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以廊坊市为例

2024-04-26 03:22大城县科学技术协会赵金玉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廊坊市后备青少年

○大城县科学技术协会 赵金玉

廊坊市教育局 张占国

大城县旺村镇旺村中学 刘宝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主要经济体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我国历来重视科技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并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一起,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一起进行系统谋划。现实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牢牢牵住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这个“牛鼻子”。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然而,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特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加快构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我们共发放了1.15 万份调查问卷,旨在充分了解廊坊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情况,分析廊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廊坊市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前沿,在科技创新上有着巨大优势和广阔空间。近年来,廊坊市牢牢把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核心要义,大力引进京津科技成果,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营造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廊坊市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仍未引起足够重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培养工作亟待加强。近年来,廊坊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创造了条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廊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亟待加强。一方面,县(市、区)科技行政部门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从系统性的角度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进行统筹规划,导致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覆盖面未能得到进一步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政策与经费的支持不足。廊坊市科协印发了《廊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长奖评选办法》《廊坊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以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但政策相对分散,缺乏系统性,表现为市长奖评选和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在实施了一个阶段后,就不再开展,影响了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效。同时,廊坊市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资金规模不大,不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校内与校外的整合不够。科学教育是以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升全民族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也需要社会各界协同推进,特别是要对校内外科教力量与资源进行整合。当前,廊坊市科学教育资源建设与利用主要集中于城区学校。这些学校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科技行政部门的要求,致力于在课程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区域内科协、科研院所等对科学教育资源的整合存在问题,未能与这些学校形成合力,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提供软硬件支撑。

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

制定针对性政策。廊坊市可以从政策层面保障科学教育的地位,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为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一是可以坚持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进行专项督导,确保《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落地见效。二是可以印发《廊坊市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区域内各中小学的校领导或聘任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原则上至少设立1 名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1 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以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三是设立廊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科学探索专项资金,对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经费保障。

健全整合性的体制。提高区域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水平,既需要中小学的重视,又需要科协、科研院所的支持。基于此,一方面,廊坊市政府可以大力实施科教融合战略,充分整合中小学、科协、科研院所的教育资源,健全协同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体制。另一方面,发挥科技馆、青少年宫、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和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作用,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成立市级科普专家团,创建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以便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提供软硬件支持。

开展主题活动,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科技竞赛是实践教学的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在参加科技竞赛的过程中,既能够领略科技的魅力,也能够充分锻炼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基于此,廊坊市科协、廊坊市教育局、廊坊市科技局可以积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承办或协办更多的科技竞赛,为青少年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以便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

另外,廊坊市科协还可以实施“引智计划”,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科普专家走进更多的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知识讲座。在讲座现场,科普专家可以通过“艺术+科技”“理论+实践+新技术”的表现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努力为学生带来奇妙有趣的科普体验,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并不遥远,使得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得以激发。

猜你喜欢
廊坊市后备青少年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青少年发明家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