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学科建设支撑新兴产业发展

2024-04-09 11:59林赞声
决策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安徽学科

林赞声

基础研究是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引擎。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基础支撑和动力支持。

近年来,安徽明确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目标,持续坚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把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服务全省重大发展战略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将高校学科建设深度嵌入全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有力提升了高校学科发展水平与竞争力,初步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高、服务产业发展支撑力强的良好学科体系。

高校学科改革的探索

在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安徽十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势头强劲。为了给十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安徽高校学科专业也在进行结构改革,以更好地服务产业创新发展。

2022年7月,安徽省政府公布《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 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主要目的是构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学科专业体系,促进安徽省产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为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安徽启动高峰培育学科建设,涉及28所高校74个学科,经费支持达到37亿余元,其中61个学科直接服务安徽十大新兴产业。

目前,安徽已立项76个学科,其中83%直接服务于安徽十大新兴产业,获支持经费38亿元,其中地方政府经费23.5亿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先进技术研究院培育企业301家,推进科大硅谷建设,共建科技商学院,形成国盾量子、科大讯飞等新兴产业集群,助力安徽打造量子中心、中国声谷等世界级产业地标。安徽理工大学攻克瓦斯全浓度利用世界性难题,填补了该领域国内外技术空白。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安徽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和服务发展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和不足。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安徽15所省属高校163个学科仅有13个学科获B等级。工程、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等实践需求强的应用学科存在一定短板,与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所匹配适应的应用学科比较偏弱。学科建设在凝聚高层次人才、引领支撑产业发展、支撑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也较为有限。

在国家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安徽要以实施高峰学科建设规划为抓手,大力提升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水平,培育壮大全省科技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强力助推十大新兴产业发展。

打出学科建设“组合拳”

一是构筑高层次人才“蓄水池”。人才是强校的基础,也是强省的“压舱石”。当前重点要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引进培養高层次人才,做到引、培、聘并举。首先,依托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大硅谷等建设需求,大力引进院士、杰青、战略科学家、长江学者等海内外高端人才,支持顶尖科研人才(团队)在安徽设立科研机构和研发中心,打造特色学科研究团队,提升安徽的学科研究水平、影响力和竞争力。其次,针对集成电路、量子科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卡脖子”前沿热点领域,建立科技人才成长动态监测机制,集中公关一批重大专项,尽快打通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最后,紧扣十大新兴产业需求,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方式培育优秀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人才,壮大高校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疏畅产学研合作“大通道”。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学科建设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关键一环。一方面,要通过举办高质量学术会议,与国际国内顶尖科研人员深度交流、充分探讨,积极寻找产学研合作的切入点。通过引进国外优秀专家,招收高水平留学生,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外派培养等方式,提升科研能力、培育科研团队、孕育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国轩高科、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和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校企深度合作,推广“龙头企业+校所”合作模式,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技术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是找准学科布局“定盘星”。高校学科发展要因时而动、应势布局。当前,就是要面向重点产业需求和战略竞争领域,及时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首先,重点围绕培育并壮大十大新兴产业,分类引导各高校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先设置先进制造业、能源交通、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航空、现代服务业等学科专业。其次,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批重点学科,培养集聚一大批优秀教学科研人员,支持在相关领域形成有竞争力的学科集群。再次,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方式,与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产业联盟等联办一批新型学科专业,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国家安全、储能技术、航天航空等重点研究领域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四是提升学科学术“影响力”。学术声誉是高校科研水平、办学实力的集中体现。首先,要提升学科影响力,关键是提高教学声誉、学术声誉、同行评价、雇主评价,不断提高全球同行、学者和雇主关注度,提升国际教学与科研合作成果国际化程度。其次,要加强学术评价和排名体系建设,注重特色学科的国际评估,向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看齐,在国际评估评价中展现学科发展优势,发现不足并持续改进提高,从而获得更多的国际认可。最后,要积极参与学术评估和认证,支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不仅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更应该关注论文被引用率和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在全球排名,提高科研产出的有效性。

学术声誉是高校科研水平、办学实力的集中体现。

五是创新科研文化“新生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首先,要积极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造的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从理念、制度、环境三个层面最大程度激发科研人才的创造性。其次,营造健康积极的科研工作环境和发展的文化,扭转评价功利化倾向,形成合作、支持、尊重科研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和研究人员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再次,要大力支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应用研究,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成果转化链条,形成一批市场化运作的联合创新教育实体平台,推动省内高校与新型研发机构共同建设创新创业生态圈。

六是夯实经费投入“硬支撑”。科研经费投入是保障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在保障财政预算支持的前提下,积极利用社会资本、社会捐助等方式扩大高校科研经费总量,形成社会化多元化办学新格局。另一方面,立足推动十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科技计划、加大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的税收优惠力度、支持基础研究相关捐赠享受税收减免等,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此外,在产学研机制上积极引导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资金和设备方面的支持,实现从资金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转变。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安徽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