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对缺血性烟雾病儿童预后的影响

2024-03-06 03:11邵冰水王国文靳腾龙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烟雾缺血性血流

邵冰水, 王国文, 靳腾龙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郑州 453000)

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Willis环双侧主要分支血管的逐渐狭窄和闭塞,进而导致侧支异常的小血管网形成。根据症状表现,临床上将其分为出血型和缺血型,其中以缺血型居多,主要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运动障碍、癫痫等,有些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1]。儿童缺血性烟雾病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改善脑血流灌注,预防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治疗措施包括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两种,目前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尚有很大争议[2]。内科治疗缺血性烟雾病尚无确切有效药物,通常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临床常用药物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3]。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血管重建等方式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脑血流灌注,进而改善临床症状,无论是传统的搭桥术还是介入血管内开通,改善灌注的效果都不十分满意[4]。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是间接实现颅内外血管沟通的手术方式,其并发症相对较少且技术难度不高,在儿童缺血性烟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且目前鲜有与EDAS保守治疗对照的相关报道[5]。本研究旨在比较EDAS与保守治疗对缺血性烟雾病患儿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采用保守治疗,予以尼莫地平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821,规格:20 mg)口服,每日120 mg,连续服用2个月;阿司匹林肠溶片(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4002,规格:25 mg)口服,前2个月每日300 mg,2个月后调整至每日150 mg,长期服用。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采用EDAS治疗,沿着颞浅动脉顶支作直行切口,分离颞浅动脉,将颞肌完整剥离至颧骨水平,剔除动脉分支附着的动脉外膜。分别于中颅窝底部、颞浅线正上方钻孔,孔径需要能容纳颞浅动脉血管。在硬膜上做十字形切口,将颞浅动脉分支直接置于脑皮质上方。

1.2.3 评估标准 ①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7]: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儿的症状进行评分:完全恢复正常,计0分;有临床症状,但无明显残障,计1分;轻度残障,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一定影响,计2分;中度残障,日常活动需一定协助,但可独立行走,计3分;重度残障,离开他人协助无法行走,计4分;严重残障,卧床、大小便失禁,需持续照护,计5分;死亡,计6分。②ASITN/SIR评分[8]: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根据DSA检查结果进行量化评估:无侧支血流至缺血区域,计0分;缺血区域周围存在缓慢的侧支血流,伴随持续的血流灌注缺陷,计1分;缺血区域周围存在快速的侧支血流,伴随持续的血流灌注缺陷,但只有部分血流到达缺血区域,计2分;存在可见的侧支血流,缓慢地灌注到缺血区域,计3分;通过逆行血流,在缺血区域迅速灌注侧支血流,计4分。③血流动力学评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行头颅CTP灌注成像扫描。仪器采用西门子128层4D螺旋CT扫描仪,行头颅周围扫描,经肘正中静脉以4 mL·s-1的速率静脉团注碘造影剂,动态扫描。扫描得到的原始图像传送至工作站,采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后处理,由神经外科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共同根据伪彩图异常灌注分布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划定感兴趣区,得到的灌注参数与对侧对比,得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时间(rMTT)。④颈内外动脉血流量检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取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支血管血流量。

1.2.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评分(mRS、ASITN/SIR)、血流动力学参数(rCBV、rCBF、rTTP、rMTT)、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分支血管血流量及随访结果(随访终点mRS>2分、再卒中、死亡)。

2 结果

2.1 EDAS手术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脑积水2例,均发生于术后2周内,3个月内无死亡、再卒中事件。

2.2 2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mRS评分与ASITN/SI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SITN/SIR评分较治疗前差异不大,观察组ASITN/SIR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rCBV、rCBF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TP、rMT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2.4 2组患儿治疗前后颈内外动脉血管血流量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颈内外动脉血管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支血管血流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前后颈内外动脉血管血流量比较

2.5 2组患儿随访结果比较 2组随访时间与死亡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终点mRS>2、再卒中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随访结果比较

3 讨论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的闭塞性脑血管病,其中缺血型较为常见,临床治疗方式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降低卒中再发率,儿童血管相对纤细,直接搭桥手术操作难度较大,临床应用受限,目前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一定争议。

有观点认为,内科保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烟雾病患儿的症状,包括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治疗,以及一些针对烟雾病症状的对症治疗方法,如抗癫痫药物等,也有学者认为,外科手术干预可能比内科保守治疗更有效,可以降低缺血性烟雾病再发梗死的风险,改善病程和预后[9-10]。侧支循环代偿在缺血性烟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改善“贫困灌注”,颅内-颅外动脉搭桥术属于直接增加脑血流量的治疗方式,是过去临床首选术式,但对于不适合搭桥手术的儿童,采用间接血运重建的方式也可实现不错的治疗效果[11]。EDAS是间接实现颅内外血管沟通的手术方式,与搭桥术相比,其技术难度更低,不需术中阻断颅内动脉血流,可缓慢、逐步增加脑灌注,因此可以针对性的改善局部脑组织灌注,且术后不容易出现高灌注下降。多年的治疗经验显示,EDAS的手术安全性很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2-13],本研究中观察组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仅2例出现脑积水,无卒中和死亡事件,佐证了其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ASITN/SIR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SITN/SIR评分较对照组提高,且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支血管血流量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提示与保守治疗相比,EDAS可促进缺血区域侧支循环的建立,进而改善临床症状。

缺血性烟雾病的病理特点是双侧颈内动脉末端进行性狭窄,导致血流供应不足,需要通过建立侧支循环代偿来维持正常的脑血流。当侧支循环无法维持正常的脑血流时,颅内阻力血管代偿性扩张,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血管无法继续扩张,从而导致脑组织出现不可逆的缺血性损伤,出现临床症状[14]。由于颅内阻力血管的代偿性扩张是短期内适应性反应,不能长期维持正常的脑血流。因此,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缺血性烟雾病,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缺血性烟雾病患儿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侧支循环代偿密切相关,因此血流动力学检测对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5]。CT灌注成像通过测量rCBV、rCBF、rTTP、rMTT等脑灌注参数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分析治疗前后血流改善情况,其中rCBV、rCBF可反映缺血区血流情况,rTTP、rMTT反映局部血流速度及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儿rCBV、rCBF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rTTP、rMT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EDAS可更有效的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随访终点mRS>2、再卒中率低于对照组,提示EDAS远期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可降低远期卒中发生率。

综上所述,EDAS治疗缺血性烟雾病儿童可有效改善脑血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远期卒中发生率,与保守治疗相比,患儿获益更大。本研究的局限在于样本量有限,且随访时长不同,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论。

猜你喜欢
烟雾缺血性血流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咸阳锁紧烟雾与尘土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