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与绿色防控技术的提升建议

2024-04-24 09:34马丽娜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2期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玉米

马丽娜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方式是将单一作物改为高低作物一起搭配种植,将等行种植改为大小垄种植,既发挥了玉米边行的优势,也大幅度缩小大豆边际的劣势,从而达到了玉米不减产、大豆增收一季的目的,是对传统间套技术的一种创新。这种复合种植方式包含了很多关键性技术,如品种搭配技术、扩行缩株技术、养分调控技术、减量增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封闭除草技术以及机播机收技术等,在抓好重要粮油产业发展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大力推进大豆、油料等生产升级项目中,实现高效轮作、绿色增收和提质增效。

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现状

玉米和大豆作为我国粮食缺口最大的两种作物,其不仅可以作为粮食,还能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在特殊时期,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国际粮价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国家就已经采取了粮食出口控制措施,虽然国外食品供给的变动对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警觉;近年来,东北、华北、黄淮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张,而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而大豆进口量却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玉米减产是我国粮食主产区普遍面临的一大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粮油安全,促进了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2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在黄淮海、西北和西南三个区域发展“三带”,并积极推进大豆、油料增产增效项目。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不仅可以发挥出农作物边行的优质,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大豆增收一季的谜底。在保证科学化的种植情况下,复合种植模式要比单一作物种植收益要高很多。

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绿色防控技术

1、品种选择与处理

在种植玉米和大豆时,要选择抗病性强、高产、耐瘠、适宜机械化的品种,例如,金玉579、黔豆11号等,这些品种的产量都能达到1500kg/667m2以上。在选择品种时,要注重对品种的抗病虫、抗倒伏等特性进行考察,例如,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区域是否一致。同时,要对品种进行实地考察,查看种子是否符合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除此之外,要保证玉米和大豆的种子纯度、发芽率、净度均达到100%以上,并对种子进行严格的筛选工作,避免出现破种、烂种等情况。最后,还要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防止病虫害发生。

2、田间种植配置与合理密度

在进行空间配置与合理密度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玉米的种植模式、大豆的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水平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同时,需要根据当地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耕作习惯(深耕)等选择适宜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可以通过行距配置来实现玉米与大豆的合理间作。在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要保证行向一致,这有利于玉米和大豆行向一致,有利于发挥群体优势,提高玉米产量。一般情况下,行向在玉米4m左右、大豆5m左右为宜;在大豆行向选择上,可以选择在玉米带中间、两侧均可进行间作。

3、播种方法

①播种时间:根据本地玉米和大豆的播种时间,通常在3月底到5月初播种,建议在3月底到4月初播种,以躲避伏旱。同时,播种时土壤温度相對较高,有利于出苗。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当地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时,玉米种子发芽率较高,大豆种子发芽率也比较高,而且当地春季气温稳定通过5℃时,再进行播种。具体播种时间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

②播种方法:用玉米带和大豆带分别开沟条播。玉米: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法。播种(移栽)行距为40cm,按田间布置方式确定株距。大豆:采用行距35~40cm,株距8cm的直播方法进行播种,每穴播种2粒。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机械化播种。

4、施肥

①玉米的施肥:在生产过程中,应确保每公顷玉米的单株肥料用量不变。在施足有机肥的同时,追施50kg/667m2(N-P2O5-K2O=15∶15∶15),作为基肥,在玉米行间一次性施入,生长中后期可根据生长情况补充喷施叶面肥,或追施少量氮、磷、锌肥。

②大豆的施肥:原则上施足基肥即可,不建议在大豆带追施肥料。有机肥与 NPK肥、钼、硼等微量元素配施。一般中肥田施30~500kg/667m2肥+复合肥(N-P2O5-K2O=15∶15∶15)或相似配方的复混肥15~20kg,复合肥品种以缓释肥为宜,钼缺乏的土壤可选用钼酸铵2kg/667m2,缺硼土壤可加硼砂0.4~0.6kg/667m2作基肥一次施用。

5、田间管理

①及时匀苗:三四月份按照大田规定的行距(40cm左右)进行播种。实行2行玉米带与3~4行大豆带复合种植,可以进行补植或整株(玉米可采用移植法,将过于密集的幼苗移到缺穴断行位置)。若不进行间苗,可采取人工补苗的方式,即在播种后7~10d,对玉米的幼苗进行间苗,确保每垄有2~3株幼苗,在大豆带内适当补种,保证大豆的种植密度。间苗后要及时进行施肥,施用复合肥(15~20 kg/667m2),施肥时要注意离植株的根部稍远一些。

②及时中耕:在播种后15~40d内,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一次中耕,并配合对玉米进行追肥(尿素10~15kg/667m2),同时进行除草;在25~40d后,再追一次(施用尿素15~20kg/667m2),同时铲除杂草。

6、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针对大豆-玉米带状连作病虫害发生的特点,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对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①科学除草:根据大豆、玉米的播期和种植实际,要科学选择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芽前封闭或苗后定向除草,合理选用单一或混合药剂或复合药剂,拓宽杀草谱,提升防治效果。

②针对不同播期的大豆和玉米。在大豆和玉米种植带上,对播种后的苗前土壤进行了科学选择。如:大豆播种后用乙草胺+氟磺胺草醚(或乙草胺·氟稗醚、乙草胺·氟磺胺草醚、乙草胺·氟稗醚等)进行土壤喷雾;玉米播种后用精异丙甲草胺(或乙草胺)+氟磺胺草醚(或乙草胺·氟稗醚@稗醚@稗醚@稗醚)进行土壤喷雾。

