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优化策略研究*

2024-03-04 11:04杨华东
图书馆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双减家庭图书馆

叶 丹 包 宁 高 飞 叶 婷 陈 夏 杨华东

(杭州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0016)

近年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日益成为义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带来了育人格局的变革,对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1 公共图书馆优化家庭阅读推广工作的必要性

优化家庭阅读推广工作是图书馆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2019年2月,国家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规定,“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1],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这表明了国家对青少年教育的关注,敦促家校社教育体系的加速形成,以助力扭转当下愈演愈烈的“唯分数论”现象,树立立德树人、素养导向的育人观,让教育回归初心。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职能。因此,积极探索和优化家庭阅读推广策略,助力现代家庭教育,协同学校、家庭发挥教育共同体最优效应,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

优化家庭阅读推广工作是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双减”政策背景下,国内许多公共图书馆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实践探索,以适应家庭阅读推广的新变化。如,第十二届浦东图书馆学术论坛主题之一就是“双减”后如何开展儿童阅读服务,并成立了由12家公共图书馆参与的“长三角阅读引领区融合发展协同体”[3];四川省图书馆和成都市实验小学开展馆校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启“馆校双减”合作,打造阅读推广典型示范[4];广东茂名市图书馆“苗圃之家”青少年成长阅读项目通过“图书馆+”创新服务,积极打造青少年阅读成长服务新IP,通过线上线下开设主题阅读活动、本土特色研学游等形式,进一步丰富“双减”阅读推广服务举措[5]。学术研究方面,图书馆界也积极行动起来。如周倩芬[6]、曹桂平[7]、丁祖峰[8]就家庭亲子阅读推广方面展开了研究;彭康通[9]对于亲子阅读空间创建进行了研究;王改清[10]、唐科莉[11]、吴苏芬[12]研究了家庭教育支持方面的问题;王英华[13]、苏子君[14]提出了家庭阅读推广策略等。但纵观现有实践和研究,“双减”背景下的家庭阅读推广研究在深度、广度上仍存在不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加强。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家庭阅读推广工作的优化问题十分必要。

2 国内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服务现状分析

家庭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与空间建设、馆藏资源及活动推广息息相关。因此,笔者从这3个方面展开调研。

2.1 空间建设

空间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必要物理条件。当前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工作依托的场馆空间主要为公共图书馆的少儿部、对内不独立但对外宣称的少儿馆、完全独立的少儿馆。相对来说,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在空间、编制、经费、管理上都有更多的优势。故笔者采用网络调查法,对国内31个省会城市(含4个直辖市)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配备数量进行了调研。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区域划分方法,东部11个省会城市中有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8家,占比72.7%,中部10个省会级城市有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6家,占比60%,西部10个省会级城市有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4家,占比40%。东部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最多,西部最少。

2.2 馆藏资源

充足、高质量的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开展家庭阅读推广的基础。采用网络调查法对国内13家省、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2022年的馆藏资源进行调研,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13家省、市级少儿图书馆2022年馆藏资源情况

所调研的13家图书馆位于东部地区有5家,中部地区4家,西部地区4家。馆藏图书平均值分别为东部128.4万册,中部43.25万册,西部33.75万册。东部地区馆藏资源相对丰富,东、西部馆藏资源数量差异较大。

2.3 活动情况

活动是开展家庭阅读推广工作的依托形式。采用网络调查法对2020—2022年国内15家不同类型的儿童阅读空间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如表1所示。开展的家庭阅读推广活动中,面向亲子家庭的活动居多,占比60%,面向儿童的系列活动占比26.7%,面向家长的系列品牌活动较少,仅占比13.3%。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文本为依托,通过亲子阅读会、读书会的形式开展文本诵读、手作、游戏等,对阅读方法的针对性指导活动较少。活动的开展频率不高,开展周/次的占比33.3%,半月/次或月/次的占比66.7%。

表1 儿童阅读空间活动开展情况

2.4 国内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服务现状分析

从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家庭阅读推广工作调研情况来看,我国东部、中部省会城市配备了较多数量的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省、市级儿童图书馆文献资源配备也较为充足。各地图书馆均积极开展家庭阅读推广活动。但也明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图书馆空间建设、资源受地域、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东、西部差异较大;二是家庭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形式较为传统和单一,无法满足当前教育新趋势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三是面向儿童、亲子家庭的活动较多,面向家长的活动寥寥,服务对象不够全面。四是活动策划凭借组织者的个人偏好和经验来开展的多,科学地考量对应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去实施活动的少,基于文本内容的输出类活动多,阅读方法类的指导活动少。究其原因是当前图书馆对家庭阅读推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广理念相对陈旧,认知片面,以及活动策划人员专业知识支撑不足等,导致阅读推广活动质量良莠不齐。

3 国外图书馆少儿服务指南及家庭阅读推广优秀案例分析

3.1 国外儿童服务指南分析

图书馆少儿服务指南提供了少儿服务的理念指引和策略措施,具有参考价值。笔者重点聚焦IFLA(国际图联)发布的《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婴幼儿图书馆服务指南》《青少年图书馆服务指南》及《0~18岁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进行调研,如表2所示。

表2 国外少儿服务指南情况

3.2 国外家庭阅读推广优秀案例分析

英、美、俄、日等国家在家庭阅读推广工作中卓有成效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学习的范本,调研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国外家庭阅读推广案例情况

4 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优化策略及保障研究

基于上述对国内外图书馆的调研,笔者采用SWOT分析法对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进行宏观环境分析,了解外部机遇和挑战,明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空间、资源、活动3方面探讨优化策略,并从实施可行性角度提出制度、人员、合作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4.1 外部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同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全民阅读”已经连续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国家层面对于家庭教育和阅读的重视。

