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体育设备在初中田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4-04-09 12:46方志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

方志文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体育田径教学逐渐趋向于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数字化体育设备作为数字技术与传统体育融合催生的产物,在田径教学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集运动与娱乐、传统与现代、科技与创新为一体的多元化、趣味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助力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有效掌握和运动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田径教学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初中田径;数字化体育设备;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2、03-156-02

数字化体育设备是指利用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现代智能科学技术设计制作的用于体育运动训练或比赛的工具或装备,如智能手环、智能跑步机、运动追踪器等。将这些数字化体育设备用于田径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田径学习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实施精准化的指导;另一方面还可以消除传统田径教学的弊端,使学生在数字技术和手段的辅助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动作,促进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田径教学的高效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字化体育设备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创设虚拟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体育田径学习枯燥无味、机械单调,学生在高强度的田径训练中很容易产生身心上的疲劳,从而失去对田径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内驱力,直接决定着学习效果,一旦学生对田径学习产生厌烦抵触情绪,田径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因而,促进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浓厚而稳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确保田径教学效果。数字化体育设备中的智能头盔、VR等设备的广泛运用为田径教学创设了虚拟的情景,能够让学生沉浸在各种不同的运动场景中,并借助虚拟场景的多维空间切换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冲击感,从而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田径教学的顺利进行。

例如,“投掷实心球”是田径教学中极具特色的一项运动项目,是力量与速度的完美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学生对投掷的角度、力度、方向等进行反复练习,以期达到规定标准,提高投掷成绩。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对一切新鲜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一成不变的程序化练习与他们蠢蠢欲动的身心特点不相符,所以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得很抗拒。针对这一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将数字化体育设备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VR为学生创设虚拟的投掷实心球情景,学生通过VR感受到投掷实心球比赛的激烈场景,将他们带入到真实的比赛场景中。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让学生的身心获得愉悦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调动多感官系统参与到学习中,并在虚拟的场景中借助角色互换实现学习自主性的有效驱动。同时学生能够清晰地、完整地、多角度地观看投掷的角度和速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投掷技巧。这种互动性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掌握投掷技能,激发学习兴趣,成为数字化赋予田径教学的一大亮点。

展示重点动作,掌握体育技能

在体育田径教学中,一些重难点技术动作由于空间位置的影响,学生很难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和理解,教师也无法做到边讲解边示范,给学生的动作技术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1]。数字化体育凭借其科技和智能优势,能够实现多维时空的交叉融合,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地观察和模仿,从而准确地理解体育动作的结构构成和技术要点,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运动能力的显著提高。

例如,“跨栏跑”是田径教学中将短跑和跨跳完美结合的一种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对于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的一些难点动作,如起跨腿收紧抬平、腿勾脚尖、腾空起跳等,由于动作幅度较大,教师无法在学生与动作之间建立多元演示平台,因而影响学生对动作的多角度理解和深度掌握。基于此,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获得对动作技术直观形象的认知,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子白板辅助课堂教学,利用电子白板的动画模拟技术将这些动作进行分解演示,以数字动画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多角度、多维度展示动作要点;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快进、暂停、后退、聚光灯等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地进行调整,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跨栏跑的动作技术,实现田径教学方式新的突破。

田径是一项以跑、跳、投、跨为运动特征的全能运动项目,在这一基本属性的引导和辐射下,動作技术就成为了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样的现实背景为数字化体育设备的应用提供了便利,体育教师要立足田径教学的基本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对各项因素的综合思考,灵活地运用数字化体育设备,以此提升数字化体育设备在田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

辅助体能训练,促进个性发展

数字化体育设备与田径教学的有效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学习成长,为教师的因材施教提供数据参考和事实支持。

随着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和实施,体育田径教学也在向层次化、个性化靠近,从而更好地践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数字化体育设备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找到适合的学习定位,从而更加科学精确地进行针对性的体育训练,张扬个性,实现个性发展,深化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跑步、仰卧起坐、高抬腿等体能训练中,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由于缺乏数据参考,常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统一要求,一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完成训练目标,但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却“难于上青天”,导致教学目标的失衡,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数字化体育设备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目标,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健康状况,提高训练的精准度。

如智能手环上的加速度计、心率传感器等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跑步步数、仰卧起坐次数、高抬腿次数,还有卡路里消耗的数据、心率的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蓝牙传输到手机或电脑上,教师就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对学生的运动状况做出精准的评判,并及时做出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或教学方法的调整,制定出切合每个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训练方案,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适合的体育知识、得到适合的体育锻炼、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今后的体育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斯洛需求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一旦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就会爆发出无限的学习动力,就会排除一切外部条件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这种全身心地投入式学习状态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障。由此可见,在体能训练中应用数字化体育设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体能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未来是数字化的时代,也是教育教学革命的新纪元。随着数字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育田径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引入数字化体育设备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发挥体育的学科教育价值,以数字体育助力体育教育事业,引领全民健身,绽放体育魅力。

参考文献

黄学丰. 田径教学中采用数字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分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2).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市实验中学

编   辑:徐靖程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的策略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试论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企业党建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