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思考

2024-04-25 19:38曹县魏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陈杰
河北农机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棚病虫害蔬菜

曹县魏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陈杰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对我国农业建设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效果。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为人们的餐桌上提供种类更加丰富的菜品,对于我国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获得良好的大棚蔬菜种植效果,种植人员要结合外部的环境因素,做好大棚蔬菜种植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对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大棚蔬菜的种植效果,促进种植行业的稳步发展。

1 大棚蔬菜种植的干扰因素探讨

大棚蔬菜种植是落实我国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一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大,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对蔬菜的生长环境进行调节,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依旧会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大棚蔬菜的种植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大棚蔬菜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大棚蔬菜种植的各类影响因素,做好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规避工作。

1.1 空气因素

与传统的蔬菜种植技术相比,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蔬菜封闭在一个特殊的环境内开展种植工作,对于人为管理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为了获得良好的大棚蔬菜种植效果,还需要基于蔬菜的实际生长情况,做好种植条件的科学管理,为大棚蔬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大棚蔬菜种植中,由于蔬菜多处于封闭的区域空间内,大棚内的空气流通会受阻。因此如果没有做好相应通气工作,在长期空气不流通等情况影响下,蔬菜的根茎可能会出现腐烂的情况,还会不断地蔓延,引发大面积病害出现,对大棚蔬菜种植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1.2 天气因素

大棚蔬菜主要是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蔬菜种植,其虽然受外部天气的影响不大,但是依旧会受到光照等条件的影响。不同天气下的光照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对大棚蔬菜的生长也会造成相应影响。北方冬季持续时间比较长,还容易出现暴雪、大风等恶劣气候环境。大棚的大部分材料都是素材材质,在受到恶劣气候影响时会损坏,对大棚内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大棚蔬菜大面积死亡的情况[1]。在夏季开展大棚蔬菜种植时,由于气温过高,会导致大棚内蔬菜的水分蒸发过快,对大棚蔬菜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1.3 温度因素

温度控制是大棚蔬菜种植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好大棚内温度的控制工作,才能保障大棚蔬菜处于健康成长的状态中。在现有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大棚内的温度控制主要采取的是人为控制的方式,在封闭的大棚蔬菜种植空间内,管理人员要从湿度与温度两方面入手,做好大棚内部环境的控制工作,满足大棚蔬菜生长对于环境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大棚蔬菜种植中,无论是半覆盖还是全覆盖的大棚种植模式,均会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因此大棚蔬菜种植人员要基于不同蔬菜的生长特性,对大棚内部的温度进行适当的调节,避免温度因素对大棚蔬菜正常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2 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要点

与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对比,大棚蔬菜种植的方法与技术模式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对人工管理也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大棚蔬菜种植,对种植人员的种植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基于大棚蔬菜的品种、大棚内部土质以及环境等因素,采取人工调节的方式,才能为大棚蔬菜提供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生长条件,获得良好的大棚蔬菜种植效益。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用期间,种植人员要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2.1 科学选择蔬菜种植类型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因此在大棚蔬菜种植品种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基于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质量以及市场需求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蔬菜种植类型的选择合理性。在选择蔬菜品种时,要确保蔬菜对种植环境的适应性,尽量避免选择一些转基因的蔬菜品种。在种植区域气候比较寒冷的情况下,要选择一些耐寒性比较强的蔬菜品种,这样方便用户的日常管理,对蔬菜后续成长也有着积极意义[2]。为了保障大棚蔬菜的种植效益,也需要对蔬菜的市场需求进行综合考虑。比如冬季人们对于生菜、菠菜等青菜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可以将该类蔬菜作为主要种植作物,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为种植人员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种植,还可以基于种植区域环境,将不同作物进行穿插种植。借此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获得良好的大棚蔬菜种植效益。

2.2 合理选择种植区域

土壤的肥力与性能直接关系大棚蔬菜的种植产量与品质,因此蔬菜的种植人员还需基于蔬菜种植需求,进行种植区域的合理选择,确保种植区域拥有良好的土地资源,能够满足蔬菜的后续生长需求。在种植区域的选择过程中,要先对土壤的透气性与肥沃程度进行考核。在透气性比较好的土壤条件下进行蔬菜种植,可以促进蔬菜根系的呼吸作用,保障蔬菜的生长速度。良好的肥力条件则能为蔬菜的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在选择种植区域时,要对区域内的土壤品质进行严格控制,尽量选择一些品质达标的优质土壤,避免土壤条件不佳对大棚蔬菜种植效益造成不良影响。在完成种植区域的选择后,还需进行大棚材料的合理选择。目前我国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主要应用的大棚类型包括日光温室大棚与塑料大棚两种,不同大棚材料的应用优势存在有一定差异性[3]。因此还需基于蔬菜的生长需求入手,从经济性、透光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进行大棚构造的合理选择。

2.3 做好光照调节

大棚蔬菜种植,对光照条件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因此还需基于种植需求做好光照调节工作。首先要改进大棚的结构,基于光照条件对大棚结构的朝向进行合理选择。在选择覆盖材料时,还要尽量选择透光率高、防尘性能好、抗老化与无水滴的覆盖材料,确保大棚内部保持充足的光照。此外要做好日常大棚管理工作,对外遮盖物上的粉尘及时进行清除,在大棚内部种植蔬菜时,做好蔬菜种植密度的控制,注意垄向管理。在自然光照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大棚蔬菜的生长需求,要通过人工方式适当进行补光,促进作物的成长。

