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水电移民帮扶政策与可持续生计的关系研究

2024-03-15 08:37孙海兵余子璇李璇
关键词:生计移民资本

孙海兵 余子璇 李璇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水利水电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已建成各类水库和水电站9.8 万多座,搬迁安置了2 486 万水库移民[1]。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兼具人口贫困、文化敏感、环境脆弱等特征,目前是水电开发的主阵地。 水库移民家庭因传统稳态被打破而普遍存在贫困风险骤增、生计资本受损、生计策略被迫改变、生计能力缺失等问题[2]。 水电移民(也称水库移民,简称移民)生计可持续对于水电和谐开发至关重要。

生计是一种生活的手段或者方式。 在国外生计研究中,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颇具影响力,该框架包含的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人力、自然、金融、物质和社会资本)、制度政策、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等五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3]。 著名的移民贫困风险与重建模型给出了生计恢复重建的路径[4]。 Bui 关注了越南水电移民非自愿搬迁到偏远、资源匮乏区后的生计问题[5]。 Carmen 叙述了美洲开发银行为恢复和改善因危地马拉奇克索伊水电站建设而迁移的玛雅阿奇土著人的生计所做的种种努力[6]。 国内移民生计研究主要围绕大项目和中东部汉族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的概念界定、生计资本测算、生计风险管理、生计发展对策等方面展开[7-8]。 少数民族水库移民生计研究偏少。 李丹对四川、云南少数民族移民的生计资本及其生计策略进行了调查与分析[9]。 吴侃探讨了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水电移民的生计资本变化和生计转型[10]。 从移民政策角度探究其对生计影响的文献也较少。 孙海兵基于江西省上饶市水库移民的抽样调查,比较分析了移民在后期扶持(现金直补和项目扶持)政策实施之初2006 年与4 年后的2010 年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及生计结果[11]。 王沛沛依据温州地区的实地调查,研究了后期扶持对移民生计资本的影响[12]、张少龙对左右江革命老区水电移民的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指出农村水库移民特有的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能够降低移民生计风险,进而提升可持续生计结果,对完善政策也提出了建议[13]。

总体而言,学者们研究移民生计已有较多成果,但普遍只涉及可持续生计分析的部分框架,对移民政策与生计结果、政策与生计资本、生计资本与生计结果等关系做了一些探讨,鲜见将帮扶政策、生计资本和生计结果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研究它们的内在联系及影响机制。

本文基于DFID 可持续生计框架,将研究重点界定在三方面:一是6 种生计资本(包括新引入的文化资本),二是影响生计资本的政策,三是生计结果——可持续生计水平,实证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且主要是分析前两者对后者的影响,找出影响生计结果的关键资本和关键路径,并据此聚焦精准靶向施策,可以进一步丰富生计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为新阶段高质量推进水库移民工作提供参考。

一、研究模型

政策、生计资本和生计结果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构建的三者间关系的模型可表示为:

公式中,Lo表示移民生计结果,sp表示移民面对的帮扶政策,H(sp)、N(sp)、F(sp)、P(sp)、S(sp)、C(sp)分别表示移民的人力、自然、金融、物质、社会与文化资本,且都受到政策影响,f[·]表示移民的六类生计资本组合函数。

由于线性回归等传统统计方法很难对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测定,本文借鉴袁梁[3]、黄志刚[14]的研究成果,选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帮扶政策、生计资本对生计结果的影响路径与影响效应。 结构方程模型(SEM)融合了因素分析与路径分析的多元统计技术,可以分析多变量间的交互关系。 完整的结构方程模型包含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其中测量模型反映观察变量和潜在变量间的关系,结构模型反映潜在变量和潜在变量间的关系[15]。

本文假设移民帮扶政策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生计结果,还能够通过改变生计资本间接影响生计结果。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帮扶政策是外因潜在变量,生计资本既是内因潜在变量,又是中介变量,生计结果是内因潜在变量。 生计结果等潜在变量通过多个观察变量对其进行间接的测量,且考虑变量的测量误差,使研究结果更全面准确。

