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修路小分队,出发!

2024-04-18 03:53刘晓彤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坑洞工程车小分队

刘晓彤

设计意图

工程车对孩子们来说似乎有着特殊的魅力,孩子们往往被工程车独特的外形和不同功能所吸引,并对它们有着一定的探索兴趣。作品《修路小分队,出发!》讲述的便是一个有关工程车的故事,它以维修路上的坑洞为线索,展示了破碎机、切割机、挖掘机等工程车各司其职、合作修路的过程。故事中,作者用“铁手指”“小个子”“勺子手”等拟人化的修辞方法,不仅将工程车的重要部位讲述清楚,而且将功能车的功能也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本次活动通过教师引领阅读和幼儿自主阅读的方式,旨在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工程车的名称、主要功能以及维修道路的具体过程,充分满足幼儿对工程车的好奇心,让幼儿在阅读、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并养成爱探索与思考的习惯。

活动目标

1.能借助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工程车的名称、外形、主要部位和功能。

2.愿意积极讨论故事中工程车们合作修路的具体过程,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能保持对万物的好奇心,养成爱探索与思考的习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本《东方娃娃》智力版2024年第2期杂志,作品《修路小分队,出发!》PPT,轻音乐。

经验准备:见过工程车,知道一些工程车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出示工程车图片,萌发兴趣

教师出示作品第1~2页PPT,请幼儿根据画面内容猜测故事情节,重点欣赏不同工程车的外形,大胆猜想不同工程车的名称和作用。

师:小朋友们,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生活中,你见过这些车吗?

师:猜一猜,这些不同种类的车分别是做什么用的?这些车聚在一起要做什么呢?

师小结:原来是一条马路上出现了好几个坑洞,修车小分队聚集在一起要合作修路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说明】大班幼儿对工程车有一定了解,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与思考,推测各类工程车的名字与作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二、分段欣赏故事,了解修路小分队填补坑洞的过程

1.教师出示作品第3~6页PPT,带领幼儿了解切割机、破碎机、挖掘机和运输车的工作过程。

师: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填补坑洞的第一步是做什么呢?

师:为什么要先放置“禁止通行”的标牌?

师:哪种工程车先工作的?做了什么工作呢?

师小结:小个子的切割机最先开始工作,他的牙齿特别锋利,横切切、竖切切,一会儿就围着破损的路面切出了一个方形。

师:接着轮到谁上场了?他跟其他工程车有些不一样,还会变身呢!

师:他借助哪些工具变身的呢?

师:“铁手指”和“勺子手”分别有什么本领?

师小结:原来破碎机和挖掘机是同一个身体,装上“铁手指”就是破碎机,装上“勺子手”就是挖掘机。“铁手指”可以把路面钻碎,“勺子手”可以把碎石聚到一起挖起来倒进渣土车。

师:碎石块被拉走了,接下来该怎么做呢?需要哪种工程车帮忙?

师:沥青运输车从哪里拉来了瀝青混合料?

【说明】这一段主要讲述了破碎机、挖掘机、渣土车和沥青运输车将损坏的道路清理、运走并填补的过程。故事中将破碎机的钻头比作“铁手指”,将挖掘机的铲斗比作“勺子手”,拟人化的描写手法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吱吱吱”“突突突”等拟声词的使用让幼儿对不同工程车也有了更形象的感知。阅读过程中,教师可请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和倾听故事,感受不同种类工程车的外形特征和功能,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师出示作品第7~8页PPT,带领幼儿了解压路机和划线机的工作过程。

师:铺好沥青后,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师:仔细观看,压路机的外形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压路机是个大块头,动起来慢悠悠的。两个大滚轮来来回回地滚,一遍又一遍,把刚铺的沥青混合料压得紧紧实实。

师:现在的道路跟之前一样了吗?还缺什么?

教师展示作品最后一页:画线机画线,修路小分队全部完工,道路开始通车。

【说明】经过前面两段的共同阅读,幼儿对道路维修的过程已有了基本了解。在故事结尾,教师可鼓励幼儿通过认真观察,尝试用流畅的语言自主表达对画面的理解和想法。

三、完整欣赏故事,自由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师幼回顾故事,感受修路小分队的工作过程,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

师:在维修道路过程中,工程车们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开展工作的?

教师播放作品PPT,完整讲述故事。

师: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师:最喜欢哪一页?

【说明】通过回顾并梳理修路的前后顺序,进一步引导幼儿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完整阅读故事,让幼儿整体感知修路小分队的工作过程,并自由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受或见解。

猜你喜欢
坑洞工程车小分队
自救
穿越火线之排雷小分队
中国女排:一支超越世代的队伍
赶潮小分队——潮汐能
落入坑洞的猎人
落入坑洞的猎人
战场上的工程车
工程车
我们是谁?我们是拖稿小分队!
劳动小分队,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