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旅产业视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
——以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为例

2024-03-07 07:40李晓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

李晓燕

(阜阳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淮河文化是兼收并蓄且源远流长的。从广义上来看,淮河文化包括了豫、皖、鲁、苏沿淮河流域形成的文化现象;从狭义上来看,主要指吴越、荆楚和中原文化之间相互交汇的文化带。因此,淮河文化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细腻,徜徉于其间的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也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2022 年,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指出:“要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并且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突出地方文化特色。”[1]由此可见,文旅产业的融合已逐步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趋势。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淮河流域民间美术在儒道文化的基础上,依托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如果能对其进行适当的文旅开发,不仅能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其自身的美学价值,更是能从产业角度为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又一轮的发展注入了生命力。

一、文旅产业视阈下开发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近年来,人们对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承与保护方面,因而许多人忽视了工作重点——有效利用。如果没有对这些民间资源进行合理充分地利用,只是一味地加以保护,不断地投入而无产出,那么这些工作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淮河流域民间美术本就具有文化、历史、艺术等诸多附加价值,是很好的文旅资源。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这些民间美术面临着较为艰难的生存环境,如无传承人、市场需求微薄、受众面小等多种现实问题。如果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势必会打造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一)开发的必要性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淮河流域民间美术是重要的文化资源,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文明,更是文化产业的形式之一。如果要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那么只有将其作为产业来运作,挖掘其中的经济价值,才能形成一条可持续开发的路径。

首先,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民间美术的实质就是通过文旅的方式来体验淮河的美术与历史。淮河流域民间美术具有历史文化、科普考察等一系列的价值,因此可以开发多种文旅产品并形成产业链。如柳编、年画可以打造文化品牌,剪纸、泥塑等则可以形成产业链,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再如灵璧画等艺术可以展开科学研究。

其次,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是不同历史阶段之下形成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都蕴藏着不同的历史价值。这些民间美术是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的有效依据,是“重现”历史的外在根据。如“徽州三雕”的历史悠久,从它们的结构、造型、图案来看,便能够推断其形成的年代背景、文明的兴衰、民族的关系等。

最后,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价值。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都是在独特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很多民间美术都有历史性、地域性、独特性的美学特征。这些资源不仅能够提升淮河流域的形象和知名度,更是成为了游人的精神寄托。如农民画、彩陶等,都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价值。

对于淮河流域民间美术向文旅方向转化的问题,目前许多专家学者都是持支持态度的。如顾欣桐的《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的戏剧实践——以故宫博物院为例》便强调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再现与活化的重要性,并通过多方面对戏剧形式进行了尝试[2]。翁珉鸣的《文化产业化背景下武夷山“道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策略》,强调要通过文旅产品的开发来更好地推动武夷山“道文化”旅游产品的产业运作效率[3]。李阳的《文旅融合视阈下“振兴川剧”可行性探讨》,通过分析川剧旅游开发的条件及现状,展现其独一无二的艺术文化内涵,认为应该在文旅融合的视阈下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特色场域、拓展“体验式”开发[4]。刘中华、焦基鹏的《文旅融合背景下海派传统工艺美术IP 资源开发策略研究》认为传统工艺美术IP 资源开发是激活文旅产业的密钥,要通过产业融合等四个维度,推动海派非遗文旅空间融合[5]。这些文章都肯定了文旅资源对民间艺术的改善作用,有利于其发展与生存。综上可见,对淮河流域民间美术进行适当的开发与挖掘,不仅能够发挥自身价值,还能够拉动众多关联产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把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在开发文旅资源的同时又保护了文化。一方面,为这些产业提供的资金支撑自不必说,另一方面也宣传了相关人文文化,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位,有效地促进文旅产业的融合。这不仅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也是促进当地产业升级与地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旅产业视角下对淮河流域民间美术进行开发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二)开发的可行性