二、数据来源

课题组于2022 年1—3 月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岩滩水电站农村移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广西河池市的大化县北景镇、东兰县大同乡、巴马县东山乡的6个移民村。 该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效益,库区生产安置人口为73 516 人。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移民基本信息、搬迁安置情况、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等。 调查问卷共350 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27 份。 有效样本中受访者为户主的占95.41%,男性的占80.43%,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15%,少数民族(瑶族、壮族)的占89.91%。 受访移民平均年龄为47 岁,家庭平均人口为5.18 人。

在人力资本方面,普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52.98%,技能劳动力仅占0.24%,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力占81.51%。 在自然资本方面,受资源环境约束,移民搬迁后土地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19 亩,耕地质量一般,移民生计策略由搬迁前的农业型逐步变为搬迁后的兼业型,纯农业户仅占1.53%,饮用水源由搬迁前以塘水、江河水为主变为搬迁后以自来水、水柜为主,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 在物质资本方面,移民住房都为砖混结构,人均面积为36. 18m2,搬迁后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冰箱、洗衣机、彩电、手机、摩托车拥有率分别为98. 17%、94. 80%、88. 07%、96.94%、61.77%,57. 49%的家庭饲养了牲畜。 在金融资本方面,移民户均净收入19 496 元,户均补贴7 210 元,融资机会很少;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受访移民为11 514 元,2021 年河池市的农村居民为12 325元,移民收入略低于当地村民。 在社会资本方面,家庭有村委会成员的占3.36%,本地有亲戚朋友在政府机关任职的家庭占25.38%,移民获得社会(政府、村干部、邻居、亲戚朋友)帮助情况一般,移民搬迁后人际交往情况比搬迁前变好了,低保户占17. 74%。 本文界定的文化资本主要是指民族文化调适,移民搬迁后语言服饰、文娱活动改变了很多,思想观念、宗教活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文化适应良好。

在生计结果方面,移民搬迁后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认为移民土地资源不如非移民、移民收入比非移民低的分别占77.98%、60. 24%,移民幸福指数不高,收入低、文化低、学费高、医疗健康、缺乏技术是移民户面临的主要困难,但89.60%的移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政策帮扶方面,本文仅考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后期扶持三项政策,移民认为三者对家庭生产生活有较大改善的分别占96. 02%、83. 18%、65.14%,说明帮扶政策的实施确实促进了大部分移民生计的改善与发展,但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可能与其支持力度不够有关,如移民普遍反映后扶直补标准(每人每年600 元,连补20 年)偏低。 参考相关研究[8-10],模型指标情况见表1。

表1 指标说明

三、结果分析

1. 信度与效度分析

采用SPSS 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检验,计算得出测量总表的Cronbach’sα值为0.728,但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与金融资本的Cronbach’sα值均小于0.6,因此删除这些潜变量,但保留基础设施与家庭收入这两个重要的观察变量,结果发现测量总表的Cronbach’sα值升为0.811,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然后进行效度分析,KMO值为0. 789,且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满足研究要求。

2. 模型修正与检验

运用AMOS 软件绘制模型路径图,并选择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模型拟合。 本模型中帮扶政策对家庭收入、帮扶政策对文化资本、人力资本对生计结果、社会资本对生计结果等直接效果影响路径均未达显著水平(P>0.1),故而删除上述路径。 经多次调试逐步使模型优化,最终输出的结果见图1。

图1 政策、生计资本与生计结果关系的标准化系数

本文模型适配度参考吴明隆的方法进行检验[15],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模型适配度检验

由表2 可知,模型的绝对适配度指标值与简约适配度指标值都符合适配标准,增值适配度指标值中只有1 个指标值未达理想标准,整体而言模型适配度良好。 结构模型中标准化路径系数估计值介于0.121~0.731 之间,估计标准误介于0.019~0.232 之间,除基础设施对生计结果的显著性P值为0.067<0.1、文化资本对生计结果的显著性P值为0.044<0.05、帮扶政策对生计结果的显著性P值为0.020<0.05 外,其余的显著性均达0.001 水平(P<0.001),这说明变量之间有较强的因果关系。 测量模型中载荷系数值均达到0.001 显著水平,这说明各观察变量对潜在变量都有较强的解释力。

