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4-04-09 11:39顾英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摘 要】教学活动借助信息技术灵活、便捷、操作性强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优化学习方法,有效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本文以五年级下册“转化的策略”一课为例,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2、03-120-02

近年来,深度学习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深度学习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变革。深度学习关注的是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及状态,对知识核心概念和原理的深层理解,以及学习者自身对学习意义和知识的协同建构。借助信息技术灵活、便捷、操作性强的特点[1],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优化自身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深度学习的培养应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借助数学实践活动,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创设有趣的实践活动,这一方面契合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

数学微演讲是我校的校本实验课程,它是由小学生作为演讲者,时间为两分钟左右,围绕数学内容开展的数学学习和交流活动[2]。学生提前在家预习“转化的策略”这一课,尝试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并用摄像机或者手机录制演讲视频,教师从中挑选部分讲解精炼、语言生动的学生作品在课前播放,学生对于音频和视频兴趣浓厚,在课前就点燃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观看别人的操作过程,学生之间也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相互的交流和学习,明确了当遇到不规则图形时,数方格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同时,学生结合自己的操作体验以及观看数学微演讲视频的感受,能够很明显地体会到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非常麻烦。很多学生在录制微演讲视频或者观看微演讲视频的过程中就在思考有没有更加简便的方法,一部分学生已经想到了通过平移和旋转进行转化的巧妙方法。

因此,这一环节借助数学微演讲活动,促进了知识的深度理解,为学习转化策略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作了铺垫,引发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基于核心问题引导,促进学生的深度体验

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主要渠道。好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重点,突破思维难点,逐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而“核心问题”正是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的促进教学活动深度开展、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引领性问题,是促进学生深度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有效手段。

“转化的策略”这一课,通过提问:“请你仔细观察每个不规则图形突出的部分与凹进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针对性地进行观察,以动画的形式凸显每个图形突出的部分与凹进的部分是一样的,为进行转化提供了条件基础;接着提问:“现在你能想到怎样的方法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经过同桌之间的交流,指名学生上台讲解,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直观地展示,台下的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转化的方法,即可以通过平移或旋转的方法,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交流中明确形状变了,大小不变,掌握转化策略的特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中,有没有用到转化的策略?”学生通过平板电脑上传以前学到的知识中运用转化策略的实例,在交互式大屏中进行展示,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了转化策略的特点,由此学生亲身经历了转化的全过程,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这一环节,教师基于核心问题,通过利用未来教室中完善的多媒体设备以及強大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完整经历了转化的全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理解数学知识本质,也能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以核心问题引领课堂,能使学生充分进行思考交流、建构知识、积淀经验、感悟思想,让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得以融合,真正体现了深度学习的思想精髓。

强化合作交流方式,促进方法的深度优化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教育改革之一”[3],因为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合作的伙伴,并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新思路、新方法,从而优化自身的学习方法,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转化的策略”练习设计层次分明,逐步加强了学生的思考和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从比较两幅图中小路的面积,到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再到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层层递进,教师把课堂上的数学练习通过平板电脑直接发送给学生,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可以观察图片的特征,发现特点后通过移一移、分一分、转一转等手段尝试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学生借助平板电脑进行思考、操作和合作交流,完成后提交。教师就可以快速地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并选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点评交流,电子显示屏可以同时显示多人的答题结果,方便比较、归纳。对于最后一道富有挑战性的练习“一块草坪被4条1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本课采用了6块触摸式一体机来促进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研究,在大屏幕上,小组队员可以在一体机上讨论、尝试,移一移、拼一拼,集全体成员的智慧,在尝试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转化的方法和路径,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练习环节,借助平板电脑和6块触摸式一体机组织学生思考、操作和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思维和学习上的不足,在思维的碰撞中优化学习思考的方式和方法,逐步强化“转化策略”的应用意识。此外,教师适时利用软件中的抢答、随机抽取等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了本节课的课堂效率。

总之,有趣的活动形式、核心问题的引导以及合作交流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抓手,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加持,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好地体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创造合作交流的高效平台,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优化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学生深度学习的培养方式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深度学习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注: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JK13-L151)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蔡辉,张厚贵.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以“条形统计图”一课为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Z1): 124-126.

顾英杰. 小学生数学微演讲融入课堂的案例及思考[J]. 江苏教育研究,2018(2): 42-44.

李生旺. 论合作交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 新课程学习(中),2012(11): 33.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编   辑:王晓波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