注意:在使用乙草胺·氟稗醚(或乙草胺·氟稗醚)时,严禁使用乙草素和三氯吡啶酸,否则会影响除草效果。

针对播期相同的大豆和玉米。在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的条件下,可以同步防治大豆、玉米两种作物的一年生杂草。因此,在播后地苗前,应选择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等除草剂。

注意:在施用前,应视土壤墒情而定,建议40~60 kg/667m2均匀喷洒。试着在没有风和下雨的时候喷药,以防止雾滴飘移而伤害到周边的作物。

③大豆、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

大豆病虫害(大豆根腐病)的绿色防治:农业防治方面,选用抗病品种实行大豆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采取起垄栽培,以利于降湿、增温,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施用适量的磷钾及微肥,提高大豆植株根部的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和积水,防治好大豆根部害虫。化学防治方面,苗期发病初期可选用恶霉灵、多菌灵、福美双及其复配药剂,比如甲霜灵+恶霉灵、福美双+恶霍灵等,能喷露也能灌根,一般灌根的效果要好于喷雾。同时,应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玉米病虫害(玉米螟)的绿色防治:在虫害初期,每亩可以用30mL虫螨蜻甲维盐兑水20kg进行叶面喷施,或者每亩用20mL5%氟氯氰菊酯乳油兑水20kg进行叶面喷施,或者喷施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者喷施5%氟虫脲乳油2000倍液。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会在玉米心叶初见孔洞时(幼龄幼虫群集中在心叶而未蛀入茎秆前),用5%辛硫磷颗粒剂1kg,拌细土10kg,混匀后撒施在玉米的心叶中,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非常好。

7、收获

在大豆-玉米带状共作技术模式中,大豆和玉米的收获期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机械收获。

①大豆收获:当籽粒大豆叶全部脱落,茎秆黄,荚变褐色,籽粒呈椭圆形时,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进行收割,收获后及时翻晒脱粒,晾干入库;当豆粒饱满时,及时采收出售。采收的大豆可以进行晾晒,晾晒时要注意将豆荚和豆粒分开,防止晾晒时损伤豆粒。大豆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储存,以免降低大豆的品质。大豆收获后,要及时清选脱粒,以免影响下一季作物的生长。

②玉米收获:当籽粒玉米苞叶变黄,籽粒饱满坚硬时,适时收获,经自然风干,脱粒,烘干,储存;玉米抽雄和吐丝后20~25d就可以收获上市了。在收获期间,要注意玉米品种、天气等因素,在遇到大风天气时,要停止收获作业。同时要做好玉米储存工作,在玉米收获期间,要防止玉米水分过高或过低,如果玉米水分过高,可以采用晾晒的方式,如果水分过低,可以采用烘干的方式。

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防控的提升建议

1、建立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预报

①构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加强与互联网公司、研究机构等的合作,建立数字基础设施,改进病虫害监测技术,建立重大病虫害监测系统,有效地完成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加强了对主要病虫害的监控和追踪,将主要病虫害的产生源头、害虫的飞行路线和害虫的聚集区域等各种不同的方式,都能将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源头、迁飞害虫的飞行轨迹和害虫的聚集区域进行可视化的展示,从而达到对主要病虫害进行远程、实时的自动化监控。同时,还能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提前的预警和监控,为应急防治做好充足的准备,从而使病虫害防治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②完善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监测预报

精确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对于防治重大害虫,能达到事半功倍、降低经济、生态损失的目的。对于前期监测获得的重要数据,如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及时向病虫害防治小组和种植人员发布预警预报。

2、建立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队伍

①组建技术服务团队

由农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气象和通信等部门组成的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组,根据主要病虫害的资料,对重大病虫害的防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立一支懂技术、肯奉献、能作战的科技服务团队,并统一制定技术指南。要加强团队协作,及时针对病虫害的发生特征和习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工作,并事先做好病虫害应急防控物资储备。通过“大学+科研机构+农技人员”的技术服务队伍,充分运用讲座、实地观摩、样板示范、田间诊断、广播宣传、媒体报道、微信答疑等多种方式,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指导。同时,还应加强与不同区域的病虫害防控工作的协调配合,共同开展监测和防控工作,确保重大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控,防止病虫害蔓延。

②强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高层次人才培育与引进”工程,通过人才交易会、高校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吸纳、吸纳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重点突破绿色防控技术瓶颈,提高绿色防控知识与技术更新速度。二是要加大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要多形式、全方位地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省内和省内进行技术培训,以获取更多的科技成果,来充实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知识。三是要利用好科技特派員、农业技术人员、农民和农民等,把他们的技术优势和实际经验结合起来,把他们的技术优势和实际经验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做好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

③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

高素质农民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有效供应的重要主体,也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的主体。充分利用农业广播学院、农业研究机构、涉农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种资源,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现场观摩、样板展示、田间课堂、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对高质量的农民进行培训,让他们的技术技能得到提升,同时也让这支农民队伍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他们的科技成果,从而提升他们对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综合实力。

④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制定考核激励机制法,每年对有关技术推广人员的考评。加强结果运用,着力培养和使用在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套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力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在评选表彰和职称评聘等方面,对从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的人才进行了合理的倾斜。对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在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将其作为未来优先给予的政策和技术扶持对象。

3、加大财政金融投入力度

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和银行信用的联动机制,通过财政资金倾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并与金融机构合作,为研究和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供资金保障。支持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农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在财政、金融机构、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建立起多层次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投入体系,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之中。

总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项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种植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在该种植模式下,通过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等措施,实现了大豆与玉米的合理间作,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耕作习惯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同时,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据玉米与大豆的生长特点和所需养分元素差异性来进行施肥。在灌溉方面,应采取漫灌与滴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灌溉。此外,还应该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保证大豆和玉米的产量。

猜你喜欢
大豆病虫害玉米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收玉米啦!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我的玉米送给你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