3. 模型结果分析

模型中路径系数可以用来衡量变量间的影响程度,结果见表3。

表3 帮扶政策、生计资本与生计结果变量之间的效果

帮扶政策直接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基础设施)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也通过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间接对金融资本(家庭收入)与文化资本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金融资本、文化资本的直接影响为正且不显著(模型中已删除)。 本次调查显示转移性收入只占移民总收入的11.75%,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证实政策对收入没有显著的直接效果这一点。 帮扶政策对不同生计资本的影响力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如下:社会资本>物质资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帮扶政策没有显示出对自然资本的作用力。 这些说明帮扶政策对社会资本、基础设施、文化资本的改善力度较大,对人力资本、移民收入的提升作用较小,对自然资本(土地)的积累没有促进作用。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其他省份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上看,经过数年来的后期扶持与脱贫攻坚,移民温饱与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但尚存在移民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增收共富难等问题,因而上述实证结果也是切合实际的。 帮扶政策的三个观察变量中乡村振兴的载荷系数最大,说明其对生计资本的影响效应最大。

家庭收入、文化资本都直接对生计结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基础设施直接对生计结果的正向作用力较弱。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生计结果的直接影响均为正且不显著(模型中已删除),但人力资本通过家庭收入间接对生计结果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资本通过文化资本与家庭收入间接对生计结果有显著正向作用。自然资本对生计结果没有显示出影响,可能原因是移民普遍土地少且土地保障功能在弱化,替代生计方式——非农就业逐步成为主流。 帮扶政策直接对生计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也通过生计资本之间的交互作用间接促进生计结果改善,且间接影响效应大于直接影响效应。 对生计结果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金融资本、帮扶政策、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物质资本,因此,改善移民生计结果的关键是增加收入,这与许多省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中移民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人力资本对家庭收入的正向作用最强,社会资本次之,其他生计资本的作用不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加入文化资本、仅考虑三项帮扶政策两方面构建了适合于民族地区农村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分析的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帮扶政策对生计资本的影响、生计资本对生计结果的影响、帮扶政策对生计结果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生计资本的间接影响。 结果显示:一是帮扶政策的实施对除自然资本外的其他五种生计资本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中,政策对移民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影响较大;二是除自然资本外的其他五种生计资本均正向影响生计结果,其中,金融资本的影响最大,物质资本的影响最小;三是帮扶政策不仅直接正向影响生计结果,还通过部分生计资本间接正向影响生计结果。

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为推动水电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提升,满足移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不断完善移民帮扶政策,充分发挥其对移民生计资本和生计结果的直接和间接改善效应。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除继续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外,应将重点放在移民村产业转型升级、移民生计能力提升等方面,促进移民持续增收,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村平均水平。 同时,积极细化落实《关于做好水电开发利益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19〕439 号),建立健全企业、移民、地方共享水电开发利益的长效机制,让移民通过更多地分享水电收益积累金融资本进而增强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是持续提高移民生计资本存量,发挥生计资本对生计结果的促进作用。 政府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移民现金收入,推进移民小额信贷服务,加强困难移民基本生活保障,提升移民金融资本;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移民的文化程度与技能水平,对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的移民及其子女加大补贴力度,健全农村养老、医保制度,增加移民人力资本;创新社区治理,加强移民社会关系培育和文化建设,提高移民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等。

中国水电站大多处于贫困地区,移民帮扶政策力度往往受制于区内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通过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能够明晰“政策→生计资本→生计结果”的传导机理,对重点积累移民的关键资本、推进扶持政策提质增效等将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只是对岩滩水电移民进行了调研,今后可以扩大样本范围做对比分析,使研究结论更具有代表性。 如何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也需要进一步探索,还可以尝试将生计策略纳入分析框架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生计移民资本
BY THE SEA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资本策局变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
第一资本观
签证移民
VR 资本之路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
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