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何为?

2024-05-04 02:06田薇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潜质新质扁平化

田薇

前段时间,教育部公布了一组数据,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4763.19万人,比上年增加108.11万人。这个数据意味着,我国的人才总量在持续上升,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人才结构趋于扁平化,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

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何谓“新质生产力”?它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仅靠“扁平化”人才队伍是行不通的,更需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创造性突破和引领。这印证了怀进鹏部长在记者会上所说的:“量的短板已经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建成教育强国需要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这是满足发展新質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一招、破题之举。”由此,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又一道必考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也许会有家长对此陷入狭隘片面的误区,开始在培养孩子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专业上下功夫,这种误解导致的专业扎堆该引起警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各领域能发挥创造性的拔尖人才。无论是农林牧渔、制造、交通仓储邮寄、医疗等传统行业还是信息技术服务、高端科技等前沿行业领域,都需要具有创造力和前瞻性的变革性人才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潜质的发掘很重要。不久前,在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三新”背景下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数位校长就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展开了讨论。江苏省海门中学副校长王美华提到“创新和高分不能画等号……创新潜质在探究中、在实践中显露和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不少与会专家、校长的认可。创新潜质的挖掘与培养需要基础教育学校培育自由生长、鼓励发现的校园生态,从课上教学到课外活动、从课程改革到教材开发、从教学方法到教育管理,应把调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严谨表达能力、专注力作为着眼点,为学生持续输送创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一词的出现为教育的发展再一次划定了航向。在人口变化、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才结构扁平化、社会就业存在症结等复杂形势下,培养体系、模式的更新升级是教育协同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驱动力量。

猜你喜欢
潜质新质扁平化
寻找新质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中的发展趋势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扁平化的球星Ⅱ
12星座Crazy潜质排行榜
搞怪的西瓜萌萌哒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