳅苗100元/kg,泥鳅苗种成本为1200元;共消耗饲料584kg,饲料成本5260元,饲料系数1.22;电费药物等其他费用为572元,总成本7032元;按照塘口价格18元/kg计算,泥鳅销售收入8838元,净利润1806元,折合为106元/m3,具体投入产出情况见表3。

表3 养殖试验投入产出情况

四、分析与讨论

台湾泥鳅个体大,生长速度快,从4000尾/kg长至80尾/kg左右规格只需2个~3个月。本次养殖试验投入12kg苗种,结束时收获491kg,平均成活率为80.03%,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室内工厂化养殖台湾泥鳅是可行的。但该结果的前提是池底和池壁必须光滑,水质管理、饲养投喂、病害防控等必须精细科学。而工厂化养殖台湾泥鳅的最适放养密度和最大养殖容量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在湖南地区,大多数养殖者对台湾泥鳅的生活习性、饲养管理以及病害防控等了解不够,在养殖过程中常常出现很多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导致亏损,因此台湾泥鳅在湖南地区养殖推广仍需要基层技术推广部门对养殖户开展更多技术培训。

室内工厂化养殖台湾泥鳅水体容积小、密度大,水质变化大,泥鳅极易发生细菌感染、肠炎病、寄生虫病等病害,养殖期间科学投喂、定期杀菌消毒、镜检尤为重要。笔者在试验中发现,室内工厂化养殖泥鳅,稳定期内的水色通常为茶色、茶褐色,并且水体中生物絮团较为丰富,因此及时补充碳源物质、芽孢杆菌和EM菌,保持水体优质水色,是台湾泥鳅养殖的关键。此外,泥鳅比较敏感,养殖期间要避免突然改变水体环境,并且换池转移泥鳅时动作要快,装鱼容器表面必须光滑,避免造成其皮肤损伤。由于台湾泥鳅的惰性以及喜游池边,定点投喂时总有部分泥鳅吃不到饲料,为保证台湾泥鳅长势均匀,宜在环圆形池边缘均匀投喂。

各地消费者对台湾泥鳅的上市规格要求不同,通常湖南、湖北、四川等南方市场以中、小规格泥鳅为主,北方市场主要消费大规格泥鳅,养殖户可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价格灵活捕捞供应市场。

猜你喜欢
泥鳅苗种水温
泥鳅笼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捉泥鳅
捉泥鳅
一起去捉泥鳅吧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大联大:最先感知“水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