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024-04-18 10:09孙鑫赵庆梅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文社会性绘本

孙鑫 赵庆梅

在儿童成长进程中,幼儿园时期的教育起着引导和奠基的重要作用。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重视学前阶段的教育,希望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形成让他受益终身的习惯与品质,从而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应对未来不可知的变化。

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主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完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幼儿能够逐渐“去自我中心化”,了解世界的多元,学会接纳与包容,并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更能适应社会。

绘本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直观有趣的绘本图片深受幼儿的喜欢,跟大人口中颇具说教意味的故事相比,他们更容易被绘本所吸引。品质优良的绘本真实反映了幼儿的生活和想法,孩子能从中获得深度共鸣。正因为此,绘本背后的普世价值也更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

一、绘本对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已经从“以认知与智育为中心”转向为更加重视学前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幼儿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幼儿的整体发展并不乐观,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和学校,对幼儿情感与社会性方面的教育方式单一,整合性的探究比较少。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需要在各种情境和活动中去感受、体验和思考,并最终内化成自己的理解,指导自己社会行为。幼儿在生活中难以经历的冲突和情感体验,可以从绘本中获得。在一遍一遍地阅读、讨论甚至模仿扮演中,幼儿的社会情感体验更加丰富——他们会主动思考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想象不同主体面对同一事件的理解和反应,这很大程度能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绘本将一些深奥的道理以直观有趣的故事呈现出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尝试自己解决,学会积极处理问题。

二、利用绘本促进幼儿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教学建议

1. 根据不同年龄段挑选合适的绘本

小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很难理解篇幅过长且情节复杂的故事,但对于图片的色彩和形象比较敏感,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因此对于篇幅短小、画面简洁的绘本更容易产生兴趣。中班幼儿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学习认知,他们的生活经验更丰富,且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因此能够在更多的表面细节中建立联系,借助连续的图片理解故事情节。大班幼儿的思维水平正在转向抽象逻辑阶段,并且正处于幼小衔接这个过渡期,教师为他们挑选绘本时,要能够满足他们对主题、深度、审美等多方面的需求。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看,可以选择一些存在问题冲突的主题,先让幼儿思考解决办法,再去看绘本中的人物是怎么处理的,并就此展开深入的讨论与分析。

2. 利用绘本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随着出生率的逐年下降,幼儿园开始进入“一孩难求”的艰难困境。与此同时,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家长将所有的爱和关注都放在孩子身上,一家六口整天围着一个孩子转啊转,甚至有些家长会采取“包办代替”“过度保护”等不恰当的育儿方式。来自父母和(外)祖父母无原则的爱和保护,会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逐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等不良的思维和做事方式,不知道什么是“爱别人、关心别人”以及怎么去“爱别人、关心别人”,更无法体会到分享和帮助别人的快乐。借助内容丰富且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与思维特点的绘本,可以将有关的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渗透其中,从而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分享与互助的意义。

《好喝的汤》这一绘本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小猪和朋友们合作煮出了好喝的汤并共同分享的故事。整个故事贯穿着“分享”的意义,展示出同伴之间合作与互助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绘本,教师可以采用“集体阅读→角色扮演→分享交流”的活动流程,让幼儿理解故事,感受故事背后對于“分享”的阐释。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阅读《好喝的汤》,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其次,教师可以让幼儿分组表演故事,通过连续提问的方式与幼儿展开一系列对话,如“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等,引导幼儿分析角色。在角色扮演环节,教师可引导幼儿模拟故事中做汤的情境,既增添了活动趣味,又让幼儿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分享的意义。

再次,可组织分享交流会,共同回顾绘本内容,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问:小猪和其他小动物们在一起做了什么事情?这碗汤里有哪些东西呢?他们最后喝到这碗汤了吗?过程中,教师可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其行为等,便于幼儿理清思路,更有逻辑地讲述。

最后,可通过互动式交流请幼儿说说分享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分享的案例,号召幼儿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小猪这种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3. 通过绘本提升幼儿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笔者曾经带过一个特别的幼儿文文,她有语言能力,但几乎从来没有主动跟其他小伙伴说过话,且经确认她并

不是听障儿童。我们了解了文文的家庭情况,才知道身为独生女的她,在家里受到爸爸妈妈的万千宠爱,祖父母也把她看作“掌上明珠”,日常生活一应“包办代替”,只需孩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帮她把一切都做好。他们以为这样就是给了孩子最多的爱,殊不知,这样反而剥夺了文文语言发展和人际沟通的机会,导致文文的语言能力欠佳,不够自信,常常因为担心其他小伙伴嘲笑而不敢与人沟通。被别人欺负时,她也只会躲起来哭泣,不懂得如何表达需求或者向他人求助。

于是,笔者带着班上孩子共同阅读了《真正的朋友》这本绘本。在活动开展过程之前,先引导幼儿讨论“真正的朋友是怎样的”,体会幼儿对“朋友”之间友谊的理解;在活动开展中,为幼儿讲述“真正的朋友是在一起做游戏”“互相帮助,真正的朋友可以像乐队一样和谐”;在阅读完故事之后,进行适当总结: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都是朋友,所以不能嘲笑他人,我们要做他们真正的朋友,要和他们说话,玩好玩的游戏。

此外,我们与文文的家长密切沟通,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入手,指出他们在育儿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建议家长为文文提供说话的机会和正向氛围,并且带她阅读更多关于人际交往的绘本故事。

绘本作为幼儿获得知识重要的来源,对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绘本这一优秀资源,根据幼儿的发展特征以及绘本的优势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挖掘其教育价值,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文文社会性绘本
TEA LEAVES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Breaking the Chain
Power Down
China’s Other Vaccine Drive
绘本
绘本
绘本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