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中CYFRA21-1水平与口腔上皮癌变进程的相关性研究

2024-03-12 09:24武宝峰孙吏聪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微核口腔癌唾液

武宝峰 李 宏 孙吏聪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发生于口腔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口腔鳞癌多表现为溃疡增生,后期逐渐增大变成菜花样肿物或者火山口样肿物,形成浸润块,后期可以转移,常见有淋巴结转移和肺转移[1]。早期口腔鳞癌经过及时治疗,治愈率较高,如果出现进展至后期发生转移,则只能通过放化疗辅助治疗提高生存质量,治愈率极低[2]。有研究认为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能够反应口腔上皮癌变时的染色体损伤情况,而CYFRA21-1则是广泛应用于各类癌症诊断的标志物[3-4]。本研究目的为探清两者与口腔上皮癌变进程的关系,为早期口腔鳞癌较前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102例进行回归性分析,包括舌白斑57例(白斑组),口腔鳞状细胞癌45例(鳞癌组),另选同期检查口腔黏膜正常人员44例(正常组),鳞状细胞癌根据TNM分期分为早期(Ⅰ、Ⅱ期)组19例和中晚期(Ⅲ、Ⅳ期)组25例。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舌白斑或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相关诊断标准[5-6];②年龄25~72岁;③无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④此前无放化疗治疗史。排除标准:①白色角化病、扁平苔藓患者;②孕妇患者。正常组人员均为无吸烟史及放化疗史,未服用过免疫抑制剂,经体检无口腔类及其他疾病的完全健康者。白斑组患者男性34例,女性23例,年龄26~72(46.17±7.22)岁;鳞癌组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25~72(46.09±8.03)岁;正常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27~71(47.16±7.37)岁,三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 使用消毒漱口液对患者口腔进行清理后取刮片刮取各组人员口腔上皮黏膜并固定、染色、制片待检测。 在400倍显微镜(型号:BD-SW50,厂家: 广东博视达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下观察涂片并计数,单个涂片计数 500 个细胞,记录带有微核的细胞数,并换算出微核细胞百分比数(%)。

1.2.2 血清、唾液CYFRA21-1检测 采集所有入组人员体检或住院时空腹上臂静脉血3 ml,置于无菌抗凝管内,静置10分钟,3000转/分钟进行30分钟离心操作,收集血清标本冷冻保存;入组人员于清晨使用消毒漱口液清理口腔后,收集唾液样本3 ml于试管低温环境下保存待检测;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及唾液中的CYFRA21-1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科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①三组人员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对比;②鳞癌分组中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对比;③鳞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单因素分析;④鳞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分析;⑤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对早期鳞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人员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对比

三组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表达水平为:鳞癌组>白斑组>正常组,三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人员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对比

2.2 鳞癌分组中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对比

鳞癌患者中晚期组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表达水平均高于早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鳞癌分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对比

2.3 鳞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

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血清CYFRA21-1、唾液CYFRA21-1均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癌症进程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表4。

表3 单因素分析

表4 鳞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分析

2.4 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对早期鳞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血清CYFRA21-1、唾液CYFRA21-1单项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4.0%、72.0%、64.0%,特异度分别为78.9%、68.4%、73.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0%、84.2%,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对早期鳞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最好,见表5、图1。

图1 ROC曲线图

表5 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对早期鳞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据有关数据统计,国内口腔癌患者数目占头颈部肿瘤的5%~20%,是仅次于鼻咽癌的头颈部第二大恶性肿瘤[7-8]。多数口腔癌患者由白斑、红斑、扁平苔藓等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长期进展所致,探索能够帮助预测诊断早期口腔癌和癌前病变的方法对于提高预后情况有着重要意义[9]。微核细胞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由染色体断裂的小片段形成,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出现微核,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10]。口腔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的分裂和增值会受到破坏并且损伤到染色体,造成微核细胞数量的增加,因此微核细胞计数与口腔黏膜细胞的癌变可能存在一定联系,可以作为其诊断预测的研究方向[11]。CYFRA21-1则是常作为上皮细胞源性的肿瘤标志物,在正常人的血清中较低,当CYFRA21-1的表达出现异常升高则提示可能出现恶性肿瘤病变的情况,尤其在肺鳞癌中的阳性率较高,因此,也是肺部鳞状细胞癌首选肿瘤标志物[12]。其它还有宫颈癌、乳腺癌、膀胱癌也可能会出现CYFRA21-1偏高情况,而一些少数良性疾病也会出现指标轻度升高变化,如呼吸道炎症、消化道溃疡等,但是并不能明确证明是恶性病变,通常需要结合其它指标给予判断[13]。

本研究对口腔癌、癌前病变患者、正常人员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以及血清、唾液中CYFRA21-1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口腔癌患者的微核细胞计数以及血清、唾液中CYFRA21-1都要显著高于癌前病变患者以及正常人员体内的表达,同时不同分期的鳞癌患者的对比结果也显示中后期患者的微核细胞计数以及血清、唾液CYFRA21-1显著高于早期患者,提示微核细胞计数以及血清、唾液CYFRA21-1均与口腔黏膜的癌变进程密切相关。国内对于微核细胞与口腔癌的研究鲜有报道,2000年周睿等[14]对口腔黏膜癌前病变脱落的微核细胞计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患有白斑等口腔癌前病变疾病患者的微核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正常人,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细胞角蛋白是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癌症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内蛋白酶会将细胞角蛋白分解为CYFRA21-1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15]。本次研究发现不论是口腔疾病患者还是正常人,唾液中的CYFRA21-1都要远高于其血液中的含量而唾液CYFRA21-1的检测效能却低于血清CYFRA21-1检测,推测可能是因为样本数据较少的缘故。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得,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血清CYFRA21-1、唾液CYFRA21-1均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癌症进程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早期鳞癌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血清CYFRA21-1、唾液CYFRA21-1单项检测,提示三项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更高。

综上,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与鳞癌等口腔疾病的进程存在密切联系,可以帮助预测诊断早期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

猜你喜欢
微核口腔癌唾液
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探讨唾液与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关系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我们一辈子能产生多少口水
汞、砷、甲醛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及污染评价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重金属铅、镍对苦菜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
多细胞系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法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