与此同时,数字时代公众的阅读形态和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纸质书到数字书,从深阅读到浅阅读,如何科学落实“双减”政策,如何提升未成年人课余时间的学习、生活质量,这些问题都给公共图书馆的家庭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4.2 自身优势与劣势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公共图书馆在政策、资金、资源、场地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有效保障家庭阅读推广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公共图书馆长期面向儿童、家长开展各类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策划、运营、管理经验。

当然,公共图书馆也存在着自身的劣势。很多公共图书馆尚未对家庭阅读推广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念,主观能动性弱,且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馆员专业知识背景支撑不足的问题,缺少相应的家庭阅读推广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导致科学阅读指导缺位,服务效能不高。

4.3 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优化策略

4.3.1 优化空间,共享资源

舒适的场馆、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图书馆加分,吸引更多的亲子家庭在“双减”之后走进图书馆。当前,国内图书馆空间、资源差异较大,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优化空间、共享资源。

东、中部的大、中型图书馆可以设置家庭阅读推广专区,优化场馆服务。如,2018年12月,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开设了全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家庭教育馆。该馆馆藏文献两万册,配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婴幼儿营养保健方面的中外文图书和报刊资料供读者阅览,同时在该区域内开展了家庭教育讲座、沙龙、心理咨询等多元化活动[23]。这类空间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使孩子和家长在阅读专区能够找到自身所需,值得借鉴推广。对于空间基础条件较弱的西部图书馆,可以鼓励家庭阅读空间的打造以及利用好社会空间,积极开拓户外空间。如,广东佛山“邻里图书馆”强调书架工程,以此推进家庭阅读,取得了良好成效。近几年“城市书房”“主题图书馆”遍地开花,曾经的咖啡馆、楼盘成了读者家门口的“图书馆”,给更多家庭带去了便利选择。美、英等多国图书馆建设“音乐花园”,在户外开展音乐主题图书阅读、夏日阅读挑战等[24],满足亲子家庭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受到热烈欢迎。

资源建设的优化则应朝着共享性积极探索。2018年,肥城市在山东省首创“五位一体”社区图书馆建设新模式,盘活肥城市新华书店、市图书馆和50家校园图书馆的资源,实现联网相互调配图书资源、通借通还,有效解决了社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匮乏问题[25]。2021年,浙江图书馆牵头开展全省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以数字化技术推动公共图书馆系统服务升级,整合全省资源,完善基层服务网络,破解城乡、区域间阅读资源不均衡的难题,推动全省公共图书馆高质量一体化发展[26]。未来,公共图书馆应借助现代网络科技力量,加强资源平台的开发和共享,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合服务。

4.3.2 多元活动,赋能家长

在“双减”政策出台、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图书馆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应更加多元,注重个性化能力的发展。除了讲座、故事会等传统活动形式,图书馆应充分考虑时代背景,数字赋能,多元呈现,优化活动形式和内容,从而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使其实现多元化发展,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如,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开展书法触屏、VR、全息立体书、交互多媒体扫描等体验活动,开设乐高机器人、STEM科学实验、VR自然课堂以及手工DIY等课程,为亲子家庭提供了解、接触和操作新鲜事物的体验感,以跨学科的学习方法,促进全民阅读、艺术、信息技术等多重素养的提升。

针对家庭阅读推广对象主要以未成年人为主的现状,图书馆应转变理念,面向未成年人和家长展开双核心服务,鼓励家长的融入。“阅读循环圈”理论指出,在儿童阅读中,“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7]。国外图书馆的指南和案例亦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双减”政策减轻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家长有了更多介入孩子生活的空间和时间。公共图书馆应做好家庭需求的调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家长,有意识地分层设计,将先进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课外阅读引导方法输送给家长,让公共图书馆成为家长的“教育赋能站”。

4.3.3 科学分级,授之以渔

以分级阅读理论作为支撑性教育理念来整体构建家庭阅读推广活动体系,以解决当前活动内容供给主观、随意,阅读指导欠缺且不够科学的问题。所谓分级阅读是指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以及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阅读图书指导[28]。这种教育范式目前已成为世界性阅读趋势。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中文分级阅读教育领军学者王蕾博士主编的“书香少年文学经典整本书阅读”丛书,果麦文化与亲近母语联合出版的“中文分级阅读文库”丛书、《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等,不仅以儿童阅读能力和素养发展要求精选相应书目,还提供体系化的阅读工具。图书馆活动策划者应与时俱进地学习分级阅读理论和相关成果文献,科学、系统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分级供给,授之以渔,从整体上提升活动品质。

4.4 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的保障措施

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工作同样离不开规范的制度、通力的社会合作、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等保障措施。

2013年,深圳图书馆制定了专门促进家庭阅读推广活动的管理方法,使家庭阅读推广活动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提供了借鉴样本。未来,公共图书馆的家庭阅读推广应从战略指引到目标设定,再到目标分解、绩效管理,朝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努力。

家庭阅读推广工作的持续性、深入性开展需要联合多方力量。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将家庭阅读推广活动纳入政府主导的大型阅读推广活动,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深化业界交流与协作,建设各地区家庭阅读推广图书馆联盟,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联合企业,以冠名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联合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版社、书店、媒体、儿童早教机构等各社会力量,多角度干预,形成合力;联合高校图书馆、地方科研机构等研究力量开展阅读指导、调研等专项研究,以科研促发展。

将专业阅读推广人的建设和培养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落实。以特聘专家为抓手,建立人才特聘机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与交流;制定多学科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结构,积极组织、鼓励员工根据自身优势、需求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成立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出台相关激励制度,组建专业研究、学科发展、业务钻研、项目管理等各类团队,以专业化建设推动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家庭图书馆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庭“煮”夫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图书馆
恋练有词
飞跃图书馆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