首先,文旅产业视阈下开发淮河流域民间美术受到政府支持。正如上文所说,《“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为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构建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保证。因此,政府要大力扶植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产业,联通相关部门,直面百姓需求,推动其与经济的结盟,并进行引导与调控[6]。近年来,随着淮河文化旅游宣传月的展开、“文化遗产日”的确立以及“淮上风情”、“大地欢歌·淮水奔腾”、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创新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的举办是文旅融合的新途径,为后续文旅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此外,《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办法及系列基准的通知》以及《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等通知也为文旅产业发展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文旅产业视阈下开发淮河流域民间美术具备基本条件。淮河流域民间美术有着深厚的文化资源,近三年来已有近50 个县(市、区)、乡镇(街道)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有36 人被评为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深厚的历史、优良的生态、丰富的文化是其顺应文旅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的必然需求,也是当地文旅深度融合的突破口之一。如通过“手工+机械”的方式复兴地方工艺技术,成立美术馆、美术工艺馆让游客体会美术品的制作过程等,这不仅增强了民间美术的“活性”,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积极推进文旅融合项目,能够打造更多旅游模式,促进多样消费,实现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此外,这也能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升城市的综合内涵,改善当前民间美术发展以售卖、欣赏、展览为主的单一局面。

最后,文旅产业视阈下开发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淮河流域民间美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对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提出了转型的要求。在文旅融合的视阈下开发淮河流域民间美术是增强文化内涵、挖掘地方特色、拓展潜在消费市场的可行方法。民间美术顺势而为展开相关活动,正是抓住时代契机、接轨现代科技、满足自身转型的需求。在实际实践当中,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湖南隆回县花瑶族的“呜哇山歌”与挑花技术、凤凰古城的文化旅游、浙江乌镇、皖南古建筑民居等都是文旅产业开发的成功之作,它们为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发展打下了范例。因此,文旅产业视角下的淮河流域民间美术开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

二、淮河流域民间美术概况及发展困境

淮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十分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淮河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西周时的胡子国(亳州市利辛县)、沈子国(阜阳市临泉县)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便有了原阳县、新县等行政区域,北魏与唐时,这里设有颍州。淮河流域人杰地灵,人才济济。此外,这里河网密布发达的水利条件也为南北之间的交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中原到东部,形成了一条以淮河为纽带的文化长廊。作为中原文化与江淮文化的咽喉要道,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一)淮河流域民间美术概况

1.源远流长的美术历史

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为“四渎”,是苏、鲁、豫、皖地区百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淮南子》载:“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乱修曲出。”[7]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的宋国,皖北书画艺术已久负盛名。秦汉之后,墓室壁画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凤台等地出土的汉朝画像石刻有舞蹈图案。魏晋南北朝之际的山水画与花鸟画蔚然成风,王廙的《异兽图》《鱼龙戏水绢图》广为流传,被称作“过江后为晋代书画第一”[8]。隋唐以后,由于山水画的独立发展,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也更加倾向于山水创作。北宋时期,民间美术开始蓬勃兴起,如剪纸、年画等直至近现代也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深厚的文化艺术孕育了许许多多的艺术之乡,使美术创作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如太和县被誉为“中国书画之乡”,界首市被誉为“中国剪纸之乡”,歙县被誉为“中国牌坊之乡”。

2.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

淮柯流域的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如戏曲、杂技、剪纸等,带有较为强烈的地方特色。以安徽省为例,截至2015 年共拥有国家级非遗29 项,省级非遗130 项,市级与县级的非遗项目以及未被列入非遗名录的文化遗产数以万计。仅以省级的非遗项目来看,传统美术约有13 项,民俗约有12 项,可见,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与省级中占比是十分庞大的[9]。主要包括毫州剪纸、阜阳剪纸、皖南年画、皖北年画、凤阳凤画、徽州木雕、界首彩陶、浅绛彩瓷画等,具体可见表1。这些民间美术的创作与发展,大多围绕着淮河流域的神话演绎、民间故事、宗教习俗而展开,与当地的人文思想密切相关,成为淮河流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目前,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各方参与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民间美术正稳步发展。

表1 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1)民间剪纸

淮河流域的民间剪纸以阜阳、淮北、亳州最具特色。通过剪、刻、染等方式制成复杂的图案。剪纸的题材来源于汉朝的“剪影”,取材于民间故事与传说,融诗、书、画为一体。以阜阳剪纸为例,其剪纸多以花卉、鸟、虫意象为主,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形象生动,纹样丰富,兼具南方地区的柔美与北方地区的粗犷(如图1)。作品多流传于民间,有很强的民俗性与生活气息。淮北剪纸与亳州剪纸、阜阳剪纸略有差别,但大体相似。淮河流域的剪纸艺术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喜庆的红色与美满的图案成为人们表达美好生活的载体。

