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2024-04-27 17:14王珂珂
文化产业 2024年8期
关键词:邵阳民族团结文旅

王珂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如何实现文化旅游业与民族团结工作的有效融合,使之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下民族工作的重要课题。现分析文化旅游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在总结湖南邵阳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运行机制和具体路径两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文化旅游业与民族团结工作融合的对策。

文旅融合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关系

文旅融合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价值目标一致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二者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创新性开发和利用,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强调用好文化资源,以彰显地方魅力,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价值目标是增强各民族心理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動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由此可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发掘和利用本地区文化资源,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以此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文旅融合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逻辑理路高度契合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逻辑理路方面也高度契合。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强调立足于本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性开发,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这需要高度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同时,文化旅游发展也强调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参与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强调发挥各民族文化优势,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这需要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形成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合力。由此可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具有高度契合的逻辑理路,都强调发掘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参与感,形成各方合力,最终达到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二者在行动理路和实现路径上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文旅融合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路径广泛相交

从实践层面来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存在必然的联系。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需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对其进行创新性包装和利用。这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供了有力支持。旅游活动本身就是增进民族交流的重要桥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可以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设置旅游线路等,使游客在旅游的同时加深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从参与主体来看,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需要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也需要广泛凝聚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从载体建设来看,民族村寨、民族博物馆等既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撑。由此可见,从具体实践路径来看,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辅相成,二者共同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文旅融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邵阳实践与问题

邵阳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

邵阳地区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紧抓文化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具体来看,邵阳紧抓时代机遇,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秀丽的自然景观,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业建设,扎实开展苗寨、瑶寨等民族文化旅游区建设。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各民族交流互动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邵阳深入挖掘苗族“歌台”、瑶族“花山”等民族文化内涵,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丰富旅游业内容。还通过举办苗歌大赛等活动弘扬民族文化。此外,邵阳积极动员民众参与旅游区建设管理,发挥民众主人翁意识,并开展民族团结创城活动,广泛宣传民族政策,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邵阳还依托旅游资源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举办志愿服务、民俗体验等活动,增进民族团结。通过这些举措,邵阳地区民族关系和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邵阳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邵阳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虽然通过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对文旅融合正向作用的认识不足

邵阳地区相关部门和民众对利用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邵阳地区在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未优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缺乏将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战略思维,再加上民众对文化旅游业如何推动民族交流互动的理解也有限,导致相关部门和民众无法充分认识到文化旅游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2.民族团结工作者与旅游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限

邵阳地区民族团结工作者和旅游业从业人员在将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专业能力较为欠缺。民族团结工作者利用旅游平台推动民族交流的方法和手段单一,创新意识不强。旅游从业人员对民族文化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够,无法将不同民族文化有机融入旅游内容和活动设计中。

3.民族文化符号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存在问题

邵阳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对民族文化符号和元素的运用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票房效应,民族文化表演过于商业化等。

4.景区设计与本地历史文化结合不够

邵阳地区在设计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深入研究邵阳本地多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景区设计与本地历史文化的结合不够。

5.民族文化传承人及民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邵阳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人数量较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广大民众参与文化传承创新的热情不足,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乏力;再加上旅游业发展也缺乏广泛凝聚民众智慧的机制,民众参与旅游业建设和管理的主人翁意识有待提升,导致民族文化创新发展艰难。

文旅融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逻辑与路径优化

文旅融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运行逻辑

文旅融合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1.以民族历史文化为基底

文旅融合要想充分发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作用,就需要以民族历史文化为基底。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这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因此,相关部门要深入挖掘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历史文化为基底进行创新性开发,促进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

2.以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

文旅融合要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民族的交流;鼓励不同民族群众共同参与文化旅游业建设;创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以丰富的体验活动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

3.以文旅经济发展为途径

发展文化旅游业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繁荣,增加民族地区就业机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民众参与手工艺品设计制作,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开展。以文旅经济建设带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途径。

文旅融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路径优化

1.明确文旅融合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性

景区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发展文化旅游业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景区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市场平台优势,成立专门的工作团队,开发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这不仅可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提高景区吸引力,还可以为不同民族之间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平台。同时,景区还要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工作者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以民族团结工作者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为基础,设计吸引游客的文化旅游活动和内容,推动景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只有景区管理者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与民族团结工作,让民族团结工作者参与文旅决策和建设,才能实现民族团结工作与旅游业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目标。

2.提升基层民族团结工作与文旅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性

景区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基层民族团结工作与文旅工作人才专业性的重要性,加强对景区民族团结工作者和文旅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应该引进民族文化研究与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优化景区的人才队伍结构,形成由民族文化专家、旅游管理专家等组成的高素质民族团结工作与旅游服务团队。此外,建立健全景区民族团结工作者与文旅工作人员的培训激励机制也很重要。通过培训、交流、考核等方式,不断提升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景区还应加强与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为景区民族文旅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3.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共享性

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时,设计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蕴含的共享性。中华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共同体,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现实的大家庭和共同体,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形象,代表了该民族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因此,景区要合理运用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既要突出中国元素,又要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同时,还要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注重展现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关系。只有做到既突出共性又兼顾个性,让各民族在文化旅游中获得同等对话的机会,才能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4.把握景区营造与地方历史相结合的准确性

景区应该高度重视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首先,景区设计者需要深入挖掘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收集各个历史时期的典籍文献,了解不同时期本地区的历史事件、建筑特色、人文景观等。其次,设计者要还原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貌和人文景观,根据史实精心营造出反映该地区历史风格的各类建筑。在民居和街区的营造上,应注意场景和布局要反映具体历史年代的特点,通过环境营造让游客身临其境。展览内容方面也需要以考究严谨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绝不允许任何与历史不符的误导性内容出现,要确保展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景区营造与当地历史文化实现高度融合,景区的文化价值才能实现最大化。

5.调动文化持有者參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

文化持有者如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等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景区应该采取系统性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首先,建立健全文化持有者激励机制,通过为文化持有者提供合理的表演费用、文化传承津贴、表彰奖励等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其创作热情,使他们投身到旅游文化传播中。其次,加强对文化持有者的职业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最后,建立各类民族民间艺术家协会等组织,为他们提供交流平台,更好地满足文化持有者的合理需求。此外,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采取相关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于民间文化传承事业,加强对文化持有者后继人才的培养,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本文来源于2023年度邵阳市社科规划课题党校系统“文旅融合背景下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编号:2023DXLX027)。

(作者单位:邵阳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邵阳民族团结文旅
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民族团结之歌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