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随着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主题、时代语境等变化形成了不同的话语叙事,经历了从隐性表达到显性表达、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并不单纯是语词变动调整,而是在遵循“叙事主题——叙事动力——叙事互动”的逻辑链条、践行“语境转换——语义变化——语用创造”逻辑理路的基础上实现的话语叙事创新。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的要素结构发生了重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理念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具有重要的功能意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话语叙事;叙事逻辑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4)04-0043-0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再次强调坚持“两个结合”,并系统阐释了“两个结合”的内涵、实质以及重要意义。“两个结合”重要论断改变了原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叙事表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话语叙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因此,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的历史演变,解码和剖析话语叙事演变的内在逻辑,阐释其功能意蕴,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的演进历程
叙事是理论的表达载体,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随着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主题、时代语境等变化形成了不同的话语叙事,经历了从隐性表达到显性表达、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经历了从隐性表达到显性表达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命题提出之前,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话语叙事便已存在。李大钊较早提出:“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2]其中,“共性与特性相结合”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隐晦性表达。此后,“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3],学习唯物辩证法“最要紧的,是熟能生巧,能把它具体化、实用化”[4],进行哲学研究要“中国化、现实化”[5],宣传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理论一定要与实际联系,要中国化”[6]等相关话语叙事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但在实际运用中,囿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原因,党内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等错误倾向,将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和绝对化,使党的事业遭受一定损失。1935年,共产国际召开七大时指出,各支部国不应机械照搬他国经验,不能呆板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独立自主”解决各国问题。毛泽东也明确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7]。这事实上已经隐含着“一个结合”的话语叙事内涵,也体现着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动自觉。但理论与实践结合间仍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一些人将共产国际指示奉为“金科玉律”,教条化执行,一度造成党内思想的混乱。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命题,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8]。至此,“一个结合”的话语叙事成为显性表达,充分体现了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度自觉,也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国情深度结合的序幕。
(二)“一个结合”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识性话语叙事
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及整风运动与理论学习后,“一个结合”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话语,并被广泛阐释与传播,主张提倡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推动作用。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9]这里,“一个结合”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识性表述。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对中国革命事业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毛泽东视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等话语相继出现。刘少奇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0]150-151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中国化。这标志着“一个结合”正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叙事。纵观党的奋斗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在“一个结合”的大叙事框架内,形成了多样化的话语表达,如“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11]“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10]316“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10]373“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12]“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13]等话语叙事。这些话语叙事并未脱离“一个结合”的叙事框架,体现着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自觉。
(三)“两个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话语叙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两个结合”,這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叙事。此后,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上,“两个结合”被再次强调和系统阐发。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两个结合”,特别指明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两个结合”的话语叙事创新,并不单纯是语词变动调整,而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有叙事框架的结构性变革,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理念和治国理政新思想。一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等话语表述统一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普遍真理”到“基本原理”的话语转换,深入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精髓,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的认识,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结构的再认识;二是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等表述统一概括为“中国具体实际”,实现了对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接续性叙事;三是明确提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将其与“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列,二者作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部分,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视野和历史深度。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的演变逻辑
“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14],话语叙事演变的背后有其必然性与规律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的演变是在遵循“叙事主题——叙事动力——叙事互动”的逻辑链条,践行“语境转换——语义变化——语用创造”逻辑理路的基础上,实现的话语叙事创新。
(一)遵循“叙事主题——叙事动力——叙事互动”的逻辑链条
话语叙事演变并非独立的迭代更替,而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叙事主题,厚植于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演绎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动。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演变始终围绕一个叙事主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是话语叙事的主旨,任何话语叙事都要围绕一定主题展开,离开了叙事主题,话语叙事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不同阶段不同话语叙事形式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叙事主题的外在展开。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践问题,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5]376。“随时”与“随地”即为时间与空间,构成了社会时空条件,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在我们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话语叙事是基于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需要而更改的话语表达方式,其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叙事主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机理的揭示。“一个结合”的话语叙事基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侧重于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两个结合”的话语叙事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叙事语境、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命题而作出的重大研判,在“一个结合”的基础之上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向度。不同的话语叙事方式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命题,根据历史语境与时代主题的变化作出的主动建构和话语调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演变是叙事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互动演绎的结果。一是叙事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演绎。话语叙事演变是叙事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推动话语创新的自觉行为结果。我们党之前虽未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叙事范式,但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赋予其民族形式,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走自己的路”“发展才是硬道理”“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具有民族特质的话语集群。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明确提出“两个结合”,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的自觉把握。二是历史与现实的互动演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的演变,既紧扣历史文化传统,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本质把握,又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围绕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行话语创新,是对历史赓续与时代需求的话语呈现。三是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演绎。叙事是阐释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话语呈现。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16],“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5]161。话语叙事演变并不是概念的逻辑推演,而是基于回答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断创新话语表达形式,是与中国实践系统性变革、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发展互动共生的过程,是对中国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现实表征。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演变生成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动中。“中国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前提是应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使理论满足中国的现实需求,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则需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并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提炼为创新性理论,实现“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二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的建构与创新,呈现出从隐性表达到显性表达、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话语进阶。