图1 阜阳剪纸

(2)民间绘画

年画是中华文明中特有的文化表现方式,大多包含喜庆祥和的寓意。淮河流域的民间年画以神话故事为主,“钟馗捉鬼”是民间绘画反复表现的年画故事。这些年画鲜明艳丽,质朴生动,是民间绘画的典型代表。灵璧钟馗画、天长判官画、凤阳凤画,被称作“江北三绝”。其中的凤阳凤画,题材以凤凰为主,风格独特,色彩艳丽;灵璧钟馗画,它蕴雅于拙,寓美于丑,被称作画中的“活化石”,灵璧也被称作“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如图2)。

图2 已故钟道画家尹玉麟作画

此外,萧县的农民画也驰名遐迩,农民书画家的队伍不断壮大,萧县也被称为“中国农民画艺术之乡”;砀山的烙画将绘画艺术与烙绘技艺巧妙地结合,形式多样,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蚌埠市的浅绛彩瓷画具有浓烈的文人气息,笔情墨趣徐徐散发于清丽淡雅的瓷器之间。

作为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淮河流域的民间绘画是集历史、民俗、文化于一身的缩影,表达了当地朴素的民间信仰与自由奔放的文化底蕴。

(3)民间彩陶

从唐代以来,界首彩陶就已经十分成熟(如图3)。界首市沙河南岸的13 个村被冠以“陶窑”的称号,是界首彩陶的重要产地。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彩陶远销海外,打开国际市场。

(4)民间雕刻

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被称作“徽州三雕”(如图4)。木雕的题材广泛,主要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的手法;石雕主要以动植物形象为主,雕法较为简单,整体风格古朴大方;砖雕的用料与制作十分考究,主要用于祠堂、寺庙等建筑物上,使建筑物显得庄重。它们是民间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 卢莉华、卢华《石榴瓶》

(5)民间柳编

阜南县的黄岗柳编历史悠久,是一项真正融于百姓生活的民间美术(如图5)。这些柳编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是人们的生产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柳编逐渐成为工艺品,黄岗也被誉为“中国柳编之乡”。

图5 徐治合柳编作品

尽管淮河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业链在不断地进行完善,但总体来看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步。在2023 年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只有合肥包河创意文化产业园获批。

在文化方面,安徽举办了许多会展,如第十二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亳州谯城区“五马桃花节”、安徽省剪纸艺术节、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中国柳编之都·阜南”等活动。安徽举办的文化节从原有的具有展示色彩的形式逐渐向着政府投资、高实效性、市场运作为主转变,让会展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提升了其作用,也提高了交易额。不仅如此,该地区还经常参加各省的展会,比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北京文博会等,扩大了人们对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了解。在旅游方面,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正在增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近年来,该地区正在建设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如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的构建“最美皖南、风情淮河、传奇皖北”等“六大特色板块”宣传项目,并设立了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借助各大媒体的宣传,有效地树立了品牌形象。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该地区在文化与旅游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应多关注传统的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便是其中的一片宝藏。目前,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资源非常多,但与其他地方的资源相比,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导致无法真正带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比如淮河地区有名的剪纸艺术与年画艺术,更多的是圈内人熟悉,并未在全国打响知名度,也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因此,需要进一步整合文化,重视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在不破坏遗产的基础之上,尽最大的可能将它们转化为可持续发展资源。

(二)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发展困境

1.产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失衡

目前,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种类是多样的,但由于产业规模一般都是家庭作坊式,并未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甚至有的手工艺人一直秉持着工艺密不外传的观念,导致别人无法学习与传承。从表2 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产业并未形成规模,多是小微企业,拥有100 万以上注册资金的产业寥寥无几。资金的匮乏加上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十分不利的。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强有力的品牌作为支撑,只是在本地或共同文化圈内有名气,相比杨柳青年画、泥人张这些品牌效应较强的艺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经济效益不佳,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经济情况也相对不好,缺少启动资金导致了这些产品的开发后劲不足。

表2 部分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产业现阶段发展情况

此外,产品的结构失衡也阻碍了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发展。民间美术只有扎根于日常的生产生活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上述的民间美术多用于装饰、起居、游艺等方面。产品的复制性较强,融合性的创新产品不多;产品的民间性较多,美术性较少;产品较为注重实用性,缺乏艺术性[10]。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民俗产品势必会随着城镇化的转移而缩小消费市场。

