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

2024-03-15 02:13程小伟朱向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青少年

黄 俭,程小伟,朱向阳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江苏 南通 226000)

抑郁症主要是一种以长期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近年来,据临床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该疾病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使得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1-2]。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行为是指无自杀意图时直接地、故意地对自我身体组织进行损伤的行为,且该行为不被社会和文化所认可,如撞头、切割皮肤、烫烙等[3]。既往报道指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发生与患者早期创伤经历、家庭因素等有关,但尚无统一定论[4-5]。因此,有效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高危因素,对降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发生的意义重大。但目前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仍需探究。基于此,本研究以11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114例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6]中关于抑郁症的相关诊断标准者;均为青少年者;临床资料完整者等。2)排除标准:入组前3个月使用过影响铁蛋白、血脂及血糖水平的药物和抗抑郁药物者;伴有其他精神障碍疾病者;伴有严重智力障碍者;存在严重自杀风险行为者;既往参与过其他相关研究者等。本研究已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19KS032)。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纳入对象的临床资料,含体质量指数(BMI)、年龄、性别、居住地、抑郁症病程、有无留守经历、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寄宿、有无焦虑[予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评估焦虑程度,SAS评分≥50分,即判断存在焦虑]、抑郁程度[予以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估抑郁程度,轻度:50~59;中度:60~69分;重度:≥70分]、有无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有无童年虐待、有无外伤史、是否受过校园欺凌、是否合并躯体疾病等。为确保资料有效性,临床资料调查员经统一培训。

1.2.2 NSSI判断标准 过去1年内,参照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adolescent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ANSAQ)[8]判断NSSI,ANSAQ含12个条目,若患者出现12种NSSI行为之一,即判断存在NSSI行为。根据纳入对象是否伴有NSSI分为不伴有NSSI组(55例)、伴有NSSI组(59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予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高危因素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NSSI的单因素分析

伴有NSSI组与不伴有NSSI组有无焦虑、抑郁程度、有无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有无童年虐待、是否受过校园欺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NSSI的单因素分析因素

2.2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焦虑、抑郁程度、童年家庭功能不全、童年虐待、受过校园欺凌为自变量,因变量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发生情况(未发生= 0,发生= 1),结果显示,有焦虑、重度抑郁、有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有童年虐待、受过校园欺凌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独立高危因素(OR= 2.680、3.102、2.404、2.875、2.921,P<0.05)。见表2。

表2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NSSI行为是青少年抑郁较常见的症状[9-10]。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旦发生NSSI行为,不仅可加重其病情,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引发自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1-12]。因此,有效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高危因素,对临床医生后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减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发生尤为关键。

本研究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单因素发现,伴有NSSI组与不伴有NSSI组有无焦虑、抑郁程度、有无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有无童年虐待、是否受过校园欺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独立高危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有焦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更易受人际交往中负性事件、学业成绩、家庭氛围等的影响,在这些高压的不良因素刺激下,患者易产生诸多消极观念,如逃避现实、自责、自罪、自卑等,并因一时的挫折感、消极情绪引发强烈的自伤冲动,进而增加NSSI发生的风险[13-14]。既往有研究指出,NSSI与抑郁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15]。重度抑郁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其易激惹的症状更加明显,情绪调节能力失控,患者沉浸于内心世界,易产生自伤冲动,进而增加NSSI发生的几率[16]。童年家庭功能不全包括父母离异、分居、死亡等因素导致家庭结构破裂,有童年家庭功能不全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其多伴有不良消极情绪,而多数患者由于家庭结构破裂,无法通过恰当的渠道调节不良情绪,宣泄生活压力,进而易增加NSSI发生的风险[17-18]。童年虐待是指父母、看护者或监护人对儿童施以性、语言、躯体上的暴力,致使其心理、情感、躯体遭受重大伤害,有童年虐待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其心理、情感、躯体等遭受重大伤害,存在各种无法控制的情绪、思维活动及不适感受,进而导致其易在极度不安的情形下发生过激行为,进一步增加NSSI发生的几率[19-20]。受过校园欺凌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其多伴有消极情绪,极度缺乏安全感,且多数患者被孤立,无法通过恰当的渠道宣泄内心压力,进而易增加NSSI发生的几率[21-22]。因此,临床可据此给予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针对性预防对策如下。对于有焦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可指导其对自身情绪的识别,鼓励向周围的人正确表达情感,同时适当进行规律体育活动,如跑步、骑行、游泳、登山等,以舒缓不良情绪,也可采用深呼吸、冥想、渐序放松肌肉等方式放松身心,以减轻焦虑程度,必要时可给予药物治疗。对于重度抑郁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规律足量足疗程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与其家人一起建立治疗联盟保证患者的安全,可指导患者通过写认知行为日记的方式,将情绪记录并整理,并积极与信任的人进行交流,改变其可能存在的不良认知以舒缓抑郁情绪。对于有童年家庭功能不全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可予以家庭治疗,耐心倾听其烦恼,鼓励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探讨积极的家庭互动模式,形成正性有效的沟通模式,促进家庭关系和谐,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坚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负性情绪,以减轻其不良心理。对于有童年虐待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建议与患者最为亲近的家庭成员多与其进行谈心,通过提供安全环境鼓励情绪宣泄,利用角色扮演等形式锻炼患者的应对技巧,增加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对自己负性情绪的信心。教会其处理困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方式宣泄负性情绪。对于受过校园欺凌的青少年抑郁症需建议与患者最为亲近的老师、家人或朋友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让其感受到外界的温暖,帮助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同伴关系加强有效的情感支持,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利用有效资源以积极的方式处理自身的不良情绪,从而缓解负性情绪,降低NSSI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高危因素包括有焦虑、重度抑郁、有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有童年虐待、受过校园欺凌等,临床可据此给予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针对性预防对策,以减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为样本量有限的单中心研究,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倚,因此,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临床可扩大样本量应用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明确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情绪认同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