2.4 做好温度调节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温度与湿度因素是影响大棚蔬菜种植效果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做好大棚内部温度的调节,势必会影响到蔬菜的健康生长。因此在大棚蔬菜种植中,要基于种植季节与蔬菜的具体情况,做好大棚内部温度的调节。在进行大棚的保温处理时,可以通过多层覆盖或者加扣小拱棚等方式,让大棚结构的保温能力得以提高,避免外界寒冷气候对大棚内部环境造成影响。种植人员还需关紧大棚,减少水分的蒸发。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大棚内部温度依旧处于比较低的情况时,就要通过加温的方式进行温度的调节。目前常用的加温方法包含有热风(气)加温、炉火加温、土壤加温等多种模式,要基于区域内的种植需求,采取针对性的加温方法。其中热风(气)加温主要是采取针对性的加温设备来进行,其有着加温速度快、温度控制水平高以及安全性强的应用优势,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也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4]。

在炎热的夏季进行大棚种植时,棚内温度甚至会上升到50℃左右,如果没有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蔬菜还可能高温灼伤而死亡。因此在夏季进行大棚蔬菜种植时,也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在白天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种植人员可以通过掀开塑料薄膜的方式达散热,在晚间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覆盖草帘的方式达到保温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要基于区域气候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将大棚内部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畴内,获得良好的大棚蔬菜种植效果。

2.5 做好田间管理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还需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种植人员要根据蔬菜的长势情况做好施肥处理。在施肥将要尽量选择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的方式,为大棚蔬菜种植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在施肥期间,大棚土壤内水分会向上蒸发,如果出现了过量施肥的情况,盐分会在表层积累,出现土壤反盐的问题,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施肥人员还需保障施肥量的合理性,降低土壤内的盐分积累,还可以通过适当使用秸秆的方式,对土壤内的盐分含量进行控制,避免土壤反盐的问题发生。如果要在同一区域内多年进行大棚种植,也可以通过换土与轮作的方式进行土壤管理。

其次在大棚种植期间,为了对土壤连作障碍进行控制,要做好土壤的消毒处理工作。在通过药剂进行大棚土壤消毒时,要做好苗床消毒、田间土壤消毒、太阳能消毒或者蒸汽消毒等工作。其中在进行苗床消毒时,要先翻松床土,随后喷洒药液,翻土处理后覆盖地膜,并在5~7 天之后撤掉地膜,进行1~2 次翻土后,可以获得良好的苗床消毒效果,为后续蔬菜种植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减少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发生。对于部分密闭的大棚进行太阳能消毒时,可以在土壤表面施洒长度<3cm 的碎稻草与生石灰,每亩地要洒70 公斤左右。随后旋耕并且覆盖地膜,对大棚区域适当灌溉之后,暴晒15~20 天,也能起到良好的土壤消毒效果。

最后需做好大棚种植地区的灌溉工作,完成大棚蔬菜播种之后要结合蔬菜的需求量进行合理灌溉。在灌溉过程中要尽量应用滴灌浇水的方式,因为密闭的大棚环境会让内部的水分蒸发速度变慢,滴灌浇水的方式,可以在为大棚蔬菜生长提供充足水分的基础上,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在大棚内种植多种不同蔬菜时,要根据不同蔬菜所需水分的差异性,进行分区域的种植,这样有助于种植人员进行集中的灌溉管理,从而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与品质。

3 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生态防治

在大棚蔬菜的生态种植中,要尽量采取生态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手段,避免过度施用农药对蔬菜品质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加强大棚种植区内的生物病虫害检疫工作,对现有检疫体系进行完善,可以对大棚蔬菜病虫害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比如在大棚内喷洒病虫害检疫药水的方式,能在增强病虫害抵抗力的基础上,避免农药残留等问题出现。此外在蔬菜种植中,要做好农业防控工作。通过蔬菜轮作的种植方式,在增加土壤肥力基础上,对病虫害发生起到良好控制效果。在蔬菜种植前期要做好土地的消毒处理,将土壤内的病菌清理干净,适当增加土壤的肥力,为后续蔬菜种植提供帮助。

3.2 物理防治

在通过物理防治手段进行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时,种植人员可以基于病虫害的爆发特点,购买针对性强的物理病虫害防治器材,对病虫害进行绿色防控。物理防治方法,能够避免化学试剂对蔬菜品质造成不良影响,还能对病虫害起到良好的抵抗作用。在物理防治措施的选择过程中,要对大棚蔬菜种植时的病虫害生长情况有详细了解,在做好基础的调查工作之后,要结合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总结,随后制定针对性的病虫害管理方案。基于制定完成方案,采购对应的设备开展物理防治工作。比如一些害虫具有趋光性特点,可以通过设置光源诱捕的方式,对该类型害虫起到良好的杀灭效果。通过在轮作周期进行翻土处理,可以让土壤内的虫卵暴露在空气中,以杀灭虫卵的方式进行病虫害控制。通过针对性物理防治方案的开展,可以显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大棚蔬菜的种植产量与品质。

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作为一种常见的病虫害控制手段,主要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类型,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进行防治,能够获得良好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但是在农药防治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农药的残留会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效果与后续品质。此外在农药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下,部分细菌与害虫还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农药喷洒的防治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化学防治手段中,要尽量选择毒副作用小的农药试剂,对农药喷洒量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实现对蔬菜上农药残留量的有效控制,保障蔬菜的整体品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棚蔬菜的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对我国农业市场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效果。在大棚蔬菜种植中,要加强对现有大棚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不断提高蔬菜的种植品质。此外还需采取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理念下,减少病虫害对大棚蔬菜正常生长所造成的影响,提高大棚蔬菜的种植产量与质量,为种植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大棚病虫害蔬菜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奇怪的蔬菜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蔬菜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