2.创新能力不足,生产能力匮乏

首先,对于淮河流域民间美术来说,其创新能力不足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作品内容的缺乏。在市场化与信息化的冲击之下,民间美术往往缺少对内容的理解与思考,只是停留在表层的图像嫁接之中,失去了美术自身独有的文化性。

二是创新人才缺少。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系统是较为封闭的,多为父—子、师—徒的传授体系。随着社会的更新迭代,这样的传承体系不利于知识的流动与融合,使手艺人与社会脱节。此外,现在许多地方院校尚未设立民间美术相关专业,这也缺乏对人才的系统性培养与后续支撑。

其次,生产能力匮乏也是影响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一个方面。在传统美术生产的过程中,都是手艺人通过自己高超的技艺进行手工制作的。尽管这些工艺品制作精良,但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很容易被市场淘汰,不具备竞争优势。更为严峻的是,目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事已高,手工传承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以阜阳剪纸来说,60~75 岁左右的剪纸艺人为上端传承链,这批人拥有自己的绝活,但由于年老体弱,目前已寥寥无几;35~60 岁左右的剪纸艺人为中端传承链,他们技艺娴熟,但观念较为保守,为剪纸守成者;20 岁左右的剪纸艺人为下端传承链,但由于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传承链呈青黄不接的状态,出现传承断档。再如黄岗柳编,由于柳编的生产与经营人员都是农民,缺少复合型人才,无法做到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凡此种种都让民间美术的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3.宣传力度不足,后续难以为继

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主要是以手艺人的传承为主,他们缺乏宣传意识与品牌意识,对产品的营销手段也较为单一,如阜阳剪纸、界首彩陶这些传统美术,大部分只有内行人了解,许多产品的销售仅限于本土。据调查发现,当地许多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甚了解,也不是很感兴趣,作为未来民间美术发展的主力,他们毫不在意自己对于美术传承的影响。此外,与现代新兴产业相比,政府对于民间美术的关注度是不够的,大多是将其作为第三产业的附属元素进行发展,导致民间美术企业的后续发展难以为继。

三、文旅产业视阈下淮河流域民间美术开发策略

若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生存并进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经由政府的扶持与民间资本的注入,对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进行开发,这样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当以消费为起点对民间美术进行重构时,其巨大的价值才会凸显出来。将民间美术与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情感表达联系起来,是民间美术重获生命力的可行途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

(一)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质企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党中央对当前的经济发展也作了战略性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1]。在新经济发展的态势之下,文旅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之一。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文化价值。

首先,出台激励政策。通过政策的导引,将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家庭小作坊模式向规模化的文旅产业转化。如通过简化行政手续、招商引资、媒体宣传等加强对文旅产业融合的指导。阜阳市政府每年都会进行皖西北文化旅游商贸会,吸引外资,带动经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这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次重大尝试,这种形式可以扩大到淮河流域的各个省份之中。

其次,政府要培育、催化优质企业。只有政府介入并加以推动,才能让民间美术突破传统困境。以剪纸为例,将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打开市场。将传统剪纸图案应用于门帘、窗帘等图案中,辅以现代化时尚元素,为剪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再有,剪纸盲盒、剪纸礼包等新型产品都很受年青人的喜爱与追捧。将剪纸活动穿插于这类活动中,不仅能展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还能让观众与游客体验剪纸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同时,企业也要把握历史契机,积极进行转型。以凤阳凤画为例,现阶段,凤阳凤画的传承人主要来自于民间,因此,当地政府要逐步建立完善的传承人保护体制,让凤阳凤画能够长久流传。此外,还要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向民众宣传其制作流程与创作技巧,全面进行推广。同时,相关部门也要介入,将凤阳凤画进行分类并加以推广,并通过展览、拍卖等方式使其向着更高端的方向迈进。

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间美术产品创作的动力源泉,而现代化的设计思维会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因此,企业也要善于把握产品的文化内核,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体验,将“卖产品”的销售模式调整为“卖文化”的销售模式。同时建立相关产品的体系,将产品从“有形”中挣脱出来,赋予顾客某种“无形”的文化体验。