(二)践行“语境转换——语义变化——语用创造”的逻辑理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演变践行“语境转换——语义变化——语用创造”的逻辑理路,在语境转换的基础上推动语义变化进而实现语用创造和叙事创新,从而彰显文化自觉自信。
1.语境转换。语境是话语表达所依赖的环境,任何话语均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语境的变化会引起话语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伴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阶段的语境变化推动了话语叙事的改变。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来解决社会问题,并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四个现代化实践等结合的话语叙事。这期间,虽未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但已经有所触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主客观语境的变化凸显了文化的重要地位。就客观语境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日益凸显,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日益迫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精神需求日益重要,回答这些问题要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两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精神支撑。同时,“西强东弱”的世界文化格局虽未根本改变,但世界文化格局在深度变革,历史文明在加速演变,如何抓住时代机遇,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议题。就主观语境来说,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17]。《辞海》对“根”的解释是“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事物的本源”。根是事物发展的根基,只有根深才能固本,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这意味着我们党从“根脉”“根基”的意义上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时代价值,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可见,具体语境的转换决定了话语表达方式的变化。
2.语义变化。语义是话语的使用者在一定语境中赋予话语的意义,即话语表达的意义,不同语境下不同话语形式传达的话语意义不同。“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被从“一个结合”的话语叙事中剥离出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单独内在要素和逻辑原则,背后的语义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主体性”的解释范式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基因,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验的总结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需注意,“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并没有否认“第一个结合”的作用,没有更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语义,而是对百余年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经验的创造性凝练和话语叙事的突破性变革。在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语境下,中华文明复兴是必然要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时代任务,建构自主性的知识体系是时代要求。“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巩固了文化主体性,重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叙事范式,确立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新叙事,有利于破解西方的宰制性话语压制。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是文化主体性的有力体现。
3.语用创造。语用即话语的运用,话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话语运用是其本质要求。话语运用不是简单的遣词造句或是语序更换,而是强调在特定语境中话语运用的恰当与合适、意义与指向。“两个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主题的统摄下,统一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的语用创新。在“两个结合”的新叙事框架内,各个叙事要素具有不同的丰富内涵和功能定位。“第一个结合”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展现出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解答的自立品格,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第二个结合”进一步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贡献以及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根基作用,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因此,“第一个结合”从中国新时代新方位出发,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变化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让理论跟上时代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历史语境的变化带来时代课题的拓展,推动了理论的创新发展和话语叙事的创新运用。“第二个结合”从文化互化融通的角度,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间的双向互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互化”的价值指向是贯通融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需经由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路径,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对接点”和“融通点”,形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叙事表达,达到互动融通中的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文化元素,为国人所知所内化,在构建本土化、中国化的话语叙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的功能意蕴
话语叙事方式的改变意味着功能意义的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的要素结构发生重构,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具有重要的功能意蕴。
(一)发挥话语叙事的解释功能,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
来自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18]。主体性是一个关系范畴,与客体性相对,指的是与对象性客体形成的地位、作用等性质。文化主体性则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主体性。人是文化性存在,人的主体性所表征的就是文化的主体性。文化的主体性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与认同,任何一个抛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都会失去根基与主体性,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就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所形成的中华文明。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古今传承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化基因与历史根基。只有具备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才能从根本意义肯定自我,形成“我们是谁”的文化认同,才能奠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聚合国家认同的文化基因,彰显世界文明交流的文化特性。
从最新的话语叙事表述看,由“一个结合”创新为“两个结合”的话语叙事,弥补了“一个结合”无法明确解释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从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视角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彰显了话语叙事创新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从未缺席,而是作为“隐性”叙事发挥文化力量。“两个结合”的提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显性”叙事,进一步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贡献以及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根基作用,呈现了从文明蒙尘到文明复兴的发展轨迹,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错误观点,彰显出更加具有底气的文化自信。
(二)发挥话语叙事的凝聚功能,坚定历史自信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本民族国家历史的信心。历史自信的生成与本民族的历史积累、历史成就、历史地位、文化传统、文明发展等有关。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生成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过程,积淀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奠基于百余年党史取得的历史成就,内蕴于历史叙事之中。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品格、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新时代中国历史地位的改变等不仅构成了强化历史自信的基础,而且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走向。
“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视野。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呈现为贯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大叙事。可以说,“两个结合”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与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整体贯通,既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又通过深厚的历史积累和卓著的历史成就,夯实了历史自信的底气,拓展了历史自信的视域和程度。
(三)发挥话语叙事的建构功能,坚定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坚信与肯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从根本上夯实了理论自信的根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运用和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巨大成功,获得了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奠定了理论自信的伟力与底气。
叙事作为语言符号,不仅仅是语词的表达,更是创造性的意义建构,承载着价值主张和目标追求。“两个结合”通过“一魂两根”的结构化方式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叙事要素重新组合并赋予各个要素特定意义。在这个“结构化”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魂脉”,中国具体实际是“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三者共同构成了“两个结合”的叙事框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解密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密码。具体来说,“两个结合”是党的创新理论,即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而且在于马克思主义在开放性发展过程中,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并随着实践发展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构成我们坚定理论自信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
[2]李大钊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97.
[3]瞿秋白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11.
[4]陈唯实.通俗辩证法讲话[M].上海:上海新东方出版社,1936:7.
[5]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87.
[6]张闻天年谱: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342.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5.
[10]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1921-2017[G].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
[1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8.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
[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1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3.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5.
[17]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9(01).
[18]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
基金项目: 教育部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性研究”(21JZD016)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陈三宝(1991—),女,河北沧州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责任编辑: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