(二)整合资源配置,开发文旅资源

目前,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资源众多,但是在市场化产品的冲击之下,传统美术不仅没有价格的优势,也跟不上潮流发展。因此,要整合资源配置,融合文化要素接驳业态模式。对此,民间美术要打破传统的单打独斗式的个体营销方式,积极与其他行业建立联系,实现优质资源的价值重构。与产业链中的企业建立横向融合(文化、人才、技术等)与纵向融合(上游产业、技术研发),并通过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创造诸如“剪纸+绘画”“绘画+木雕”等多种新型业态模式,形成品牌效应,开创出多种文化消费模式。

着手开发旅游产业的资源配置。现今淮河流域的旅游产业较为发达,如阜阳生态乐园、颍州西湖等,但这些游园商业气息较重,并未显现出明显的文化气息,未能形成旅游品牌。因此,必须优化淮河地区的旅游配置,加大扶持力度,对相关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池州市青阳县杨田镇农展中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其“非遗+文创”的运营模式与“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形成龙头带动效应,带动了小镇的经济发展。

此外,也要鼓励民间资本的介入,在旅游园区中增添人文景点,如在界首彩陶制坯、临泉毛笔的制作工坊中增添制作平台或展示平台,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单独的文化景点呈现出来。如可以通过手把手地教授游客如何制作陶坯,让游客亲自参与制作过程;引入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加大非遗传承的推广力度,让游客在体验活态制造过程之后适量购买纪念品以增添经济效益。

(三)加强技术支撑,创新旅游产品

首先,要以技术为支撑,加强产品的质量。如果说民间美术的传统文化能够提升产品的品位,那么新的工艺与新的技术则会将让产品从低端向着高精尖方向转变,极大地提高其附加值与竞争力。其次,在旅游的语境当中,某些能凸显地域风格的地方化特色可以满足游客对异域文化的渴望,因此,文化实践者会竭力强调空间与地方风物、历史、信仰、艺术等传统关联,以突出产品的“地方之感”[12]。六安市叶集区在这方面深挖非遗的文旅价值,通过“文化+旅游”的模式,实现了“1+1>2”的效果。叶集区投入大量资金,并予以充分的技术支撑,建有非遗展厅、姚李镇展览馆等文化非遗展馆,推进“非遗园区+农业旅游”的体验活动,传承保护非遗资源,深挖文化内涵。

淮河流域民间美术的历史悠久,之所以到今天仍具活力,就是因为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其不断地进行创新。因此,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之下,一定不能故步自封,要将产品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提升品牌效应,创新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消费模式,加大对非遗产品的传承力度(如木雕工艺品、剪纸、毛笔等)。对于民间美术的开发,一定要将不同时代与不同特征的产品展示出来,并通过某种新奇感来激发游客的审美体验。

(四)强化人才培养,引导人才流向

将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作为文旅资源开发的第三产业是较为新兴的,这一行业不仅需要领头羊,还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只有老艺人与年轻人齐头并进,才能促进产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与融合,相关地区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政府在进行政策支持的同时,也要为各研发部门创造有力的条件,促进资源共享。目前,阜阳剪纸有王京胜等传人,灵璧钟馗画有孙淮滨等传人。政府与媒体将这些传承人进行宣传推广,不仅能打造淮河美术文化的活招牌,也可带动人才的培养。如阜阳青平坊剪纸有限公司与界首市王京胜彩陶艺术有限公司跟阜阳师范大学进行合作办学,开设剪纸与彩陶相关课程,就极大地促进了民间美术的发展。再如,自2018 年,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活动以来,非遗传承人受邀带着各自的“绝技”,相继走进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等多个高校,演示剪纸、刻砚、彩绘贴金等多种传统技艺,赓续文化薪火。将校企合作的形式作为民间美术的孵化地,将产学研进行有机结合,能够为民间美术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

在文旅产业视阈下对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进行合理开发是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能够使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永久地焕发生机。文旅产业的融合不仅能将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进行更加广泛的传播,还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发展,通过创新产品和经营模式调整产业结构,达到供需平衡。

四、结语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发展淮河流域民间美术文化不仅加快了文旅产业的发展,也让民间美术焕发出生命力与吸引力,促进地区经济转型。未来,要及时总结相关经验,加强宣传与推广,带动文旅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提供更多可复制与可推广的经验。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文旅照明的兴起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